一个人的自信是源于自己的掌控感,而不是单纯的鼓励。
何为掌控感?
对自己和外在有清晰的认知和边界感,并且明白自己能正确的选择自己跳跃的范围,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终身成长】里讲到了一个关于两种形式鼓励孩子心理学实验。
研究人员挑选了几名孩子,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放不同的房间,让他们去玩中等难度的拼图游戏。
等孩子们完成拼图后,研究人员对其中一个房间的孩子们说的话是:
你们真棒,真是聪明。
对另一个房间的孩子们说的是:
刚才我们观察到,你们在拼图的时候一直在思考,并且努力尝试着各种方法,看得出来,你们十分富有不畏困难的精神和探索的品质。所以,你们很好的完成了拼图。祝贺你们。
再对孩子们表达完鼓励和赞扬之后,研究人员把这些孩子请到另一个房间里,并且让他们坐在同样也有拼图的桌子前。
令人惊奇的现象出现了:
那些被表扬是「很棒」和「聪明」的孩子选择了相对容易的拼图,甚至是不再继续拼图游戏。而被夸赞富有「不惧艰难」和「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们大多数选择了更有难度的拼图游戏,至少是选择与之前难度系数相同的拼图游戏。
同样都是鼓励和赞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结论是,鼓励不是一些空洞的形容词的堆砌,而是必须言之有物。
诚然,作为孩子,他们是对那些「很棒」、「很聪明」「好帅」、「很漂亮」等等正面的词汇很受用,那一刻也确实是很开心的——就像一个烟民,只有在吸烟的那一刻感到愉悦,却对人生没有积极的意义。
最致命的一点就是,这些形容词就真的像是香烟对于烟民的意义一样。那些是假象,是虚假的快乐。所以孩子们会去选择「更容易的拼图」,因为他们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维持自己「很棒」「很聪明」的假象。只不过,世界是变化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聪明」不足以应对那些困难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就崩塌了。
而言之有物的鼓励和赞扬带来的是什么呢?
肯定他们的行为,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采取的行为是对问题的解决有帮助的。而之所以这样,他们背后的支撑是他们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是决定性因素。
这能很好地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的认知。这种认知是可以让孩子受用终身的。
当然【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是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一种是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一个人的才能是固定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我之所以是领导,就是我比你聪明,你就得听我的,就得尊重我。但凡讲派头的领导,耍大牌的明星,炫耀过往的人都是固定型思维。典型人物就是【终身成长】里的李·艾克卡。
成长型心态的人,认为一个人是拥有无限可能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莫欺少年穷。我只是暂时没有成功,或者我只是暂时的成功,我还要探索更多的未知和可能,人生多么有趣,世界多么精彩。这里我想举例的典型人物是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具体事例不说了,大家自行百度。
如开头所述,自信源于掌控感。
而孩子的掌控感就是来自父母给与的言之有物的鼓励,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让他们明白,遇到困难正是自己成长的机会。
因此,我会很赞同你对孩子使用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如何更加完善地使用这样的方法。
鼓励赞扬时请一定要把具体的事件和背后包含的价值传达出来——
宝贝,今天你和妈妈一起打扫里家里的卫生。你清理得非常认真,连最角落的地方都清理了,妈妈感受到了你对这个家的热爱。这个家会因为你的奉献精神变得更好的。宝贝,今晚的宴会上,其他的小朋友都在乱跑乱叫,而你一直保持安静,说明你心里非常清楚这样的行为不合适,并且懂得尊重他人。妈妈要给你的行为点赞。
当孩子能越来越多的建立起对自己行为和内在的认知时,他们的掌控感就会越来越强,也就会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