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从小「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医生:一般逃不掉4种结局

2023-12-01亲子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冲动——咬指甲。这个小小的习惯被形象地称为「咬甲癖」,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尤为常见。

有心理学家指出,咬指甲可以作为一种短暂的逃避和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让人在痛苦中得到放松,帮助平衡情绪。

据美国有关咬甲癖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这种习惯在10-15岁的人群中最为普遍,发病率高达45%左右。

而7-10岁的儿童中也有将近33%的发病率。然而,到了16-17岁,发病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仍有约35%的成年人存在这种习惯。

01

指甲有哪些作用?

首先,指甲能够增强手指和脚趾的触感,让我们在触摸物体时能够更好地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质地。

其次,指甲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和握住物体,特别是在手部或脚部受到湿润或滑动的情况下。此外,指甲还能够抵抗外力的冲击,保护手指和脚趾免受损伤。
除了这些基本功能外,指甲还具有一些其他重要的作用。首先,指甲的长度和形状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指甲出现白色斑点或竖纹,这可能是营养不良或某些健康问题的征兆。其次,指甲还是一种社交信号。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交场合中,指甲的长度、形状和装饰都可以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例如女性的指甲可能会涂上不同的颜色和装饰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02

从小「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医生:一般逃不掉4种结局

影响社交能力和精神健康

习惯性咬指甲,对孩子来说,无异于一种精神健康的隐形杀手。这一行为,如同社交场合中的刺耳噪音,让人避之不及,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产生严重影响。
咬指甲,看似无伤大雅的小动作,实则犹如公共场所中的公开「隐私」,让周围的人感到不适。当孩子在众人面前咬指甲,会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而咬指甲背后的心理问题,更像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情绪紧张、焦虑症、强迫症以及自闭症......这些看似无关的行为,实则与孩子的心理状况息息相关。

父母如果忽视这一点,孩子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形成无法挽回的精神疾病。

影响手的健康

习惯性咬指甲会对孩子的手部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啃咬会使指甲变得脆弱易碎,边角可能分层、开裂甚至破损,导致整个指甲面严重变形。这种不良习惯还会伤害到周围的皮肤和指甲床,如同毒蛇咬噬般引起各种皮肤感染。

影响口腔健康

若孩子时不时地咬咬指甲,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细菌世界的窗户,让它们轻松地进入我们的口腔,安营扎寨。

这不仅会招来牙齿龋坏、牙龈炎等口腔「大敌」,还可能让消化系统「起义」,引发全身性的感染和其他疾病。

咬指甲,这个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习惯,一旦「咬」出了火花,对牙齿的损伤将是不可逆转的。久而久之,我们的牙齿将会变得千疮百孔,影响孩子的口腔健康。

颜值受损

孩子的颜值受损,除了因为指甲被啃咬导致手变得很丑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是因为孩子的嘴巴经常去咬手,也容易导致孩子的牙齿会变形,比如说天包地或者地包天,这也会影响孩子的颜值。

03

改正孩子咬指甲的坏习惯,这4种方法值得一试

借助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咬指甲的原因,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例如,如果孩子是因为紧张或焦虑而咬指甲,我们可以教他们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与朋友交流。

采用奖励机制

当孩子成功控制自己不咬指甲时,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小奖励,如糖果、贴纸或赞美的话语。这种正向激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习惯,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开始咬指甲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如玩玩具、看书或参加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从咬指甲的习惯中转移注意力,减少咬指甲的频率。

与孩子一起制定咬指甲的替代行为

例如,当孩子想要咬指甲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用手指轻轻按摩手掌或用手指捏橡皮泥。这些替代行为可以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会用其他方式来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