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脚踝扭伤之后有进行及时处理吗,儿童因为还处于身体生长阶段,骨骼发育等都还不完全,因此前期的正确处理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下踝关节损伤哈,因为不管是损伤原因机制还是后期处理的方法,都和踝关节的生理结构、功能息息相关。踝关节扭伤不仅是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在普通人群中也是发生率较高的损伤,其中85%为外侧损伤,多见于患者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下楼梯、跑步、运动中跳跃落地时,踝关节跖屈位,足突然内侧翻转,导致 踝关节外侧韧带受到强烈的牵拉作用 所致。
由于暴力大小不同,其损伤程度也不同,但能够确定的是,在扭伤中外侧距腓前韧带受到100%的牵拉和损伤,跟腓韧带损伤发生率为50-75%,距腓后韧带损伤率低于10%,严重的可见骨折和神经损伤。
以下是踝关节损伤严重程度分级,如果到达三级必须 立即就医,看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若为一、二级损伤,可以考虑纯保守治疗:
一级踝关节扭伤: 韧带轻度拉伸或撕裂,关节出现轻度或没有不稳定状况。可能存在轻微的疼痛、肿胀和僵硬,病人在走路或跑步时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二级踝关节扭伤: 韧带撕裂并伴有关节不稳定,病人行走时感到疼痛。肿胀和僵硬也伴随着轻微的瘀伤
三级踝关节扭伤 :韧带纤维完全断裂或撕裂。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和严重的关节不稳定,有广泛的肿胀和瘀伤。
踝关节扭伤后,正确的及时处理和康复预后都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能不能伤愈之后重返高强度运动,可以参考一下处理方式。
1、排除骨折
在康复前首先需要排除骨折,因此,是否需要拍X光很重要,Stiell等人提出的「渥太华脚踝规则」,通过对四个常见骨折区的触诊以初步判断有无骨折。下图为骨压痛必须检查的确切区域,若出现以下三点任何一种情况,建议X射线检查以确定是否骨折:
(1)外踝尖及腓骨后缘至以上6厘米有骨压痛;
(2)内踝尖及胫骨后缘至以上6厘米有骨压痛;
(3)损伤后无法负重行走四步。
渥太华踝关节规则在外伤后48小时内使用,敏感性为99.6%,其 同样适用于一岁以上儿童 。
2、急性期损伤处理(POLICE原则)
排除骨折后,即可明确踝关节损伤为软组织。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工作,建议伤后24小时内(组织出血停止),使用POICE原则:
P(protection) :尽可能保护腕部损伤部位,以防造成二次损伤。
O(optimal loading) :踝关节中立位制动+休息,但休息不等于完全制动。长期局部不活动,很容易降低神经控制能力,导致二次损伤,应该进行一些有意识踝关节活动,给予下肢适当的负荷和被动活动,不仅有利于减轻肿胀,还得以维持下肢的神经肌肉功能。
I(ice) :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充血,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根据损伤程度和肿胀情况使用3到7天的冷冻疗法处理踝关节扭伤。将冰或冰袋敷在受伤处(使用轻薄毛巾或纱布覆盖皮肤),并定时检查伤处,避免冻伤。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每两小时20分钟冷疗,或清醒时每两小时10分钟冷疗、10分钟休息、10分钟冷疗的间歇性冷疗方案。
C(compression) :使用护具或绷带向心性加压包扎踝关节,可减少关节活动,加速水肿和出血吸收。但需注意不能包扎过紧,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果发现脚趾末端出现皮肤颜色苍白、发冷,需要即刻拆去。对于严重的二度或三度扭伤,使用固定夹板进行5-10天的固定,之后改为功能性护具,并使用2至3周拐杖进行训练,建议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扶他林等)、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阿片类药物以减轻疼痛。
E(elevation) :将患侧下肢抬高,尽可能高于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和肿胀消除。
3、后期康复训练
A.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损伤后1周内):
损伤后1-3天,此时还没完全超过急性期,使用上述POLOCE原则,当肿胀和疼痛得到控制后,3天后开始伸展运动,使用长毛巾缠住足的前1/3—1/2,保持膝关节伸直,在疼痛范围内,利用上肢力量向身体方向牵拉,保持15-30秒/次,10次/组。
B.护踝保护下负重训练(1-8周):
重心转移训练:双脚站立,无痛状态下逐渐将重心转移到患侧,15-20次/组,3-4组。当患侧可以完全负重时,过渡到平地上的步行训练,每天进行3-5个循环。
过了两周之后就可以渐渐恢复运动了,当然小孩子骨骼软组织等还在生长,因此一定要做好后期康复的干预。建议康复练习能有专业人士或康复师在场看护,同时佩戴HT手表进行动作和发力监测,保证训练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