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面对母婴分离,与多次转学的经历,如何自我疗愈?

2021-06-12亲子

粗浅的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

看到问题当中的描述,第一个想到的理论是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理论。问题中所描述的情况,感觉非常像是在个体早期懵懵懂懂的阶段,没有一个固定的、安全的环境和稳定的、亲近的人,让个体形成(也可以说是内摄)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来应对生活。

我举一个我自己编的例子,每个人其实就像一个小猎人,生活就像要在一个大森林里活下来,要靠自己去捕猎。父母或者教育的作用就像是传授了一些捕猎的知识,形成每个人自己专属的,面对这个森林的生活方式。

问题里说的这种,套用在这个猎人森林的场景里,就像是目前要独自进入森林了,要开始自己捕猎生活了,但好像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诚实的来说,这种情况,在目前,肯定会经历一些挫折。但如果自己能意识到,这并不是我自己有什么问题,而只是以往的生活里我没掌握这么多的「捕猎」技能,我只不过比别人稍稍慢了一些。同时,我知道了我自己的情况,也在想办法去解决它,那不就是我正在往「准备好了」这个状态前进吗。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觉察,我意识到了,我要想办法去解决它。

回过头来说,早年没有内摄到稳定的客体,确实可能会造成一些问题,让自己现在陷入很难受的状态里。但这些并不会妨碍一个人变得更好,特别是对于能自我觉察的人。

客体的概念是很广泛的,不一定就局限在父母和早年的生活环境,自己尊敬的老师,关系好的朋友,崇拜的明星,甚至于喜欢的一本书、一部电视剧,都是客体,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一些东西。特别是在自己有一定的年龄、能力以后,这种汲取的力量会更强。

早年的经历并不会给一个人定性,相信这一点,或许就是自我疗愈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