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怎么才能育儿和自我提升两不误?

2020-05-20亲子

带娃提升两不误,是很多妈妈的目标。

鱼和熊掌能兼得吗?我觉得可以,我也真的做到了。但是和很多妈妈想的不同,「两不误」并不意味着要过是苦行僧式的生活,摒除娱乐休闲,24小时都排满。它确实有一定的挑战,但是也不是全无乐趣——没乐趣,就很难坚持下去了。

因此,我希望这篇回答能带给妈妈们的是:

1、 思维破局: 改变思维方式,把自我提升和育儿有机结合起来,创造1+1>2的双赢局面;

2、 行动避雷: 避开鸡血式提升方案、自我感动的展示方式,破除两者兼顾的误区;

3、 正确执行方式: 找到更合适自己的领域,以结果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衡量标准

一、思维破局

看了下面很多高赞的回答,我感觉他们大多有两个共性:

1、孩子带来的似乎都是阻力,被排除在了妈妈「自我提升」的体系之外。
2、自我提升的时间基本都是靠斯巴达式的生活方式实现的:早起、晚睡、利用碎片时间……
这种育儿方式和妈妈自我提升的路径是割裂的、泾渭分明的

当妈以后,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真的是少之又少。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那就只有等孩子睡着以后,我们才有学习和提升的时间了。既没有时间保障,也容易坚持不下来:毕竟,当妈已经是足够辛苦的一件事情了。

那么,我们来试着转化一下思维方式。既然妈妈已经是我们的社会属性了,我们是否可以带着这个身份自我提升?——越早认同自己的身份,越早实现实行合一。

把两者结合起来,创造1+1>2的双赢局面

这事儿不是我随口说说,实际上可行性非常高,我自己就是受益者。当你把育儿和自我提升结合在一起,你会发现,简直推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推开世界的门儿~

育儿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大的项目,里面涉及的学科和内容,简直比高考信息量还大。我随手举几个例子:

给孩子提供搭配合理、健康的每日三餐:营养学、健康饮食金字塔;
应对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生理变化: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各种育儿流派;
给孩子挑选绘本、书籍: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凯迪克大奖、纽约时报杰出儿童图书等了如指掌;
和孩子一起英语启蒙:牛津阅读树、培生、兰登书屋、I can read ……听说读写全面开展

由育儿这个话题拓展出的相关需求和内容,更是数不胜数:

生娃后花钱学着精打细算:家庭理财;让全家人分担育儿重担:团队管理;
产后妈妈恢复体型:减脂塑身;制定全家旅行计划:亲子旅行;
家里孩子的东西到处都是,想要变得井井有条:收纳整理术;
想和孩子穿美美的亲子装:时尚穿搭、服饰搭配;
一边带娃一边工作想要提升效率:时间管理……

这么多的方向,我相信,一定有你想要提升的领域吧。比起纯粹的理论,实战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或者说,学以致用,才是最快的提升方式,对吗?

对比一下两种方式,你会发现:

方法一:育儿和自我提升各自为战,时间精力花费多,主要靠打鸡血和顽强的意志力坚持。
方法二:把自我提升和育儿有机结合起来,1+1>2,时间和产出都有保障, winwin

以我自己为例,之所以会选择成为母婴领域的作者,就是因为养娃可以提供很多的素材,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些有趣的、苦闷的、生动的经历,都成了我的灵感来源,写起来下笔如尿崩,啊不,泉涌。

史包包就是我的缪斯!就是我的灵感之源,就是我丑兮兮的文曲星!

而我的另一些朋友们,有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自己修炼成了养育专家,有的成为了国内收纳界的近藤麻理惠,有的掌握了家庭理财秘籍,把家中的财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还有的成为了绘本专家,玩具选购大师,朋友圈的妈妈意见领袖……这些都是非常棒的妈妈自我提升的案例,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选择了方法二1+1>2的高效提升方式。

二:避雷

自我提升过程中最忌讳的,是形式主义>实际效果。

如果一位校长来汇报高考成绩,他说的一定是:「文理科600分以上有45人,3名同学被清华录取,2名被北大录取」这种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不是「高三同学人均做了620套试卷,每天2次快速模拟考,每天晚自习上到10点」这一类的过程指标。

但是在成年人的自我提升领域,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后者,比如:我今年读了100本书,做了300页读书笔记。然后呢?你的产出是什么?往往就没有答复了。

类似的行为大赏还有:

时间表从凌晨5点开始,晚上23点结束,学习、育儿、健身一样都不落,满负荷运转;
把参加了多少饭局、加了多少微信好友列入自己的年度「成就事件」里;
学会了10个工作型原理、学会5个重要的管理学法则,分别精心制作了思维导图;
今天给孩子讲了3个绘本,玩了15分钟拼图游戏……

你们中枪了没?

我不是说这些行为不对,但是如果没有配合产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实际效果的汇报展示方式。

没有结果的过程指标是没有意义的,不然为啥企业会设定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关键绩效指标)?不就是怕员工搞一堆花架子,却没有产生一点有用的绩效嘛。

制定自我提升计划,首要目标清晰,其次要以结果为导向。如果一个成年人还以「比起结果,我更在意过程」为人生准则,我只能说,你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还一无所知。

另外就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形式主义搞的太多,总是以一种汇报演出的心态去宣布自己做的事情,就容易陷入虚假繁荣中。同样是100%的时间和精力,你想用哪种分配方式?

第二个重要的事情是,自我提升≠全面提升。

如果当妈之前你跑800米都很难坚持下来,那么生娃以后就算通过训练,你也没办法变成奥运会5项全能冠军。

有娃这件事情不会帮你打通任督二脉,而是会压缩你的闲暇时间,占用你的充沛精力,侵占你的睡眠时间。说这么多的意思就是,当妈以后,时间是稀缺资源。能用在自我提升上面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如果目标太多,方向分散,别说实现提升了,能不能坚持下去都是问题。

确定一个脚踏实际的提升目标和方向,要比全面开花更有可行性。不要被那些十项全能的完美妈妈形象所影响,找到合理的参照物很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 正确提升方式

这个回答不是给妈妈们打鸡血,而是介绍一个可持续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因此,采取正确的自我提升方式非常重要。我建议大家可以分三步走:

1、找到合适的领域,集中发力,效果更好
2、以结果为导向,制定脚踏实地的提升目标,定期反思和总结,加快提升速度
3、进阶阶段要以「创造价值」为衡量标准,如果有人愿意为你的价值付费,会形成正向激励

首先,你要确定一个方向。

即使你采取了1+1>2,育儿+自我提升的方式,你也会发现,可以提升的领域千千万,每一个看起来都很不错。选哪一个呢?这主要取决于你的大目标。

如果你的目标是刚需,比如强身健体,比如家庭理财。那么你是否擅长这件事情,是否在这个领域取得过成绩,都不重要。如何尽快的掌握这个技能,才是你需要思考的。

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让自己增值,更有竞争力,那么你就要考虑从自己已经很擅长的事情里面找到一个可以尽快突破和见效的——职场上我们要拼的是长板,而非短板。

如果你在几个方向之间摇摆不定,可以这样处理:

刚需的目标按照优先级排列。
增值的目标用试错的方式,先做「更擅长」或者「更快产出」的那一个
——标准你自己定,不要朝令夕改就行。

目标不要太多,集中发力,效果更好。听说过南辕北辙的故事吗?古人说的挺有道理的。

其次,目标设定要合理,以结果为导向,定期优化流程是关键

比如你要减肥,设定了1个月减掉30斤的目标。到了月底,为了实现目标,恐怕只有砍掉一条大腿才行了。通常来说,1个月减掉5-8斤是更靠谱的目标——目标合理性很重要。

如果你的运动计划坚持了2周,时间进度已经过去了50%,但是体重、围度一点没降的话,那么你就要反思,我的运动方案对吗?饮食结构合理吗?如果我当前确实是消耗>摄入,那么哪里出了问题呢?找到问题,解决它。才不会继续稀里糊涂的浪费时间,事倍功半。

总结、反思、优化流程,是实现目标的不二法宝。

用当下最流行的话语结构来说,就是: 及时复盘,定期迭代。

最后,如果目标实现了, 可以用是否能「创造价值」为衡量标准,朝更厉害的方向前进。

还是刚才减肥的例子。如果你成功减掉了20斤,周围的人都纷纷向你讨教经验,你干脆开了一个收费培训班来服务大家的话,你就把自己的技能从「利己」发展到了「利他」。当别人愿意付费请你提供服务的话,说明你已经在市场上有了竞争力,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了。

技能变现,得到积极反馈——有钱可以更好的进修,提高水平——水平越高,价值越高

这种正向循环,就是非常棒的反馈机制了。在提升自我,实现价值的时候,其实可以积极的引入外力作为催化剂,促进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最后,送给大家一碗鸡汤,当做「育儿和自我提升两不误的」的结尾:

一位女士去应聘,HR请她说说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
她说:「我负责管理一个4人团队,大到财务支出、小到行政规划,团队建设方案,都是我的职责范围。因此,我工作的强度很大,基本上是全年无休。但是,我们团队在我的带领下,也取得了很棒的成绩。2名年轻成员全部实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路径,1名经验丰富的成员晋升为了我的终生合伙人」。
HR表示十分的赞叹,赶紧问:「请问您的职务是」?
她笑了:「我是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

养娃路漫漫,处处是挑战。

我是职场妈妈 @陈大可 ,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家的养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