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在职妈妈」,妈妈这个领域内竞争太激烈了,有「别人家的孩子」,就有「别人家的妈妈」。
全职 OR 在职,并不能区别两个女人带娃的差别,全职妈妈虽然的可用于育儿的时间更长,但是不代表育儿的成果更好。
你试想,如果一个全职妈妈,每天丝毫不去学任何科学前沿的育儿知识、不去做孩子的各种早期启蒙、不去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和能力、不去琢磨怎样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醒了也只是坐在孩子旁边玩手机、一直因为脱离职场、收入减少等各种担忧而焦虑……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全职也培养不了出色的孩子。
每个妈妈都想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我认为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在问:带娃要不要当全职妈妈?当妈的怎样能更好的育儿?
说一句题外话,不管是在职妈妈还是全职妈妈,爸爸参与进来一起育儿才最好。
好了 ,言归正传。这个问题我拆解成两部分来答:
一、 首先答「 带娃要不要选择当全职妈妈? 」
我自己选择当全职妈妈,但不代表每个妈妈选择全职就更好,今天和你分享三个故事,也许读完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1、与其每天纠结,有本事先把这份活干好!
当年还没有小D时,每当工作受挫,我都会这么说,「算了,大不了辞职回家生孩子带娃。」很多妈妈潜意识也总是把做全职妈妈当成自己的退路,当成自己现在工作干得不开心的逃避。这个想法本身就已经认为,全职妈妈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是轻松的,是低一等的。说实话,我一开始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始终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
到有一天,当我被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娃折腾得精疲力尽,半夜挤奶时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个手下,她是名牌学校毕业生,加入我的部门后,一开始我让她做一些数据整理工作,建立数据库。第二天,她就过来和我说,自己不想做这份工作,觉得大材小用了。
记得当时,我是这么和她说的,「 如果你真的那么看不起现在这份工作,觉得很简单,那请先把这份你不是怎么瞧得上的「简单」工作干好。 当你可以完全胜任游刃有余时,我们再来谈下一步你想做什么。」 后来事实证明,这份工作对于一个职场新手来说不但不简单,而且特别考验她的全面技能和学习能力。
这时我突然意识当时的那段话说的不就是自己现在的状态吗?!这个真的对我是当头棒喝,是啊, 与其每天纠结,有本事就先把这份活干好! 想明白这点后,我的心态完全改变了,我把全职妈妈当成了自己的一份新工作,唯一的区别只是工作环境变了而已。 干好一份工作是需要职业素养的,是需要学习技能和知识的,是需要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态度的。
心态决定行为,眼界决定格局, 当你自己也觉得自己「只是带个孩子」,当你自己也看低自己时,你的感觉一定不会好,你也一定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而这一切最终也会影响到你干好这份「妈妈」工作的心态。
2、 不要有牺牲的感受,牺牲背后意味着有所求
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自己赚钱自己花。做了全职妈妈后,不再有收入了,自己也很心虚的,不再舍得对自己花钱了。第一年换季时,我在整理衣柜,看着自己满柜子曾经的套裙和高跟鞋,想想现在连一支口红都不舍得买,我突然就抑制不住地大哭了。
我其实并不是一个情绪激烈的人,但那次真的哭的很厉害。发泄完了,收拾了情绪后,我自己对自己做了梳理。 我曾经错误地以为,因为我做了全职妈妈,所以我要为家庭为这个男人付出更多心血,奉献更多自我,这样我才能得到更多的爱。
但「妈妈」这个职业本身其实是很难立竿见影看到价值的,很多时候你渴望得到表扬和认可,但男人看到的是你灰头土脸,孩子带不好,精神状态很差。这个世上哪有真正无私奉献, 我之前所谓的「牺牲」其实都是为了有所求,当所求没有满足,我的内心就会有亏欠感, 这也就是我大哭的原因。
我开始明白,当妈妈之前,我需要先顾好自己。这么说也许有些自私,但不要忘记了,坐飞机时,我们就被告知, 当飞机发生危险时,请先带好自己的氧气面罩再帮助他人。这其实不是自私,这是常识。 只有顾好了自己,我们才有能力去爱他人;只有自己的内心是充盈的,我们才能去浇灌他人。
后来,我开始学会每天创造机会给自己一点点小确幸,一杯咖啡、跟着音乐跳上一段、每天早起的15分钟化妆时间,当然,还有学会了厚脸皮地花一点点老公的钱。只是这么一点点的改变,却让我变得开心,这种内心充足的感觉,换来的是更好的状态带孩子,换来的是老公的舒心,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带娃就是要先让自己开心。
3、 人生需要学会安放自己,找到自己的「舒服」状态最重要
我毕业后加入了一个知名外企做管理培训生,之所以叫「管理培训生」是为了提供培养我们成为公司高层的快速通道。那时全国申请的应届大学生大概几十万人,最后录取了十几个。加入公司后,我们需要每8个月轮岗一次,然后就是考试,表现不好的就直接淘汰,可想而知竞争是很激烈的。
当时第一个轮岗结束后,我考试时被问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中长期的职业目标是什么?那时,我说出了我认为的标准答案,做总经理。后来随着自己工作年限慢慢增长,我开始明白,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总经理的。 因为,每个领域都会有能力梯队,比如当妈:
当我觉得自己现在又带娃又运动,身材恢复不错俨然辣妈一枚时,我朋友生了3个孩子,每天严格控制饮食运动,有马甲线也有胸;当我觉得自己带娃已经游刃有余时,我发现我朋友圈有个全职妈妈不仅带两娃,还能又学插花又做烘培最近还在玩摄影;
当我觉得自己当了全职妈妈还能不断读书充电时,我发现我邻居妈妈也是一个人带娃而且已经修完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课程。
身边的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网上的那些牛妈了。一开始也会有压力也会感到焦虑自卑,每每那时,我总是会想起自己初入职场的那个故事,「不是每个人都想做总经理的」, 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外人眼里的那个「牛妈」的。 人生最关键的就是找到自己「舒服」的状态,学会安放自己。 「舒服」不是和别人比,而是自己内心的状态。
分享我这三个故事,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妈妈这个身份,不在于是否全职,更重要的是你这个妈妈的心态,你自己是否开心,你的状态是不是「舒服」。
至于孩子带的好不好,这和妈妈是全职还是在职没有必然关系。
二、 怎样把孩子带好?
无论是在职妈妈,还是全职妈妈,需要知道怎样把孩子带好?
· 学习概念模块,而不是技术散点
每个新手妈妈都会有这个感觉,看了越多育儿文章,反而就越恐慌,觉得好多知识点啊,怎么学的完?有的妈妈就学的很辛苦,有的妈妈索性就放弃学习了。
我学习任何一个学科,包括育儿,都习惯 学习概念模块,而不是技术散点。 现在这个社会本来就信息过载,而当了妈妈后,大家的时间就更加宝贵了,那一样花时间去学习,就一定要学最精华的。所谓的「概念」就是剥皮去筋后的主干骨,你学到了这些,就掌握到了整体。
刚刚做父母时谁都不知道全局是什么,那如何学概念呢?其实很简单, 遇到孩子的问题,多问「怎么样、为什么」,少问「怎么办、怎么做」。
举个例子,刚刚出生的孩子,我们肯定最关心的就是奶量和体重了,很多妈妈都习惯问,「我家一天的奶量好像才500毫升不到,怎么办?我家3个月才12斤怎么办?」这用这样的方式询问,你收获到的一定也是一个或者几个招数,比如喂养频率什么的方法。也许你就采用了,等孩子到了四个月,你也许相似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样自然就会觉得知识点好多啊,学也学不过来。
我当年就及时把自己从技术散点拉了出来,我问的是,「怎么样可以判断我女儿吃饱了?怎样才能说明我女儿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发育的?」这两个问题一问,我就知道了如何科学判断奶量,我也了解了生长曲线。
这就是学概念, 清楚掌握概念后,再看一两个实践运用的方法,我们自己就能演化出各种各样的招数,而不再是不断「救火」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小D1岁时,我清理了一批育儿公众号,每天只是分享招数演化的,我全部删除了,省下时间开始系统看育儿书了,才逐步建立了更清晰的概念。
1岁内的孩子父母,我推荐的书单,戳-> 看过50多本育儿书籍后,我最推荐的四本
· 「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
去年我开始学自由泳,我当时看了不少游泳比赛的视频,自己边看还边比划动作,自己感觉动作已经很熟练很标准了。但第一堂课下水时,我才发现岸上比划的再标准,到了水里完全是两回事。
育儿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从怀孕时就开始看了很多亲子阅读的文章,还听了很多大V读绘本的录音,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我从小说话就不生动,当时好生羡慕啊。我微信收藏夹里大概有几十篇这类的文章,但 收藏再多,我还是那个不会讲故事的妈妈啊 。
于是,在小D2个月的时候,我作了一个决定,买绘本开始给她读。记得当时我的闺蜜知道后,还笑我,这么小的孩子你就开始读绘本,她哪听得懂啊?我当然知道她听不懂啊,我之所以这么早开始,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局限性,照着读课本都是磕磕巴巴的,所以我需要 提前练习 啊。
实践以后才能把各种各样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才是内化的过程
刚开始时,每一本绘本我给小D读之前,都会自己做功课,对照着自己收藏夹里的文章在笔记本记录要点,还会听音频进行模仿借鉴,最后自己会反复读好几遍直到读熟练了。于是从她2个月一直到现在快3岁,这30多个月,其实就是我自己练习的机会, 我从不要求她是否愿意听,我关注的只是自己读的够不够好。 现在,我也是那个可以绘声绘色给女儿讲故事的妈妈了,而且常常还能张口编一个小故事呢。
为什么我们总说,「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还是带不好一个孩子」,就是因为 我们很多的知识还只是在「收藏夹」。 很多妈妈说,「当妈要学好多啊,好累啊」。其实,累就对了, 学习的本质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而这本就该是累的。
不要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要担心的是自己永远都处于「以后再做」、「看过就算做过」的阶段。 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只有实践才是在「带」孩子。 实践不一定就会完美,但一定能进步。
· 刻意练习自己不擅长的
我去年每天要求自己跑10公里,但当我完成第一个半程马拉松时,我却跑的异常辛苦。我当时很困惑,我每天都在训练啊,我每天那么努力,怎么半程马拉松还会这么累呢?
后来我遇到了一个跑步老手,才知道了原因。我的肌肉已经习惯了每天1小时跑完10公里的状态,看似很勤奋,但对肌肉刺激的效果却不大。后来我加入了变速跑、加入了力量训练,这些明显让我感到更辛苦,但也显著提高了我的跑步能力,之后就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
这个经历就像我们很多父母的第一年,认真学习吃喝拉撒睡后,我们慢慢地从一个焦头烂额的父母变得游刃有余。但常常到了孩子1岁后,很多父母就发现自己招架不住了。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大多的父母都习惯只做自己擅长的,孩子过了1岁了,我们可能还只是停留每天吃的食谱、体重身高这些方面,那自然我们的学习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啊。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 我们是在养育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那我们既需要短期目标的执行,更需要中长期目标的设定,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在掩饰自己战略上的懒惰」。
最荒谬的事就是,重复做相同的事情,却期待不一样的结果。是时候改变跑道了!
对我来说, 育儿就是三大模块:孩子、我们和孩子、我们自己。 第一年的屎尿屁辅食等全部都是「孩子」,我们学的就是 最基本的「为孩子做什么」。
等到孩子过了1岁,很多时候要求的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互动模式,这时, 好多「为孩子做什么」会逐步转变成「和孩子一起做,直到让孩子独立做」。 这个转变是否顺利也会影响到如何管教孩子立规矩、如何进行早期认知启蒙。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自己,老生常谈的「育儿育己」,但说到底,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孩子 从小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体系、语言表达、情绪管理。 而这一些,我们自己不具备是很难言传身教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小D2岁时,我开始看各种各样其他的「杂书」,学习更多「我自己」这个模块。这更是为什么,我最近利用双休日时间重回校园去学习早期儿童教育,因为我意识到「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了」。
绿色的是我们知道的知识,紫色是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黄色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千万不要把自己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绿色那部分上面。
1岁后的孩子父母需要看的性格心理书籍推荐,戳-> 熊孩子越来越难管?他们心里到底怎么想?看看这些书吧
无关育儿的「育儿书」推荐,戳-> 「非主流」育儿书单|不仅是妈妈,也是女人,更是CEO
· 捷径是最远的路
自己工作的最初两年,最爱看的就是诸如【10分钟让你明白经济学】、【3分钟看完名著】这类标题的文章和书籍。但合上书本,扪心自问,有多少是我真正消化理解的?又有多少是我真正实践运用的?后来想想,那两年我匆匆看过的书花的时间其实也够我静下心认真看10~20本好书了。
开育儿公号四年多了,也慢慢特别清楚,大家最爱看的标题是怎样的,最爱看的内容是怎样的。但自己的经历告诉我, 速成的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没什么营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写「费脑」的却不讨好的文章。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寻寻觅觅去找育儿捷径和招数,到头来可能指向的却是一无所获。 育儿就是汗水洒在哪里,花就开在哪里。
我们投入的努力,认真的思考,实践出来的经验,甚至是错误教训,都会成就我们更好用的头脑、更敏锐的观察、更精准的直觉,都会指引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父母只是其中一部分角色而已。
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