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对于刚上学的小孩而言可能有点不合理,但对一个4岁的小娃娃而言,可能真的是刚刚好。当大家都在关注孔融让梨的教育意义时,可能都忽略了一种要点, 4岁是一个神奇的年龄段 。
1、先分析4岁宝宝的心理特点
辛苦带娃的妈妈们都有一个体会,小孩子早期成长会呈现恶魔期和天使期交替出现规律。
如果说2-3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那么随后的4-5岁就是一个妥妥的天使阶段——母慈子孝的黄金时期。
此时的宝宝虽然还在秩序敏感期内,但大部分已渡过了2-3岁的执拗期。小小的他已 拥有了最初的责任感,喜欢主动遵守规则,并以因守规则后获得表扬为快乐。
你会发现这个时期宝宝一改之前一根筋的执拗,能够将家长的话当成楷模和标准,并愿意积极按照长辈要求执行和表现,若及时得到长辈的肯定,小小的他们会为自己感到自豪。
故事中的孔融, 恰好4岁,处在唯大人命令是从的爱表现年龄。
2、再来进一步分析小孔融的行为
毫无疑问,孔融的家教一定是很好的,所以谦让这个要求,在小孔融的日常中一定被提过很多次,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在他的小脑袋里,谦让是正面行为,能够得到长辈的夸赞和肯定。
「让梨」得到的赞美 和 梨本身的甜美 这两者对小孔融而言,哪个更有吸引力呢?—— 其实,这才是这个故事的真正关键。
现在寻常人家物质就很丰富,水果经过各种优选,大多甜美可口。但在古代,优质水果是稀罕品。哪怕作为富贵人家的幼子,小孔融可能真的对梨这种水果本身,没有太大印象。这个推断可以在故事中得到印证。
我查了几个版本的故事,梨子的来源,有说是客人赠送,有说是长辈六十大寿时家里准备的酥梨。换言之,这个梨不是孔融一家日常吃得到的水果。
确定的表扬,不熟悉的水果,对一个4岁的小孩,你说他选啥?何况这次的表扬是当众,绝对很香。
还有一点, 衣食无忧且多胎家庭的小孩最稀罕什么?不是美食,而是大家的关注啊!
你认为小孔融让梨吃亏,其实人家一点也不亏。你以为小孔融拥有超越年龄的道德标准,其实人家真的只是做了一个小孩子的正常选择。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能原本只是大家族内的一次晒娃,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包装,失了童真,成为了无生趣的道德故事。
最后,一点点个人补充
以前我对孔融让梨也是存在疑惑的,直到我见证了大儿子4岁左右的天使阶段,我才相信,4岁的小孩真的可以为了大人的表扬,非常努力积极的表现,乖巧懂事到让人心疼。何况故事中的孔融舍弃的,只是一个他不熟悉口味的梨子。
当然,4岁很短,母慈子孝的黄金时期并不长。很快,我儿子就暴露了狗也嫌弃的特质。
你看,同样的家教背景下,孔融的哥哥姐姐们为啥不让梨呢,一则是年龄大了,过了敏感期,对大人的赞扬不那么在意,二则见识多了,可以比弟弟更敏锐的辨别出梨是好东西。所谓人大注意多。
再次以我儿子为例,小的时候对鲜美的河虾一点不感兴趣,大一点懂事了吃得停不下来,当然再大一点了,又嫌麻烦,不肯吃了。这小孩子的兴趣,每个时间节点都不一样啊。
题目中的小侄子刚上小学,六七岁的年纪正值狗嫌猫不爱,已经过了让梨的最佳年龄啦~就不必和他计较了。
(关于孔融让梨的年龄不同版本略有不同,【世说新语笺疏】——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这段文字注明孔融当时4岁。三字经中也说:「融四岁,能让梨。」我比较相信,4岁自然让梨是合理的,其他年龄段则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