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夕阳深
工业时代的灯光,将夜晚变成了延长的白昼。
古典时代的篝火、灯火,却在温暖而有限的跳跃闪烁中,同时加强了黑夜和光明的二重存在。
上古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不全是出于实用性——比如为了在长夜里照明取暖、驱逐野兽。这种行为更是一种巫术或宗教的仪轨,黑夜与火苗的交融,能给人叠加神秘、温暖、梦幻等等多种心理感受,或似神降,或如鬼至。在电力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每逢清明节气或其他民间「鬼节」,人们依然时常在都市夜晚的十字路口燃起纸钱祭祀先人,或是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举行活动,也是为了通过相似的仪轨呼召这种特殊的心理感受。
在城市里居住的今人,早已习惯了夜色垂落之后「万家灯火」的景象。倘若去往乡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里摸索,便会想到没有电力文明的古时夜晚如何如何。殊未知,至少在宋代,夜晚便不再那般暗淡、人们也早已不再「日入而息」了——「万家灯火」一词,最初并不是对当代都市夜景的描摹,而是一座地处西北的小城,在中国的中世纪时向诗人呈现出的面貌:
直栏横绝紫微阴。凭久秋光照客襟。一道山川寒色远, 万家烟火夕阳深。
泾滩水落群鸦集,秦岭云高断雁沉。
此兴浩然须把酒,可怜难醉异乡心。
(宋 文同【和张屯田秋晚灵峰东阁闲望】,选自张鸣【宋诗选】第132页)
那时人们的夜晚生活之丰富、灯火文明之发达,恐怕远超今人的想象。
一番萧索禁烟中
晏殊在写于某年寒食节前后的【寓意】诗中感叹说:「一番萧索禁烟中」。禁火的寒食节果然让诗人察觉出了世界的萧索寂寥,这又从侧面反证了平日里人间夜晚的灯火辉煌: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 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宋 晏殊【寓意】,选自张鸣【宋诗选】第56页)
晏殊所面对的寒食之夜,可能与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很少遇见的停电之夜差不多。须知,节日必要构成与平日的区别方能成立,平日不能做的事情在节日可做,平日视为寻常的事情在节日偏是禁忌。倘若宋时的寻常夜晚灯火不盛,寒食之夜也断不会让诗人发出寂寥之叹。
倘若今天仍有一个类似于古时寒食节的节日,家家电况虽都正常,却在某种观念的使令之下,人人都自觉地不使用电灯。想象这样的夜晚情景,我们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通达宋代的寒食之夜。
或许,寒食节是从中国步入电力文明时代之后才逐渐消失的。
在随手一拉绳子便可打亮电灯、随手一拧开关便有煤气作为燃料的时代,人们不再依靠火种作为光和热的源头,寒食节的重要习俗「改火」——掐灭火种并在一天之后重燃新火的仪式,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人们视火种为生活必需品、并对它生发着神秘崇拜的年月里,「改火」的习俗对于辞旧迎新、除旧布新的象征力量,未必弱于春节之夜的跨年守岁。尤其是在刻度精确的钟表尚未被发明的年代,由新火种燃起之火所烧煮的茶饭、点燃的灯烛、照亮的空间,在观念中同样许人获得一种崭新的观感。
正因如此,苏东坡「且将新火试新茶」才能够对「对故人思故国」形成否定: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宋 苏轼 【望江南·超然台作】,选自【唐宋名家词选】,第103页)
而毛滂「莫对清尊追往事,更催新火续余欢」,则表现出词人希望保留美好记忆、不使它们随改火而变更的愿望:
小雨初收蝶做团。和风轻拂燕泥干。
秋千院落落花寒。
莫对清尊追往事,
更催新火续余欢。
一春心绪倚阑干。
(宋 毛滂【浣溪沙·寒食初晴东堂对酒】,选自【全宋词】第665页)
王禹偁「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则宣示着一个穷困书生的志向——我的追求绝不因时令更改而有所变化,当新火燃起,它将与旧火一样,为我照亮追求学问和智慧的小小空间: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 王禹偁【清明】,选自【千家诗新注】,第19页)
这些诗句和词句,只有在「新火」具有神秘力量与象征意义的语境之下才能赏析。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远古的歌谣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在大自然的世界里,人的生命属于白昼。
对于古时的平民阶层,以及现时的乡村而言,夜晚是白昼的休止符。
对于古时的权贵阶层,以及现时的城镇而言,夜晚是白昼的延长线。昔日的满堂灯烛,今日的满街霓虹,都是人造的「太阳替代物」。
于人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夜晚,不仅仅是太阳落下之后尚未升起的一段客观时间,还意味着一种特殊的心境,甚至是特殊的存在方式。太阳沉落,世界随之变得暗淡而宁静,此时倘没有宴饮狂欢,没有友人相对晤谈,没有非做不可的事务可供忙碌,也没有电子设备可以消磨时光,更不肯或暂时无法沉沉睡去,那么,人的思绪,或许会被一些深沉的、孤独的——总之与白天迥异的情绪所占据。回忆,思念,遐想,以及生死,未知,终极……
纳兰性德问: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黄仲则问: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唐人唐彦谦的小诗【小院】,为纳兰性德和黄仲则的诗中之问预先作了精彩的诗中之答:「 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 」——何必「因谁」?何必「为谁」?就为了这怅惘的夜色与怅惘的心境,还有在一团怅惘中细密滋生的诗意。
只是,古人受制于不可抗拒的明暗变化与睡眠的生理需求,中宵久立,必非常态;今人则在发达技术的统治之下,忙着应酬、公干,或忙着娱乐、游戏。他们都不能经常将自己全无隔膜地浸入夜海之中。
这样的「浸入」,需要人拥有特殊的身份(晚间或夜间也必须保持清醒);需要人有足够的闲暇(不能完全操劳于工作或忙碌其他事情);需要人有足够的精神修为(不至于去寻求娱乐消磨时光);更需要人具备足够的感受力,能从夜色之中品砸出特殊的宁静、孤独、温柔等等诸多况味。
在唐诗中,众多身兼官员、士大夫、诗人身份的人物,留存了一些以「省直」——在衙署值夜班——为题的篇目。这些诗章,表达了他们真正属于夜晚的思绪。值夜不能安眠,却往往并无紧急公务;没有娱乐设施和工具,衙署之内也不能喧哗笑闹;如此条件,再加上士大夫所具备的高级精神修养、敏锐的内心触感,让他们笔下的「省直」诗篇充满了如电台夜间节目一般温柔似水的夜色之感。
赖瑞和【唐代高层文官】里,记载了晚唐宰相李德裕的一首值夜之后写下的诗歌: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述:
他「载笔」的地点在「金銮」,即禁省中的金銮殿,在紫宸殿之北,一般是宰相不会到的地方。但李德裕显然得到皇帝的特许,可以在这里办公写公文。他忙到夜深人静才能回家,回到他位于长安安邑坊的家。这时宫中的「千门万户皆寂寂」,大家都歇息去了,只有「月中清露」点湿了这个夜归人的「朝衣」,场面幽静感人。(诗与引文均见【唐代高层文官】,第114页)
此外,唐人李嘉祐尚有一首【和苗员外秋夜省直】:
久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漏长丹凤阙,秋老白云司。
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
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
(选自【唐人选唐诗(十种)】,第273页)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首诗,一出于当朝权相之手,另一首也是在描绘清贵官员的夜班心曲。在他们的诗中,除了温柔夜色之外,还有一种参赞机要、甚至独秉枢衡的精神优越感。这是古时士大夫的身份以及清望的官职所赋予的。如果缺失了这一层优越感,夜晚的底色很容易催化出忧郁的情绪。杜甫的名篇【宿府】所描绘的也是官员值夜的情景,诗中夜色依然,却因诗人寄身幕府、漂泊西南的处境而满漾着焦虑与哀愁: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选自【唐诗三百首·卷六】,第11页)
残漏疏钟,肠断朝霞一缕红
谢逸【减字木兰花·七夕】,末句「残漏疏钟。肠断朝霞一缕红」,写七夕的佳节之夜在晨光中逐渐消隐时,词人感受到的淡淡惆怅:
荷花风细。乞巧楼中凉似水。天幕低垂。新月弯环浅晕眉。
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
残漏疏钟。肠断朝霞一缕红。
(宋 谢逸【减字木兰花·七夕】,选自【全宋词】第647页)
在吾国古人那里,有一种特殊的观念:某些节庆活动的时间,不能称之为「节日」,而应称之为「节夜」——这些节庆仅仅属于夜晚,与白天全然无干。这样的节庆,名目大多以「夕」来命名——除夕、元夕、七夕、月夕(中秋节)……
「夕」节的标志物,要么是午夜的时序更替,要么是星星月亮的特殊形态。所以,「夕」节大多是良夜——或月明如昼,或星河皎洁,或人间灯火辉煌,或水中河灯点点……夜晚特有的暗色调,赋予这些「夕」节浓郁的浪漫、温情、神秘、梦幻等等诸多观感。
在照明设施不发达、夜生活不便利的古代,人们往往将夜晚视为白天的附属物、甚至光阴的赘余物,可以将之毫不可惜地匆匆消磨。(如魏人董季直曾说「夜者,日之余也」)但对于「夕」节而言,夜晚罕见地值得留恋,因为白天的到来,必将一扫夜晚独有的脉脉温情,再次把世界变成现实、真切、清醒、功利、坚硬的样子。
历史上,众多诗人词人都对「夕节」或其他良夜流露出浓重的留恋之情,其惆怅不逊于「伤春」之调。唐人卢殷【七夕】说:「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唐 卢殷【七夕】,选自【唐人选唐诗(十种)】第235页)
黑夜如梦如幻的神秘感,与白昼坚不可摧的真实感,还有黑夜白昼二者之间令人惘然的、从不休止的交替,不但引发古人种种诗意的情绪,也与今人的情感和观念息息相关。今人不有歌曲云乎:「午夜的收音机轻轻传来一首歌」——窃以为,无线电广播时代的夜间节目,是都市人群精神生活史中的重要章节。
我在少年时候,也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收音机,很难想象夜间主持人以深沉的声线、垫着轻音乐讲述情感故事的节目,竟然与早晨七点那个旋律激昂、播音铿锵的时政新闻来自同一个波段。
(选自冯震翔著【诗井汲花录】,一部个性十足的中国古典诗学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