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影视行业从「烧钱」进入到「省钱」阶段,从业者们应该要做哪些努力,才能生产出更多好内容?

2022-12-26新闻

一、大态度

大概在六七年前,对于四大网剧平台(优酷、爱奇艺、腾讯、搜狐)来说,只要是数据过得去的IP改编剧就要,那时还是一个互相争夺市场存量用户的时代。

以至于彼时看似文化市场繁荣,实则鱼龙混杂。

又在三四年前,网剧市场渐渐从百里挑十到百里挑一,22年听到最多的是陆陆续续的工作室关闭、裁员和千辛万苦准备的项目最终被毙掉。 对于影视公司来说,不确定性是唯一的确定性。

在诸多的抱怨声中,我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个讨论,即中国电视剧什么时候能比得上美剧?

我想起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国产剧制作距离美剧制作水准越来越远,而是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本质问题—— 好内容不缺市场

所以无论再多的抱怨,抱怨环境、抱怨资金、抱怨市场、抱怨观众等等,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当我们能够系统地创造出好内容时,我们就没时间去抱怨。

短视频和中视频市场依然火爆,但长视频内容2022年仍然不缺爆款。比如为了盘点22年值得推荐的国产剧,最近我就在追王一博的【冰雨火】。

我们需要好内容,而好内容的诞生往往不易。

比如我朋友准备了二年多的项目上会时还是被毙掉了。

她二年前开始挑选IP,她手下的三个责编看了上百部网文,选出三十多部有改编潜力的IP,紧接着写改编策划和报告,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合作的编剧向他们推荐项目,在诸多项目和潜力IP中选出一个项目,综合考虑项目的各个卖点和特色后,再找职业编剧进行项目创作,写出十集剧本,接着在各地疫情多变的情况下全国各地找最合适的演员、导演和制作班底。

综合提交项目案去过会,可惜仍然没有过会。

虽然没有过会,当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一些变化 ,比如 影视公司与平台的「氛围」

以前平台对内容供应商属于「甲乙」关系。但如今感觉两者好像「双向奔赴」。

她说,她的感觉是现在平台越来越专业,如今应该 把「内容供应商」与「平台方」都视为 内容创作方 ,因为双方最终都是对观众负责,对观众的时间负责。

我记得我以前做一个项目时,跟某平台打交道,平台方把自己定位为项目操盘手,即完全按照约定流程去走,必定在某个时间得出东西。

作为编剧团队的负责人,那时平台给我的 建议就是把编剧们都关「小黑屋」 ,所谓小黑屋就是谁都别想出宾馆,每天就是写写写赶进度。我有一些北京的编剧朋友就住过北京所谓的 编剧楼 什么的。

我觉得这是极其荒唐的。我老师教我的东西,就是一句台词可以改七天,七天坐在电脑前就为了改一句台词。虽说时间不等人,可是好内容是需要积淀的。

那时我的感觉还是,平台要的就是成品,大差不差的质量就行,至于严谨的创作规律,是我们自己的事。甚至平台方负责项目审核的也只是初出茅庐的责编,无法提供精准的反馈。 说到底,该项目负责人不看内容只盯进度,无非是可以未来甩锅给责编

可以想象,如此偏离内容为王的理念,在进入中期拍摄时,还不得是导演组和制片组争锋相对。

当我们在考虑「应该如何努力产出更多好内容呢?」时,首当其冲是 要解决态度问题

可喜的是,我们渐渐发现平台思路的转变,最近优酷推出了新主张短片【一镜】,提出「为好内容全力以赴」的品牌主张。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内容供应商说苹果没熟,平台说没熟也能吃,如今是平台和内容供应商一起呵护苹果成熟。

光有态度不行,还得有「技艺」。

影视剧剧组幕后包含导演组、摄影组、服化组、美术组、道具组、制片组、演员统筹组等等。以我的工作经验,组建一个组并不难, 难的是组建一个具有「艺术感觉」和「艺术审美」的剧组

【一镜】短片讲了被观众忽视的幕后英雄,当我看完短片,作为从业者我们觉得我们更应该关注幕后英雄的「审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