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是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也是培训的讲台,必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成为高标准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的新起点,营造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建共强、互促互进的良好氛围,为新时代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提供新的动力。」
8月30日,2024年第三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中央团校举行。
活动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主办,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委承办。来自中央统战部民族工作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等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的6名党支部的书记(负责同志)围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了经验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分部门机关党委负责同志和党支部书记代表、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四强」党支部书记共380余人参加交流会。
增强政治自觉走在前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领域重大问题研究,拟订民族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央统战部民族工作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华彦龙介绍,大家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重点从「树牢主线意识,在推动凝心铸魂上争当表率」「坚持主线标准,在着力攻坚克难上锤炼作风」「突出主线导向,在建强战斗堡垒上狠下功夫」3个方面作出尝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该支部26名党员把「读写编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读」,即组织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写」,即让青年党员承担党中央关注的重大课题。「编」,即编写重点书目,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讲」,即创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石榴籽」论坛,让青年党员围绕重点工作、难点课题自己讲、自己评,交流碰撞思想火花。
「我们深刻感到,理论强才能方向明,只有我们自己带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保证工作行稳致远,不跑偏、不走样。」华彦龙说。
「主线鲜明、思路清晰、措施精准」,是中央港澳办八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杨晓山在点评环节给出的关键词,他认为中央统战部民族工作局党支部党建工作政治站位高、联系职责紧、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有力促进了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有力提升了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确实够强」。
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党支部相关处室和个人28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我们坚持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找准工作结合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网络综合治理工作创新发展。」交流中,该党支部书记、局长张拥军从坚持讲政治是具体的、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4个方面分享了其经验做法。
比如,具体工作中,该支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找准问题关键。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办理作为重中之重,严格办理时限,规范办理流程,每周督查督办,责任到党小组、责任到人。3年来,结合批示办理,统筹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40多项、各类专项整治160项。持续清扫网上「黄赌毒」,严管网络炫富、网络戾气,深入整治网红、直播营销领域乱象,加强热搜榜管理和网红管理,总结有效经验举措,制定网络暴力治理、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等30多项法规文件,努力做到办理一个批示、解决一类问题。
在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吕红频看来,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党支部党建工作政治站位高、工作措施实,把党建和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工作经验可学可鉴,工作成效可感可及,在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加强队伍建设作表率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党支部带头坚持守正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品牌——「青听·带我去见你的朋友们」调研活动,既通过调研解决问题、在完成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上有所突破,又通过活动教育党员干部、在提高群众工作本领上取得实效,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如何才能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真调研」与「调真研」相统一呢?权益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王良介绍,为此,大家想出了「网上约」「选‘素人’」「去‘官味’」三招。
自2023年4月起,该支部党员和青年朋友们网上约,线下见,沉到底,解愁盼,累计到19个省份、27个城市,和500多位青年朋友「奔现见面」。
「大家普遍感觉到:在与青年交朋友中,在走到‘深’处‘真’调研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收获了成长、增加了‘底气’,支部的政治功能更强了,党员的奋斗劲头更足了,干部的工作作风更实了。」王良表示,这只是团中央直属机关与时俱进用好「四下基层」制度经验的一个缩影。在团中央书记处的指导推动下,各部门、各单位以密切联系青年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奔赴基层、奔赴青年,访实情、融感情、解难题、促发展,努力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社会尊重、青年口碑。
听了王良的经验分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党支部书记、局长龙文感触颇深,「品牌形象特色鲜明,方法手段守正创新、赤子之心值得弘扬」,她期待后续两个支部间可以有更多交流互促的机会。
人民法院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5年多来,共受理案件20640件,审结18129件,裁判标准有效统一,审判质效明显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结合审判高度专业化和队伍来源多元化特点,知识产权法庭第二党支部书记、副庭长周翔带领支部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通过「三抓三促」(即抓紧政治教育,促进「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抓实组织生活,促进党支部「两个功能」显著增强;抓强队伍建设,促进「四好」党员不断涌现——记者注),实现党建工作和审判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在抓队伍建设过程中,该支部始终注重把「人」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纪律作风等融入对「案」的考核,通过狠抓工作上「事」的规范,持续深化对管住「人」的规律性研究,把一个个「人」放在一件件「事」上磨砺、成长、成才。
经过党组织教育培养和案件审判历练,该支部内「四好」党员不断涌现,组织委员岑宏宇既是审判业务专家,又是党务工作能手,今年被评为最高人民法院优秀党务工作者;法官郭鑫和在线上庭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法官助理郝小娟被评为最高人民法院优秀共产党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党支部书记、司长王振麒谈道,「知识产权法庭第二党支部不断强化‘如我在诉’的意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政绩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该党支部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借鉴」。
推动服务群众出成效
「我们的工作一旦满足了群众所急所盼,产生‘真金白银’,这种肉眼可见的效益和价值将是对大家最大的褒奖。一段时间以来,支部引导大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想办法、出实招。」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刘涛介绍了支部抓党建促发展的经验做法。
他结合具体工作谈到,2021年中央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司里谋划联合互联网地图企业把国家地名信息库中的乡村地名规范上图,方便偏远山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当年就有370余万乡村地名落图,半年点击量超过30亿人次。
「司里在广西调研时,兴安县委书记告诉我们,县里的葡萄采摘园地名上图后农民网上卖葡萄的价格每斤提高了1块多。」刘涛表示,每当亲耳听到这些话语,亲眼看到基层领导和群众抑制不住的高兴劲儿,都深深受到鼓舞和教育,这就是打通地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政策效益,这是真真切切的工作价值感。
刘涛说,党史学习教育之后,这项工作没有止步,2022年把这项办实事活动拓展到乡村地名管理服务的全链条试点。后又在此基础上,全国范围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建立乡村地名命名、标志设置、文化建设、信息服务、地名利农五方面14项任务体系。目前,这一工作项目已经成为地名领域助力乡村振兴的品牌工程,纳入了中央数字乡村建设规划,写入多个地方党委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去年还被列为主题教育典型案例。
求是杂志社人事部党支部书记、主任李传柱为该支部的好经验好做法点赞,「找准了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党建工作职责定位,有力促进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支部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效果明显」。
「我们把‘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重要要求作为做好工作的前提,把营造安全绿色发展环境、促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李军介绍,结合工作实际,该支部提出建设责任型、学习型、战斗型支部的目标,全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去年,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河北保定白沟河左堤出现重大险情,直接威胁京广铁路「大动脉」安全,当地20多万名居民甚至需要紧急撤离。
「当时正值机关集中休假期间,但灾情就是命令,在晚上10点多接到领导的指示后,我们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一边赶路一边和有关建筑央企电话联络,组织央企预置超1万人、上千台设备投入应急抢险工作,经过2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确保了白沟河大堤安全。」李军说。
李军介绍,为提高后续险情处置效率,大家下定决心打造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信息化响应平台,仅用6个月完成了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通过信息系统做到了应急力量一目了然、应急指令一键直达,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有底的行动力」,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确保党中央一声号令,中央企业能第一时间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社会责任局党支部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四强’党支部‘强’在哪里、‘强’的标准是什么、‘强’的成效如何体现。」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赵宝东表示,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党支部政治功能有展现,支部班子有力量,党员干部有担当,作用发挥有成效。
经验交流互动中,6个党支部介绍了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好经验好做法,6名支部书记作了精彩点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本部门本领域业务和队伍实际,在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过程中找准机关党建工作职责定位,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国之大者」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https://img.jasve.com/2024-9/14039b3af2b5892778bb5635c12a5ece.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