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9/efed1545f6ef9657300292d58673d16b.webp)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他们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人物。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时常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在开会时照稿子念,没有自己的想法,会议内容假大空、冗长啰嗦,形式主义之风在会议中盛行,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党员干部会议中形式主义的表现
(一)照稿子念,缺乏独立思考
在一些会议中,部分党员干部完全依赖事先准备好的稿子,一字一句地照念,没有任何临场发挥和个人见解。他们似乎只是充当了一个 「读稿机器」,而不是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领导者。这种行为不仅让会议变得枯燥乏味,也让人质疑他们的能力和责任心。
例如,在一次关于扶贫工作的会议上,一位干部从头到尾都在念稿子,对于当地的实际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当被问到一些具体问题时,支支吾吾,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这样的会议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还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二)假大空的内容,缺乏实际行动
有些会议上,党员干部们的发言往往充满了空洞的口号和宏大的目标,却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行动步骤。他们热衷于高谈阔论,却忽视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假大空的会议内容,让人们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也让群众对政府的工作失去信心。
比如,在一次城市建设规划会议上,一些干部只是一味地强调要打造 「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宜居城市」 等宏伟目标,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案和时间表。这样的会议只是一场空谈,无法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推动。
(三)冗长啰嗦,效率低下
部分党员干部在会议上发言时,常常东拉西扯,冗长啰嗦,缺乏重点和条理。他们似乎忘记了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展示自己的口才。这种冗长的会议不仅浪费了时间,也让参会人员感到疲惫和厌烦。
有一次,在一个部门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的发言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重复的废话和无关紧要的细节。参会人员在会议结束后纷纷抱怨,认为这样的会议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二、党员干部会议形式主义的危害
(一)影响工作效率
形式主义的会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党员干部无法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他们在会议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这必然会影响工作的进度和效率。
例如,一个原本可以在一小时内解决问题的会议,由于形式主义的影响,可能会拖延到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党员干部们本可以去实地调研、解决问题或者推动项目进展,但却被束缚在会议室里,听着那些毫无意义的发言。
(二)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党员干部的行为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他们在会议中表现出形式主义的作风,必然会让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不满和失望。群众会认为党和政府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而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
比如,当群众看到党员干部在会议上照稿子念,说一些空洞的口号时,他们会觉得这些干部没有能力、没有担当,从而对政府的工作失去信心。这种不良影响会逐渐扩散,最终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阻碍事业发展
形式主义的会议无法为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反而会阻碍事业的发展。在这种会议中,问题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项目推进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例,如果党员干部们在会议上只是空谈发展战略,而不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那么这个地区的经济很难实现快速发展。形式主义的会议让人们陷入了一种虚假的忙碌中,却忽视了真正重要的工作,从而阻碍了事业的进步。
三、官员照本宣科、形式主义引起不良后果的例子
(一)某地区环保工作会议
在某地区的环保工作会议上,官员们照本宣科地念着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内容大多是一些空洞的口号和承诺,如 「我们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等。然而,当被问到具体的环保措施和行动计划时,他们却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由于会议没有实质性的成果,该地区的环保工作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群众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人们对政府的环保工作感到失望,纷纷指责政府不作为。
(二)某部门项目推进会议
在某部门的项目推进会议上,领导们只是照着稿子念一些关于项目重要性的套话,没有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当项目遇到问题时,他们也只是重复一些原则性的话语,而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结果,这个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停滞的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影响了该部门的工作业绩和形象。群众对这个项目的期待也变成了失望,对政府的工作能力产生了质疑。
(三)某乡镇扶贫工作会议
在某乡镇的扶贫工作会议上,干部们照本宣科地汇报着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内容大多是一些统计数据和表面现象。当被问到如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时,他们却没有具体的思路和措施。
由于会议没有真正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问题,该乡镇的贫困群众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对政府的扶贫工作失去了信心,认为政府只是在走过场,没有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
四、党员干部会议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党员干部对会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会议只是一种形式,只要走走过场就可以了。他们没有意识到会议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缺乏对会议的认真态度和责任感。
例如,一些干部认为参加会议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他们在会议上不认真思考,不积极发言,只是敷衍了事。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会议形式主义的产生。
(二)能力不足
有些党员干部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无法在会议上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他们只能依赖稿子,照本宣科地念一些别人准备好的内容。这种能力上的欠缺,使得他们在会议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
比如,一些干部缺乏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和掌握,在会议上无法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们只能说一些空洞的话,以掩盖自己的不足。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的考核机制主要侧重于工作业绩和政治表现,对会议质量和效果的考核不够严格。这就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会议上不注重实际效果,只注重形式和表面功夫。
例如,一些干部为了在考核中获得好成绩,只注重完成会议的数量和规模,而不关心会议的质量和实际效果。他们在会议上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却忽视了会议的本质目的。
(四)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的风气比较严重。这种不良风气会影响党员干部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让他们在会议中也不自觉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比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喜欢搞形式主义,要求下属在会议上照稿子念,说一些空洞的话。这种不良风气会逐渐蔓延,影响整个单位的工作氛围和效率。
五、如何杜绝党员干部会议形式主义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会议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会议观念。会议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他们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会议,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为解决实际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例如,在会议前,党员干部可以认真准备,深入了解会议的主题和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议。在会议中,他们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提升自身能力
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增强在会议中的发言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在会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基础。
比如,党员干部可以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加强对实际工作的调研,了解基层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对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自己在会议中的发言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考核机制
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加强对会议质量和效果的考核。考核内容不仅要包括会议的数量和规模,还要包括会议的实际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那些在会议中表现出色、能够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的党员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那些在会议中形式主义严重、没有实际效果的党员干部要进行批评和教育。
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评估等方式,对会议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党员干部绩效考核和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励他们在会议中积极发挥作用。
(四)营造良好风气
要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一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摒弃形式主义的作风,树立良好的榜样。
比如,领导干部在会议中要带头讲真话、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他们要鼓励下属在会议中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共同推动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加强对形式主义的监督和问责,对那些形式主义严重的党员干部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六、结论
党员干部会议形式主义是一种不良现象,它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阻碍了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杜绝。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自身能力,完善考核机制,营造良好风气,让会议回归本真,真正成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