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如何看待2023年精神内耗等成为流行「病」?这类现象消解了严肃性?还是推进了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2023-12-04新闻

「内耗」这个问题还挺重要的,不管流行的意思有多奇怪,至少让人们开始重视「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做就累的不行?」「为什么好多事情要做,却没办法行动?」之类的问题,也为人表达自己的需求提供了一些媒介。

「内耗」一词本身也没什么严谨的含义,只是大家认识心理学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个流行概念而已。能给人多一种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可能性,找到点适合自己的东西,任务就算完成了。

人的内耗是由现实或心理的冲突引起的:

现实冲突和人身心必需又得不到的事情有关,这些东西没得到会让人持续焦虑——这种焦虑一部分是因为安全感问题,一部分也是人无意识里在准备怎么应对问题引起的。

心理上的冲突也分层级:

简单的像人只是既想这个,又想那个;

有些事情是意识里很重要,但潜意识里没那么想做,或者有困难的——比如快考试了要看书,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考试过了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或者要学的太多、太难,给人挫败感太强。

有些是人获取快乐或者释放攻击性的一面被抑制了。比如有些人不允许自己享受,或者即使取得了成就,也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又比如一些人觉得自己太脆弱,不敢面对和别人的冲突,但又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感受和利益。这些也会产生持久的内耗。

有些是真正的问题被置换了,导致看似二选一的问题,其实人真实的感觉是哪个都不好,或者哪个都白搭——比如有些人的容貌、体型焦虑其实是人内在自我认同的体系出了问题,有些还和一些心理创伤有关。

解决办法:

需要人对自己的状态有足够的理解和体验,并整合自己各种内耗的意义,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可以多接触一些大自然和运动,或者能放松做自己的关系。这些虽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问题,但也能为解决问题创造一些条件。

增强自己的确定感:比如发挥和培养一些自己的特长,让自己在难过的时候有一个能感到安全的地方或者心理空间。人越是感觉安全,才越有精力去观察和理解自己和别人。

发展和自己或者别人有深度的联系:在体验自己的感觉,以及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有深度的东西。比如学着理解别人深度的情感,或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整合自己的一些感受。就像精读一本书一样,人和人之间的事情总是常看常新,也能给人面对问题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