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诸葛亮和陆逊是三国志仅有的两个单独立传的人臣,那么两人谁更胜一筹?

2017-12-27新闻

陆逊决定性的功勋在于夷陵之战,打掉了蜀汉的国运,从而造化弄人地又让东吴的势力范围得以巩固,持续了二十几年的生存。

陆逊,出生于官宦世家,幼年丧父,在叔叔的培养下成为一个饱学而有理想的青年才俊。

二十一岁加入孙权幕僚,期间不断的积累功绩,终于在随吕蒙一起进攻荆州的时候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两年之后,刘备借给关于报仇之名发动了东征。

在关键的夷陵之战中,形势判断失误,犯了跟曹操在赤壁类似的错误,安营扎寨于山林中躲避酷暑,被陆逊火烧连营。

刘备大败,溃逃白帝城,抑郁而终,成为三国历史上第一个离世的正国级领导干部。

五年后,曹休率兵南范,妄图一举灭亡东吴。

大都督陆逊率兵拒敌于石亭,现在的安徽的潜山一带。

大败曹休,为国家政权又一次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作为一个肱骨之臣,国家栋梁,陆逊一直是刚正不阿,忧国忧民。以至于后来,卷入了孙权和两个儿子之间的继承人选择问题。

作为大臣,不管你多么的位高权重,用心良苦,都不能参与皇室的内部事务,这是一个禁忌,越界则必死无疑。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

陆逊是标准的官二代,但是他大器晚成,不急不躁,所以他的人生经历是完善而有利于后续发展的。沉淀的过程,给了他更多厚积薄发的基础。

陆逊智勇双全,有安邦之武力,治国之才能,更难能可贵的是品格高尚,一心为公。

孙权评价陆逊,天赐干臣,可比成汤之伊尹,周初之姜尚。

陆逊的第一个功勋,是平定东吴境内的山越。山越,一直盘踞着险峻的山区,时常骚扰侵害百姓,动摇朝廷权威。

孙权向陆逊征询剿灭山越的策略,陆逊说:

「当今天下大乱之时,各路英雄豪杰皆有称霸之野心,山越虽小,也不自量力,妄图以萤火之光,闪耀江湖。

他们居深山而善水行,居险要之地,有恃无恐。假若我们连内部的山越都不能平定,没有稳固的后方,如何能够去与刘备、曹操一决雌雄呢?」

「只有招募,能适应山区作战的战士以夷制夷,扬长避短,才能取得胜利。」

孙权即令陆逊去处理山越事宜。

时逢丹阳叛首费栈接受了曹操的任命,煽动山越人作乱,为曹操作内应。

孙权派陆逊去讨伐费栈。

费栈党羽众多,而陆逊前往讨伐的兵力有限。于是,陆逊就增设了许多旗帜、战鼓、号角,以作疑兵。

夜里潜伏在山谷中,发动攻击时突然鼓角齐鸣。

士兵呐喊着冲入敌阵,山越不知来了多少人马,惊慌得丢下武器四散奔逃。

山越叛乱得到平定。

荆州一战,功在吕蒙。陆逊虽是从攻之责,却谋划了战役的整个过程。他先是利用关羽骄横跋扈的缺点,以卑下迎合的语气写信吹捧和示好关羽使关羽误以为跟东吴还是蜜月般的关系,后顾无忧,完全丧失了警惕,全力以赴,进击襄樊的曹仁。

在陆逊的授意下,吕蒙假装病退江东,实则磨刀霍霍,暗藏杀机。一俟时机成熟,便白衣渡江,釜底抽薪,置关羽于死地。

夷陵之战,是陆逊战略思想和指挥艺术展现的巅峰。面对刘备来势汹汹的十万复仇之师,陆逊没有正面交锋,而是充分考虑了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陆逊先是主动大胆地放弃了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冲,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给刘备完成了敌人不堪一击和畏战的假象。

蜀军骄气日盛,自重轻敌。为了规避酷暑,竟然安营扎寨于丛林。

趁蜀军锐气减退,心生懈怠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全胜。

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