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为什么欧洲没能像中国那样统一起来?

2017-12-03新闻

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发明科举制。

一个社会组织,就像一个高压锅,它必须有个泄压阀,底层的人有一条上升渠道,底层的压力可以向上传导,不管这条通道多么狭窄,它是不可或缺的。

就像一个高压锅,哪怕泄压阀再小,也必须有,否则高压锅就会爆炸。

对于古代的中国来说,科举制就是这个泄压阀。而欧洲没有这条泄压阀,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不可能太大,无法容纳一个长久统治整个欧洲的大国存在。

古代的社会阶级分明,皇权、贵族、底层百姓,一层压一层,最后所有的压力都传导到了底层百姓之中。

因为科举制的存在,总有一些底层的人能够进入上层权力阶层——这就让统治者始终能够看到底层的疾苦和底层百姓的力量,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把勤政爱民作为一个目标——不管能不能做到,至少在方向上,他们会想到去缓解底层的压力。

即便如此,每隔一段时间,这种压力还是会大到社会无法承受的程度,于是产生了改朝换代的大动荡时代。

不过由于自秦以后,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大一统的王朝出现,所以即便有分裂的时代,中国一直保持着统一的国家认同感,盼着大一统王朝的出现,是民心所向,也就成了历史趋势。

而欧洲没有这种机制,从上到下,压力一直都在底层百姓身上。而且那些世代传承的贵族,也看不到民间疾苦,一直在极限压榨底层。

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形成一个超级大的社会组织,所以他们一直都是分封制,也就是一个贵族管一块儿地方,而不是一个强力的皇权管理整个国家。

这也好理解,比如一个黑工厂,招十个打手,就能管理一百个劳工;但是一个一千劳工的大厂,你招一百个打手,管理起来就会岌岌可危;如果是个一万劳工的超级大厂,你招一千个打手,还要往死里压榨劳工,厂子里但凡出现一个有煽动性的组织者,就能拉起一帮人把你这个厂子给拆了!

作为统治阶级,如果无法纾解底层的压力,那地盘越大、人数越多,统治成本就会呈几何指数增长。

你看古代欧洲,从最初就是贵族统治百姓,到后来还是贵族统治百姓。一直是贵族对百姓实行极限压榨,百姓和贵族之间矛盾何其之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领主用强权统治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还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是一个统一欧洲的皇帝,统治着如火山般沸腾的整个欧洲大陆,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反观中国古代,一开始是传统贵族统治百姓,后来寒门崛起,渐渐取代了豪门氏族,到了宋代以后,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就不再是传统的豪门,而是士大夫阶层——这些人通过读书进入朝廷,让下层有了进入上层的机会。

还有一点,科举制把底层那些有能力组织百姓造反的人,都招揽进了官府。

不读书的百姓就算反抗的心愿很强,但是他们缺少组织能力,很难搞出大规模的义军;而底层的读书人,通过科举是有机会实现逆袭的——但凡有条发家致富的路,谁会冒着灭九族的危险去造反呢?

当然,欧洲没有成为统一国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是在说其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