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平里失利真实原因,志愿军从来不提,这是解放军越来越强的秘密
推荐语: 我们都曾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我们也明白战争带给我们的迫害到底有多么的大。 战争掠夺了我们国家的领土,也让我们无数的同胞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曾经的过往让我们无尽的悲叹,但是也正是那些黑暗的日子,才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于光明还有自由的向往。 如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也都是从战争当中奋战而来的。我们希冀着和平,但同样的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在战场上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奋斗的英雄烈士们,如果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我们,虽然他们的肉体早就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是他们的精神会流芳百世,永远在时代的长河当中熠熠生辉。
对于解放军我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是他们打出了中华的威严,也是他们为我们拼得了一个美满的未来。 当然解放军在和敌军交战的时候,也不是每一次都是获得胜利的,但是解放军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当他们失利了之后,他们会对自己的失利进行分析 。然而唯独对于砥平里失利的真实原因,解放军却绝口不提,这当中到底有怎样的隐情呢?而这其中的真相也是解放军越来越强的秘密。
相助朝鲜的原因
抗美援朝运动让很多国人都觉得非常的困惑,因为当时美国是把火力对准了朝鲜,大家都不懂为什么在国家局势还不稳定的时候,中国要掺一脚支援朝鲜的,其实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当时美国的狼子野心何止是对于朝鲜,一旦朝鲜被攻破了,那么中国也会陷入极大的危境之中。 所以援助朝鲜既是出于道义,也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利益 。浩浩荡荡的志愿军踏上了朝鲜援助的征程,当时志愿军参战火炮看起来很多,尽管弹药多,可是火力密度是没有办法和美国军队相比较的,这其中也有另外的一层原因,使得真正的作战效能远远低于纸面的火力密度,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
在抗美援朝运动期间,美国军队防御时,每公里正面是12到15门炮,而在砥平里战斗的时候,美国军队每公里是16门炮。 在砥平里,美国军队在一线开展了12个步兵连,平均每个连正面是500米,但是其实这并不是美军真实的战术密度。美国当时对于朝鲜是志在必得,没想到志愿军竟这么得厉害,所有在砥平里的时候,美国也拿出来自己看家本领。
美国军队炮兵阵地的每个方向都放了一个炮群,这样的排兵布阵,使得志愿军所有的行动都会在美军榴弹炮火力打击的范围之内。 在砥平里,美军火炮的战术密度其实是每公里21门。 那么美军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充分发扬火力,这样的排兵布阵就没有火力空白区域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军炮兵靠近一线,表面上看起来危机重重,其实危险系数并不大,在砥平里战斗的时候,美军的坦克并没有按照惯例在一线形成钢铁防御圈,这根本原因就是想要用这21辆坦克来保护炮兵阵地。 当时在砥平里战斗当中,美军自身的火力密度也是非常大的,而在当时美国空军对于整个战争的影响是有着很深层次的。
志愿军被美国步步紧逼
上述所说的砥平里环形防御圈,其实只是美国军队的主阵地,或者说只是基本阵地而已,在基本阵地的外面,美军还做了很多的安排,美军一般有两道警戒阵地,这两道警戒阵地在和志愿军的战斗当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志愿军在同美国交战的时候,一般攻击美军都是在晚上从集结地区出发,然后向美军做接敌运动,一直到进入冲击出发阵地,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国军队可以通过设置固定阻拦线来狙击支援军。 在这一过程当中,战斗警戒阵地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的战斗警戒阵地可以拖延志愿军的时间,只要拖延的时间越长,那么志愿军用在接地运动的时间也会越长,这就意味着发起攻击,进行战斗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时间缩短之后突破美军阵地的可能性就会变低。
所以当时美军利用这个方式,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夺取主动权,这样就能够达到胜利的目的。 当然到了白天的时候,主动权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了美军的手里,志愿军只有被挨打的份。 因为志愿军在同美军交手的过程当中,会受到美军火力的打击,在火力打击之下,队形必然会散乱,这样作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在砥平里的美军指挥官是非常精通战术的,有了针对性的部署之后,就可以防止志愿军形成突破威胁到一线步兵连后的炮兵阵地 。而且在当时又有坦克来保护炮兵,战斗密度从16门直接上升到了21门。
对砥平里战败的原因绝口不提,这是解放军越来越强的秘密
按照之前志愿军同美军作战的经验,打一个美军连阵地,至少需要动用火炮30门,其中破坏射击至少需要750发,有的时候甚至达到了1125发,然而当时在砥平里战斗的实际情况是攻击一个美军连阵地,志愿军平均只有九门炮而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志愿军每公里的火炮战术密度高达18门,但其实因为占炮弹数量有限,总共也只有270发而已。当然这并不是砥平里战斗志愿军火力的真实情况,这只是纸面数据而已,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一直都是在缺炮少弹的情况下作战的,这在志愿军看来已经是常态了。其中 一只 部队 119师357团的处境艰难。 团长孟灼华向军师首长汇报战况和伤亡时,竟失声痛哭起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此时此刻的孟灼华伤心到了极点,40军3个团血战砥平里,伤亡1830多人,毙伤美军800人不到。
在砥平里战斗,炮兵名义上是参加了砥平里的战斗,但是其实和没有参战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在当时的地形环境下,炮兵根本就不可能对美军发起狙击,再加上本来炮弹就很少,很难射中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炮兵的支援效果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说砥平里战斗的失败,对于志愿军而言是很正常的。解放军从来都不忌讳败仗,每次打了败仗之后都会进行总结检讨,很多时候一个很小的失误都会批评很重。 但是在砥平里战斗当中,志愿军和美军的火力是完全不对称的,我们是处于很大的劣势。而当时在检讨的过程当中,志愿军根本就没有提到火力这个问题,即便是有少数部队提到了,志愿军也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而已。
总结: 当时大家都在找主观原因,不去找客观原因,其实这也是解放军越来越强的秘密。中国解放军就是这样子,每一次吃了败仗之后,他们不会去找推脱的理由,而是从自己本身出发,这样就能在下次的战斗当中加以规避,获得更高效率的成功。对于这样的中国解放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参考文献【砥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