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南军区海军改称南海舰队,司令部驻地为何放在了广州?】
在 1976 年的时候,唐国强领衔主演的【南海风云】闪亮登场啦!这部片子呢,是以西沙海战里南海舰队成功收复甘泉、珊瑚和金银这三个岛屿作为原型拍摄而成的。哪怕是在现如今再去瞧瞧这部电影,那也能让人的心潮一阵阵地澎湃起来。要知道,在西沙海战中,那可是南海舰队冲在前头呢,这也是人民海军历史上头一回进行海岛反侵略作战。要是探究这段历史呀,南海舰队司令部的所在地湛江,那可是一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标志性地方。
▲瞧瞧这西沙海战的老照片
其实呀,南海舰队司令部一开始可没把驻地定在湛江。在 1955 年 10 月 24 日,依照国防部 1955 年 8 月 6 日下达的命令,原来的中南军区海军改称为南海舰队,而司令部的所在地就选在了广州。说起来,这估计让好多人都犯迷糊,心里直嘀咕,南海舰队司令部的驻地咋就放在广州了呢?我呢,结合当时的时代大背景,试着给大家剖析剖析,顺带也聊聊南海舰队的过往和现在。
在 1949 年 11 月 4 日那天,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广东战争终于奏响了胜利的乐章,广东这片大地也紧跟着迎来了解放(当然,除了沿海的一些岛屿以及雷州半岛)。12 月 15 日的时候呀,以海军接管处、两广纵队第 2 师的部分骨干力量作为基石,广东省军区江防司令部就此成立啦。同一时期呢,还从四野第 44 军、东江纵队里抽调人员,组成了广东江防部队,这支部队涵盖了海防大队、登陆艇大队等好多单位哟。
▲曾经隶属于广东江防部队的一部分舰艇
广东江防部队的家当那叫一个薄弱,拢共就只有 5 艘炮艇、16 艘登陆舰艇,再加上一些民船,加起来总吨位才 1000 吨。可就是这么一支小小的「海军」,却毫不犹豫地挑起了担任解放岛第二梯队的重担。多亏了「旋风司令」韩先楚作战勇猛,干净利落地出击,在 1950 年 5 月成功解放了海南岛。在海南岛战役的时候,广东江防部队没能参与登岛作战,只好回到原来的驻地去了。
1950 年 5 月,广东江防部队闪亮登场,在万山海战中出尽了风头。10 月的时候,中央军委把广东江防部队司令部当作基础,搭建起了华南海军司令部。12 月,依靠前面所说的那些部门,再加上第 58 军第 173 师师部、四野补训第 2 师的一部分人员,共同组建了中南军区海军,司令部机关就安在了广州。依我来看呀,南海舰队司令部把驻地选在广州,大概有下面这三个方面的缘由:
一、广州那可是个好地方,地理位置相当重要,铁路运输也特别方便!
广州坐落于粤中南,处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这儿的地势呢,东北高耸,西南低矮,最显眼的地形特点就是「丘陵绵延,背依青山,面朝大海」。广州啊,那可是咱们国家的「南大门」,南面紧邻着南海,牢牢掌控着北岸的关键位置,它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我都不用多讲。在过往的历史当中,广州借着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一次又一次地充当起对外贸易的先锋。就拿鸦片战争前来说,那时候的广州十三行可是清朝唯一对外开放的「窗口」。
▲瞧瞧这些广州的老照片
到了近现代,广州凭借铁路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大都市」的身份。话说在 1900 年 7 月的时候,粤汉铁路轰轰烈烈地破土动工啦!这建设过程那叫一个曲折坎坷,一直到 1936 年 9 月,才终于建成通车。粤汉铁路那可是纵贯中南地区的大部呢,把武汉和广州这两座大城市紧紧地连在了一块儿,从客观上让广州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在 1955 年南海舰队即将正式成军的时候,武汉长江大桥开始动工建造。1957 年 10 月,武汉长江大桥投入使用,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就此连成一体,这就是后来的京广铁路。
二、在广州呀,那可是有着一定规模的重工业底子呢,其中造船业尤为出众,堪称一大特色亮点!
在清朝末年还有民国的那段日子里,广州的民族工业那可是在艰难险阻中苦苦挣扎着向前发展,不过即便如此,成绩倒也还不错。建国之后呢,咱们国家对广州的工业长处以及过往的积累那可是相当看重。你瞧瞧广州地方志馆的研究成果,在「一五」计划的时候,广州开展施工的工业建设单位居然有 235 个之多,完成的工业基建投资总额达到了 2.16 亿元。这轻工业、重工业的产值呀,分别增长了 1.47 倍和 3.09 倍。就说这重工业产值数据的变化,明明白白地显示出广州的重工业实实在在是一大强项。
▲这是一张黄埔造船厂往昔岁月的照片
在广州的重工业领域里,造船业那可是相当有特色,其中黄埔造船厂更是出类拔萃。说起黄埔造船厂,那得追溯到 1851 年的柯拜船坞,后来慢慢发展成了黄埔船局。这黄埔船局啊,和江南船局、福建船政、大沽船坞一起,并称为「晚清四大船坞」。在晚清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黄埔船局靠着非凡的智慧和十足的勇气,造出了像广金、广玉两舰这样的铁甲舰。等到中南军区海军成立的时候,黄埔造船厂已经历经了整整百年的风风雨雨。
在中南军区海军那会儿,黄埔造船厂接下了一批从战场上缴获来且已破损的军舰修复任务。等到南海舰队正式组建成立,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具备战斗力,这里面黄埔造船厂功不可没。翻开【黄埔修造船厂厂志】能看到,在 1956 年的时候,该厂给南海舰队修理了 3 - 141(原来叫「勇敢」号)、3 - 151(原来叫「桂海」号登陆舰)。虽说南海舰队当时的基础比较薄弱,但是有了黄埔造船厂一路的贴心守护,它的表现那也是相当出色,为捍卫海疆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广州呀,那可是原中南军区(也就是后来广州军区的前身)机关的驻扎之地呢!
1952 年 7 月的时候,中南军区的领导机关驻扎地呀,按照本军区战略方向的任务特性以及实际需求,从汉口搬到了广州。1955 年 2 月,中南军区被撤销编制。到了 4 月,以原来的中南军区作为基础骨干,组建出了广州军区。南海舰队成立之后,把司令部设在了广州,这可是经过了现实情况的考量哟。那个时候,南海舰队还比较弱小,主要是进行近海的防御工作,而且呀,它还没法离开陆军和空军的支援。把南海舰队司令部放在广州,就能解决这个现实难题,给军兵种联合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瞧瞧这南海舰队过去的照片
南海舰队在正式成军以后,于 1964 年告别了它驻守多年的广州,搬迁到了另一个重要的海防之地湛江。虽说南海舰队司令部的驻地不再是广州了,但这丝毫动摇不了广州在华南地区那显著的战略地位。在整个大军区时期,广州始终都是大军区机关的落脚之处。2016 年 2 月,广州军区圆满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南部战区机关的驻地,依旧选定了这里。这实实在在地表明了,广州的战略地位有多么重要!
——到此为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