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那家伙 1963 年出生,是四川人哟,1982 年去当兵啦,还是原昆明军区陆军第 14 军的呢,参加过 1984 年 4 月 28 日的老山收复战呢,打完仗后就被喊成「老山第一兵」啦。
嘿,他呀,1963 年生的,甘肃人,1983 年去当兵,是原兰州军区陆军第 47 集团军的,还参加过 1986 年 4 月到 1987 年 5 月那老山轮战呢,战友们都叫他「老山第一兵」。
嘿,那俩来自不同部队、不同时候在老山不同位置打仗的步兵兄弟咋都叫「老山第一兵」呢?咋回事儿呀?
先说说 1984 年参战的那个「老山头号兵」呗。
嘿,那家伙叫张志平,四川巴中人哟,1963 年出生的,1982 年去当兵啦,之前是陆军第 14 军 40 师 118 团二营五连的战士呢,1984 年跟着部队去参加老山收复战啦,118 团可是打老山的头一拨部队。
1984 年 4 月 28 号呀,张志平他们那二营呢,是助攻营(主攻营是三营,从左边攻击),负责从老山右边去攻击。五连是二营主攻的连队,连长是秦德勇,副连长是张大权。他们从小响水那儿出发,顺着老山的西边越过国境线,结果因为通路不太好开辟,没办法,6 点 6 分就先朝着 21 号高地发起攻击啦。那时候炮火准备还没结束呢,五连三排经过一阵忙活,可就把 21 号高地拿下啦。
六点半,一排、三排使劲儿朝着 52 高地进攻啦,经过七十分钟的激烈战斗,七点四十攻占了 52 高地。老山主峰就在眼前啦,在二排和三排掩护下,五连一排在排长李卫民领着下七点五十五分朝着老山进攻。八点二十四分突破老山西南侧的环形壕沟,占领了老山的部分表面阵地(这就是常说的一个多小时攻上老山主峰的说法的源头)。到壕沟里打仗的时候,突然遭遇到敌人炮火猛烈地袭击,一排又被迫退回到 52 高地,被困在一处低地里,上不去,也退不下来。
二排跟着排长曹杰呀,顺着一排攻击的路线朝着老山主峰去进攻啦,结果被敌人的炮火给压制住咯,就退到了 52 号高地西南边那儿。八点三十五分的时候,五连又组织了一次攻击,结果还是不行,也受挫啦。
二营营长李先文只能把预备队四连用上啦,还组织突击队去强攻呢。八点四十五分,四连超过五连的攻击队形加入战斗啦,刚一上去就伤亡了二十多人呢。老攻不下来,团长刘永新就下令让各营先别攻啦,团里的炮群对着主峰还有 50 号高地猛轰了五分钟炮火,之后又接着组织强攻。
嘿,那会儿呀,老山作战那特别厉害的标杆人物张大权出现啦。他可是主攻连的副连长呢,对着战士们喊:「你们怕不怕死呀?不怕死的就跟我冲!」四连和五连的 12 个战士都围拢过来,张大权布置好战斗后,猛地大喝一声:「冲!」,领着突击队又去攻打老山主峰啦,那 12 个战士里就有张志平哟。
张大权肚子中弹啦,肠子都流出来老大一截呢,他就把肠子塞回去给包扎上,接着领着战士们往前冲呀。张志平是机枪手,老跟着副连长往主峰冲呢,好多人都倒下啦。冲到最后就剩他、张大权还有班长敖建强仨人啦。
嘿,那会儿张大权左手受伤啦,子弹也打完咯。他就拿起张志平那机枪,把枪带往脖子上一挂,靠着负伤的左臂撑着拼命死扛着不后退。让敖建强在左边,张志平在右边,他在中间,仨人组成个战斗小组接着往主峰进攻。仨人边打边往前冲,最后呢,身体没受伤的张志平和班长敖建强最先冲上主峰,这么一来他就成了攻占主峰的「老山第一兵」啦。
嘿,咱再唠唠 1986 年 4 月参战的那个「老山第一兵」呗。
嘿,那家伙叫邢志强,甘肃庆阳的,1963 年生的,1983 年去当兵啦,之前是陆军第 47 集团军 139 师 417 团二营五连一班班长。他跟张志平俩人都是 1963 年生的,俩人所在的连队也都是五连。
邢志强所在的 417 团负责老山主峰东边的松毛岭和那拉口子那片战区的防御作战哟。自打 1984 年 4 月 28 号 14 军 40 师 118 团收复老山之后,敌人的反扑主要就集中在松毛岭和那拉战区,老山主峰方向作战就比较少啦。把哪个班、排搁到那拉战区最前面,那可是连首长甚至军、师首长都得琢磨的事儿呢。
嘿,那拉战区的主要阵地可全在国境线以南外国的地盘上呢,防守的部队那就是「出国打仗」啦。阵地没了呀,越军老想着夺回去,这就成了越军反攻的主要突破口啦,战斗老多啦,交火那叫一个惨烈,成了双方伤亡最大的交战地儿。
嘿,1985 年 2 月 11 号那天呀,轮战的第 1 军第 1 师第 1 团从敌人那儿把个高地给抢回来啦,战线就往前又推进啦。为了纪念那天的战斗,直接就把那个高地叫成「211 高地」喽。
嘿,「211 高地」那可是那拉战区最靠前的高地哟,离后方国境线就 1.5 公里远,还跟越军阵地挨着呢。其中 1 号、2 号哨位跟敌人那边最近的哨位连 10 米都不到,就被叫做「老山第一哨」,都能互相听见对方说话呢。
1985 年 4 月底呢,接着 1 军去作战的 67 军就进到战位啦。敌人瞅着两军交接的时候,瞎捣乱,朝着 211 高地发动攻击,防守 211 高地的原先那 67 军 199 师 595 团让敌人给打得懵了,不光把 1 号、2 号哨位给丢了,阵地也没啦,就剩个位置不太咋地的 3 号哨位还在守着。
哎呀,从山东那地儿敲锣打鼓老远跑来打仗,刚到阵地就让人家占了点便宜,军、师领导下令得啥代价都得把 211 高地夺回来。可最后伤亡太大啦,师里就把预备队 597 团派上去,重新整战术。从 6 月 9 号开始,每晚派一个连去轮番进攻,到 6 月 12 号又把 211 高地给夺回来喽。
所以呢,那拉战区成了前线将士们心里的难受地方,后来参加轮战的部队都把最厉害、最能打的英雄团搁这儿防守。47 军参战之后,厉害的 417 团就搁这儿摆着。也是这么个考虑,后来的 27 军把秦天团长的「济南第一团」安排在这儿。
嘿,那厉害的政治工作呀,可是咱军队作战独一份的优势呢!打仗前能把士气和斗志给激发起来,让那些有血性、有劲头、有本事、自信满满的军人都站出来主动去干最苦最累的作战活儿,这么一来呀,往往就能取得特别棒的作战效果。那些不怕死的战士呢,在艰难的战斗里反倒更能活下来呢!
嘿,谁个好汉愿意去那最危险的 211 高地前哨呀?部队一发出倡议,战士们全抢着要请战呢,417 团五连一班那超棒的班长邢志强要求那叫一个强烈哟。这会儿他都已经是有 3 年兵龄的老战士啦,24 岁,稳重得很,也不毛躁,军事技术还挺不错,正赶上是当班长的好时候呢。
上级领导研究后呀,就定了邢志强去前沿哨所驻扎,给对方派个厉害、猛气、打交道不亏的「邻居」。钱树根军长给他专门壮行呢,黄俊杰师长把自己的那个啥「号徽章」摘下来给他亲自戴上胸前,刘亚苏团长紧紧抱着他,眼泪都打转啦,还给他鼓劲,盼着他好好干,全团都等着他平平安安回来呢。
嘿,就因为他戴着师里头号首长黄师长那「00001」号徽章呢,「老山第一兵」的名号就传开啦,他在哨位上后来的表现那可真是对得起这称号哟!
邢志强领着俩战士潘友田、白世寿正式去 2 号哨位啦。那地儿洞小,就只能容下他们仨。敌人又耍老一套,趁着咱交接的时候,又杀回来啦。1986 年 4 月 28 号凌晨一点,在炮火掩护下,敌人用一个加强排的兵力猛冲 211 高地,其中一个班的兵力奔邢志强的 2 号哨位来啦。邢志强跟那俩战友就跟敌人一个班的兵力干起来啦,双方来回折腾,最后把敌人给打跑喽。
俩战士都重伤啦,那邢志强后背受伤啦。战斗空当儿,战友们把仨人弄回 3 号洞包扎,敌人趁机把 1 号哨位和 2 号哨位给占喽。邢志强急得不行,汗哗哗往下淌。等支援部队来了,趁着敌人还没站稳脚,他领着战友凌晨 5 点就朝敌人进攻,15 分钟后又把 1 号哨位和 2 号哨位给抢回来啦。人在阵地就在,跟越南佬打交道就得占便宜,绝不能吃亏!
天亮啦,那俩伤得挺重的战友被抬下去治伤啦,连长让邢志强也下去治伤,可他死活不肯,领着俩刚派来的战士接着在哨位上坚守呢。
后来双方那战斗老来回折腾,邢志强就一直守着 211 高地呢。像这种又危险、伤亡还大的地儿,上级有规定仨月就得换一拨部队来打,好保存之前部队的战斗力,可别把老本都打完喽。90 天过去了,别的哨位的战友都下去了,邢志强还没走。
嘿,就这么一直打了 117 天呢,他才下来哟。不说那打仗有多危险,就仨人成天在那洞里吃吃喝喝拉撒睡的,那苦哟,简直能把人类生存的极限都给挑战喽。赶上雨季,洞里全是水,下半身都泡在水里连着好几天,想想这苦,谁能受得了哇!
嘿,邢志强那可是真厉害呀,他就这么一步步过来啦,最后居然活着从 211 高地下来啦,还被提拔成排长喽!
嘿,那俩「老山第一兵」呀,可都是咱这伟大时代的英雄好汉呢,都是 1963 年出生的,还都顶着「老山第一兵」这么牛掰的称号哩!
战后评功呢,118 团五连给张志平报的一等功呀,可他非要不干,非得让给烈士和负伤的战友。这老实厚道的农村兵又把战友给感动啦。不过连里还是给他报了个三等功,1985 年退役后就回乡一直种地,闲了就打打零工。
邢志强转业啦,在陕西省宝鸡市的电信公司上班呢。他呀,工作完了就老爱去看望、帮衬、照顾牺牲战友的家属,都成习惯啦。
嘿,那厉害的俩壮士呀,厉害的俩「老山第一兵」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