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满怀暖军心 使命催征向未来
——2025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综述
■解放军报记者 袁丽萍 刘佳霖
战歌铿锵贺新岁,奋斗强军展新颜。春节临近,首都北京洋溢着喜庆祥和氛围,中国剧院张灯结彩、暖意融融,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在这里拉开帷幕。这台充盈着简约朴素之美、阳刚雄浑之气的主题演出,向为建立、保卫、建设新中国,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春的祝福。
演出坚持为强军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贯穿铁心向党、聚力攻坚的内涵意蕴,突出反映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风正气,以文艺轻骑队为兵服务的方式呈现,思想隽永、战味浓郁、气韵贯通,彰显了军事文艺砺志铸魂、砺战激气、砺行厚德的使命要求,为强军文化繁荣发展增添了一抹新绿。
一
开场歌舞【我的战位我的年】
「巡逻的路上春风拂面,吹开了孩子们喜悦的笑脸」「战机刺破云朵,我为祖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开场歌舞【我的战位我的年】带来春意盎然、送上祝福声声,展现基层官兵坚守战位、为国守岁的赤诚情怀。从基层一线为兵服务归来的文艺轻骑队队员,手持火红灯笼,带来座座军营向党和人民、向革命老前辈的深情报告,引导人们回望一年来强军征程的崭新气象和不凡成绩。舞台大屏上,硕大的「春」字映衬在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红色剪纸上,与逶迤的长城、持枪挺立的军人剪影相互映衬,营造出喜气洋洋过大年、新风正气满军营的浓厚氛围。
「初心不变,生命无悔,我们一路山高水长,百转千回。无惧风雨,从不后退,我们踏上新的长征,把你追随。」混声合唱【追随】,开宗明义,深情表达广大官兵全面贯彻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共同心声。
短剧【本色】
「共产党人的本色,永远不能丢,不会变」「对党的承诺,要用一生去践行」……短剧【本色】中,革命先辈们仿佛穿越时空走来,那铿锵的誓言掷地有声。短剧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朴实深刻的话语,讲述两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前辈与年轻官兵分享战斗经历的故事,从老兵视角反映强军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当代军营的新气象,从青年官兵视角反映新时代革命军人对党忠诚、永葆本色的坚定信念。
红色血脉,赓续传承;宗旨本色,永志不变。让前辈们倍感欣慰的是,以剧中上等兵「王大新」为代表的年轻战士已经成长,他们越整训越坚强、越锻造越纯洁,接过前辈的「钢枪」「接受祖国检阅的目光」。演出用一曲小合唱【接过你的钢枪】衔接短剧【本色】,延续短剧营造的情感氛围。伴着歌声,「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等重要荣誉的军队获得者形象呈现在屏幕上,昭示着人民军队英雄辈出、代代传承。
从老党员「冲在最前沿、敢于去牺牲」的战场回忆,到后辈「以青春的名义,赢得沙场胜利的勋章」的铿锵誓言,这两个节目连起几代人铁心向党的信念追求,完成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与革命前辈心灵上的呼应,可谓意味隽永,引发全场观众的情感共鸣。某部干部李飞说:「短剧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前辈们对党员身份的看重、对党矢志不渝的热爱追随,让我们很受触动。我们年轻一代要用实际行动,接过他们的‘钢枪’,让老前辈们放心!」
2025年是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向未来的队伍,纯洁光荣本色如初,强军的征途走来我们,向着胜利光荣奔赴……」新创歌曲、混声合唱【光荣奔赴】极富情感张力,以激越高昂的旋律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展示全力以赴、务期必成,奋斗建军百年、奋进强军一流的信心决心。
情景表演唱【边关战歌】
革命锻造更坚强,铁心向党勇担当。无论是表演唱【边关战歌】、舞蹈与合唱【说打就打】等歌舞节目,抑或是屏幕视频中官兵练兵备战、履行使命的火热场景,整台演出着力表现新时代革命军人苦练本领、矢志强军的训练生活,增强了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演出主创人员说:「我们想用文艺的形式向老首长、老前辈们汇报全军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奋进强军征程的新风新貌。这是一种致敬,致敬热血军魂、致敬奋斗岁月、致敬伟大时代。」
二
强军事业呼唤强军文化,强军文化汇聚强军力量。这台文艺演出是贯彻【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的生动实践,突出展现了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特质。中国军队沙场演兵、远海训练、比武争锋、边关巡逻等内容,都在演出中得以艺术反映。一幕幕练兵备战一线的场景,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战歌,一声声敢打必胜的誓言,交织共鸣出热血沸腾的演出氛围,让人倍感振奋。
舞蹈与合唱【说打就打】以一段双人刺杀对练开场——两位战士手持木枪格斗训练,木枪相碰,铿然有声。随后,更多的舞蹈演员手持钢枪整齐亮相。刺刀雪亮,身姿英武,杀声震耳,节目将刺杀训练战斗动作与舞蹈技巧有机结合,彰显新时代革命军人身姿之矫健、意志之坚定、勇气之丰沛,为舞台注入一股刚劲之气。作为我军光荣传统的刺杀训练,不仅是在培养重要的实战技能,更是在锤炼官兵体魄,砥砺官兵敢于亮剑、勇于战斗的血性胆气。
「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随后唱响的合唱【说打就打】,延续火热的训练场氛围。这首经典战斗歌曲,诞生在1946年的东北战场,描述了当时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展现了解放军官兵说打就打、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老歌与新舞的有机融合,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与强军风采连结起来,意蕴深厚、动人心魄。有老干部说:「这个节目体现了咱们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气多骨更硬,不管未来战争模式如何演变,说打就打、敢于‘刺刀见红’的精神永远不能丢。」
「风雪磨砺肝胆,高山挺立脊梁,云涛之上我们守望,荒滩戈壁是家乡……」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轻骑队与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文艺轻骑队联袂带来情景表演唱【边关战歌】,用兵言兵语抒兵情兵志,唱出了戍边官兵扎根边防、忠诚使命的情怀担当。这首歌曲源自基层一线,已在部队广为传唱,经过全新演绎,激荡更多人的胸怀。
器乐与合唱【胜战荣耀】
器乐与合唱【胜战荣耀】,是一首新创作品,运用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反映实战化练兵场景,展现官兵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的战斗姿态。配合着激昂奋进的旋律,大屏幕上铁甲驰骋、战鹰呼啸、航母编队劈波斩浪……我军联合演训和重大军事行动的场景,令人血脉偾张。「战争就在下一秒,我已准备好,只等出征冲锋号,战场和强敌来过招!」创作者将强军兴军的时代召唤,化为生动可感的誓言,振奋人心,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老干部们说:「通过演出,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聚焦练兵备战主责主业的崭新气象、‘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积极投身强军实践的风貌姿态,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2024年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10年来,军队文艺工作者坚持向战而行、为兵而歌,在转型重塑、守正创新中展现出昂扬风貌。2024年初以来,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轻骑队和新疆、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文艺轻骑队,围绕「铁心向党铸忠诚、同心奋进担使命」,精心打造文艺节目,全年开展巡演服务500多场,受到官兵广泛欢迎。此次演出中的不少节目都源于他们在为兵服务中获得的素材和灵感,成为军事文艺聚焦部队主责主业、反映强军兴军实践的生动注脚。
三
整台演出以情感为纽带,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一个个节目通过情感的自然流淌和血脉传承的内在逻辑联系在一起,实现演出形与神的统一。舞台上下弥漫浓浓战友情、鱼水情、家国情……演出以真挚朴实的情感抒发,让老干部们备受感染。
「我们三个党员,自己来编个党的小组吧……一时没有党的领导,我们也该坚持斗争……」器乐与合唱【胜战荣耀】歌声远去,灯光变暗,舞台上传来经典电影【党的女儿】中,田玉梅与两个姐妹商量建立党小组的对话。田玉梅,是在白色恐怖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捍卫党的理想和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代表。由「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艺战士田华饰演的这一经典荧幕形象,已经成为一种意象,鼓舞着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牺牲奋斗。
灯光亮起,演出进入经典歌曲联唱环节。【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我们走在大路上】……现场的老干部们在耳熟能详的旋律中回望峥嵘岁月、追溯燃情记忆,年轻官兵在重温红色经典中寻根溯源、激发奋斗豪情。
「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关山飞越,一路撒下光明。」歌剧【党的女儿】选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紧密衔接电影片段,以音乐之美生动阐释共产党人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推动演出情境进展和情感发展。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这首从抗日战争时期便响彻祖国大地的经典歌曲,发出了一支军队的铿锵誓言。
蒙山高,沂水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是经典舞剧【沂蒙颂】选段,旋律舒缓温暖,极富情感张力。舞台上,沂蒙「红嫂」深情咏唱「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鱼水情深直达内心、感人肺腑。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著名音乐家李劫夫创作于1963年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如今听来依然令人豪情满怀。舞台上,当代军人与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一道,唱响这鼓舞人心的经典旋律,引发全场观众合唱。
情景歌舞【再唱洗衣歌】
情景歌舞【再唱洗衣歌】由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轻骑队和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文艺轻骑队在经典歌曲【洗衣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以青藏高原为背景的舞台上,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优美动人的民族舞蹈、情真意切的经典旋律,彰显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军旅特色。人们载歌载舞,歌颂党和人民军队。
当年,10多万军民历经艰辛,终于将公路历史性地修到了拉萨。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年来,给高原人民带去发展、带去幸福,谱写鱼水情深的壮歌。作为公认的「双拥主题曲」之一,【洗衣歌】曾被一代代军旅文艺工作者唱响在不同的舞台。此次新时代文艺轻骑队队员通过【再唱洗衣歌】,在重现经典的同时,也生动呈现军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感人故事。几十年来,变的是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不变的是和经典老歌一同传唱至今的军民鱼水情。听着这首歌,我们眼前仿佛闪过中华大地上那拥军爱民的一幕幕场景……
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军队,始终是军事文艺永恒的主题。这次演出中,一幕幕动人的表演唱既有情感张力,又有精神之美;既礼赞革命岁月,又辉映复兴征程,把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融入艺术舞台,赋予这些经典的艺术主题以强烈的时代感,让其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华。
四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这台演出积极探索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和更具现代化气息的艺术创作理念,在艺术本体与艺术载体方面都有所创新。整台演出,既有老传统,又有新风貌,作品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性。
舞台设计以简约朴素的风格和空间的合理利用,将迎春舞台打造成特殊战位,使演出洋溢着浓郁的年味、兵味、战味。艺术载体与元素的丰富,让文艺作品的意蕴表达更加丰满,演出更具新意。器乐合奏节目的亮相、军旅舞蹈语汇的创新、【胜战荣耀】【光荣奔赴】等新创歌曲的呈现,带给观众多层次的视听体验。
本次演出没有主持人和串场词,而是用巧妙的编排手法使得整台演出浑然一体,实现舞台演出形式的创新。如混声合唱【接过你的钢枪】的前奏响起时,短剧【本色】的部分演员自然转换角色,带着剧中赋予的角色属性投入合唱,以「钢枪」为精神载体,唱响新时代革命军人继承英雄精神、投身强军事业的坚定决心。在舞蹈与合唱【说打就打】、情景表演唱【边关战歌】、器乐与合唱【胜战荣耀】等节目的串联时,同样采取了这样的编排形式。同一批演员在多个节目中串场表演,让演出仿佛是一台完整的文艺情景剧,节奏紧凑、情感连续。
这是一台暖心提气、春风拂面的慰问演出,也是一首重温光辉历史、致敬光荣传统的英雄诗篇。演出在混声合唱【光荣奔赴】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让人回味悠长。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重任在肩、时不我待,高唱着强军战歌,英雄儿女踏上崭新征途,步履铿锵,英姿勃发!
(剧照由陈臻誉、刘钊拍摄)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