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 9 月 1 号,德国悄悄调动了 58 个师(里边有差不多 3000 辆坦克和 6000 门大炮),像一群沉默又快速的狼一样猛扑向波兰。这就是挺有名的「闪击波兰」,它意味着二战真正开始了。德国出兵后,英法两国进行谴责,还对德军宣战。可英法两国光说不打,战争就只在嘴上说说,当时的人嘲笑这是「静坐战」。
10月的时候,德国统帅部弄出个继续攻打西欧的「黄色方案」,曼施坦因不赞同这个计划,还拿出了他自己的闪电计划,希特勒对这闪电计划特别欣赏。
1940 年 2 月,「曼施坦因计划」被德国统帅部正式认可。这年 5 月,德军很快做好了战略安排,出人意料地从荷兰、比利时那边过去,绕开了马奇诺防线,采用两面夹攻的办法,没多久就把英法联军给彻底打败了。
1940 年 6 月 22 号,法国宣告投降,跟德国签了贡比涅停战协定(也叫康边停战协定)。就这么着,存在了七十多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玩儿完了。这贡比涅停战协定说,法国得停止所有抵抗举动,得把海陆空三军都给解散了,还得答应德国占领包括巴黎在内的五分之三个法国的地方,就连占领区德军的花费也得法国掏。
面对这般苛刻,甚至带点儿侮辱性的条件,维希政府也只好忍着认了。还得在心里偷着乐德国没把事儿做绝。要知道,德法之间有着好几十年解不开的仇怨,德国把法国彻底占了,其实也不算稀奇。
那为啥德国要扶持维希政府,给法国留条活路呢?
【主要原因】
那时候的法国其实叫「法兰西国家」,只是因为政府在维希,所以就被叫做维希政府。这个国家的头儿是贝当元帅,他在一战时可是法国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呢。
可怜的贝当元帅这下子晚节没保住,从「民族英雄」变成了「傀儡法奸」。
维希法国是贝当元帅掌控的,和一般的傀儡政府不太一样。它有一定的独立性,虽说得受德国监督和管控吧,但能管一部分地区,还能指挥一部分军队。德国没直接占领,而是弄了个傀儡政府,还给维希法国一些独立权,原因挺简单,就是德国实力不够。
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确实把法国的地面力量打得稀里哗啦,可法国还有很厉害的海军呢,而且它的殖民地也特别广,在英国之后,尤其是像法属非洲、阿尔及利亚、喀麦隆、法属赤道非洲这些非洲地区的殖民地。就德国当时那点实力,英美要是去抢这些特别大的殖民地,德国根本没本事全给接手了。
一战打完后,德国作为战败的一方,被狠狠削弱了。虽说德国在好几年的秘密备战里,又整出了挺强的战斗力,可跟那些老牌殖民帝国一比,德国就像个严重偏科的复读生似的,尤其在海军这块,差距还不小呢。就算德军的地面部队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号称欧洲最强的法国陆军打得稀里哗啦。
可坦克没法下水啊,要是战场挪到海上了,德国那优势就没了,所以德国也就没本事迅速接管法国在全球的殖民体系了。
但这些殖民地特别重要,它们不光给过去的法国供应了好多资源,也是法国商品的销售地,而且还有不少的武装力量呢。对德国来讲,就算不能把全部殖民地都拿下,那也得起码保证这些殖民地不会跑去帮德国的对头。
所以呢,对德国来讲,要是把法国全部占领了,得到的也就剩下那半个法国罢了,可失去的却是那么大的海外势力。要是扶持个傀儡政府呢,就能保证这些殖民地起码不会很快就倒向对方那边,反过来变成敌人手里的利器。
再一个原因是法国海军。说到海军,德国跟老牌帝国的差距那是相当明显,这真不能怪德国人不使劲儿,毕竟德国多数时候是个重视陆地的国家,他们更看重地面部队和能配合地面部队进攻的空中部队。而且德国以前的海军军舰大多在一战结束后被迫自己弄沉了,造军舰既麻烦又费劲儿,有个说法叫百年海军呢。所以二战时德国的海军成了德国的弱点,跟英国海军较量时几乎处处吃亏。
法国投降后,它那强大的海军力量没受啥大影响被较好地留存了下来。要是德国彻底占领法国,那可不好说法国海军会咋整。可要是弄个傀儡政府呢,就能借这傀儡政府把编制还完整的法国海军拉拢过来,好补上德军的不足。
实话说,要是法国海军能顺当地归到德国那儿去。那对英国可就真是大灾难了。这就表示德国有足够本事把地面部队送到英国本土上。所以啊,表面上装着有绅士样儿,实际心狠手辣的英国人,在法国乱套的时候,毫不迟疑地对以前的盟友下狠手了。先是在撤退的时候让法国部队断后,接着又搞了个「弩炮计划」,偷偷袭击在港口休整的法军,给以前的战友下了最后命令——「要么加入英国,要么被英军弄沉」。最后,好多不愿意低头的法国海军自己把船弄沉了,剩下的部分则被英军给打沉了。
这事儿把得知消息的法国民众气得不行——德国人都能让法国留着舰队,可作为盟友的英国人却不让,这咋回事儿啊?不少法国部队在二战时平常表现挺糟糕,但跟英国军队对上时反倒战斗力挺强,也许这就是【道德经】说的「哀兵必胜」吧。
法国人咋就那么不待见英国人呢?二战中期往后那段时间,维希政府里有一部分将领不肯听德国的,还对德国有攻击性,德国就要求法国海军放下武器。这时候英国跳出来了,说只要法国舰队加入英国,就能给他们提供保护。可没想到,法国海军既不想跟着德国干,也不想求英国帮忙,宁可全都自己弄沉了,曾经那世界排第四的海军就这么没了。
【次要原因】
二战后期,特别是美国加入战争后,法国的那些海外殖民地渐渐被英美联军给占了,就这么个情况,德国索性派兵把法国整个国家都给占了,维希政府也就这样结束了。
这么一瞧就能明白,德国之所以愿意让法国维希政府存在,主要就是因为想稳住海外殖民地。
另外,还有不少次要原因呢。先说文化方面,欧洲没那种灭国的文化传统(咱中国其实也有类似观念,像「兴灭继絶」)。欧洲人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表面规矩,这是由传统欧洲文明的价值观决定的。这里面好多地方跟东方文化差别大了去了,比方说东方一般觉得丢了地是耻辱,讲究「人在阵地在」,可西方不是这样,战局要是特别不利,他们就能理所当然地投降,那就是「阵地可以丢,人得保住」。在欧洲近代史上,很少有把另一个国家完全占领并吞并的情况(虽说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也许和欧洲没有「大一统思想」有关系。
其次,要是德国表明要直接把法国给占了,那极有可能让法国人产生特别强烈的抵抗心思,还保有实力的法军、民间的游击队以及秘密会社能把德军搞得特别头疼。这些反德的力量肯定会得到英国的帮衬,这样就会给德军带来好多麻烦。拿一些战略游戏的模式能说明这个情况——比起直接占领,靠傀儡去掌控敌城能让这个地区的老百姓没那么不满(就像文明系列那样)。
其实,弄个傀儡政府不算啥昏招,那时候维希政府得到了世界上好多国家的认可,连美国都觉得维希政府是法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呢。可自由法国的合法性就只有英国承认。在维希政府管着的时候,挺多法国人给德国出了不少力,就像德国快完犊子的时候,在国会大厦前死磕的部队里就有不少法国人。
总的来讲,德国人扶持维希政府,这不光是现实所需,也是在实力不够时没办法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