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远舰的建造】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又掀起了一轮购舰热。德国造的「济远」舰存在一些设计问题,可即便这样,李鸿章还是打算接着从英德两国买新式巡洋舰,还派许景澄到德国去挑选军舰样式。
「济远」舰的设计有问题,许景澄考察巡洋舰时就遇到不少麻烦。他多次向德国人求证设计的事儿,就是不想再出现「济远」舰那样的问题。就拿水线装甲带来说吧,德国人想学着俄国人在造巡洋舰时的做法,给舰体配上6英寸(152毫米)厚、贯穿全舰长度的水线装甲带,好解决舰体的稳定性和防护效果方面的问题。
德国人第一次用上边和下边两条独立的装甲带拼在一起,弄出一条水线装甲带,这条装甲带总高7.5英尺(2.286米)。装甲带上半截厚9.5英寸(241.3毫米),下半截厚5.25英寸(133.35毫米)。还有啊,新巡洋舰划分水密隔舱的方式有了变化,把4台锅炉分别放在2个锅炉舱里,这么一来,锅炉之间的距离就变大了。它设置了2个烟囱排烟,而且把2台主机换成了三胀往复式蒸汽机。因为得增加装煤量,还要让发动机功率变大,所以动力组件的体积变大了,舰体也就变得更长了,排水量也进一步增加了。
另外,在武器装备的配备上,为了避免封闭式炮罩被炮弹打穿后炮手遭到杀伤,就采用了后部开放的半封闭式炮盾设计。两边设置了耳台,每个耳台都装了一门150毫米口径的火炮。经过努力,1885年9月19日,许景澄和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初步签订了两艘巡洋舰的订购合同,合同规定从草签那天开始,第一艘舰18个月造好,第二艘舰21个月造好。李鸿章让福建船政匠首陈和庆到德国检验材料,让艺徒裘图安、曾宗瀛到德国监督工程。许景澄跟李鸿章报告说,这两艘舰比照「济远」式加宽、加长了,还加了水线甲和双层底。
他又讲,这种修改特别周全,排水量加大了,可航速没改变。就是每艘舰的建造费用多了47万马克,折合成白银有8万多两呢,总共就多了16万多两。李鸿章对这个调整很是认可,还向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汇报,盼着把多出来的16万多两白银按时拨过来,从汇丰银行存息里匀出来支付。皇帝很快就答应了李鸿章的请求,让户部照着数额筹措拨付。
1886年9月的时候,李鸿章给这两艘巡洋舰取名叫「经远」和「来远」。德国有名的设计师鲁道夫·哈克设计了「经远」和「来远」。那时候,德国正想着发展海军呢,伏尔铿造船厂忙着给海军计划造铁甲舰,这就给哈克施展本事的机会了。哈克成功地造出了德国第一艘国产铁甲舰「普鲁士号」,打这以后,伏尔铿造船厂就在世界上出名了,成了造铁甲舰的名厂。北洋海军的「定远」「镇远」「济远」这三艘军舰都是这个厂造的。
1887年1月的时候,「经远」和「来远」两艘军舰造好了。这种级别的军舰,舰长有82.4米,宽是11.99米,吃水深度为5.11米,排水量能达到2900吨,主机功率是5800马力(大概是4263000瓦),航速为15.5节。军舰的舰首装了2门21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主炮,两边的耳台装了2门15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在桅盘、舰首、舰尾以及两边还装了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5管机关炮、5门3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5管机关炮、1门47毫米口径的速射炮。除此之外,还配了50支毛瑟步枪和40支韦伯利左轮手枪。这些数据都是按照近几年发现的「来远」舰(和「经远」舰是同级别的)管驾日记确定的。
1887年3月,李鸿章让有提督衔的英国人琅威理负责总理接船的事。副将衔参将邓世昌负责带第一号快船,都司叶祖珪、林永升和守备邱宝仁分别带第二、三、四号快船,他们带着400多个员弁、水手,坐着招商局的轮船去英德两国接舰。1887年8月23日,「经远」和「来远」从德国开到英国朴次茅斯军港,和「致远」「靖远」两艘舰会合。24日,中英双方互相立了换约文凭。25日,琅威理等人上各舰勘验,之后表示挺满意。
9月12日,在琅威理的带领下,「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这4艘舰还有被「来远」舰拖着的「左队一」鱼雷艇,从英国朴次茅斯港起锚回国。回国路上,这4艘舰先穿过英吉利海峡进到大西洋,接着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再从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之后经曼得海峡驶入印度洋,横穿过印度洋后又穿过马六甲海峡。林永升当时是补用都司军衔,负责管驾「经远」舰,还有「经远」舰试航的报道。
4艘军舰驶过马六甲海峡之后,就按照命令顺道访问新加坡,还停留了7天呢。邓世昌等将领参加了当地华侨搞的各种欢迎和庆祝活动。这些事结束后,这4艘军舰在12月到达厦门,丁汝昌带着他手下的各艘军舰到厦门,和琅威理一块儿一艘一艘地验收。第二年春天,丁汝昌开着这4艘军舰驶向北方,正式归入北洋舰队了。1888年4月25日,这4艘军舰到了天津大沽。10天之后,李鸿章亲自上舰查看检验,还带着幕僚等人出海试驾,他对这些军舰的性能特别满意。
1888年6月6日,李鸿章奏请皇帝对把4艘巡洋舰验收接带回中国的相关人员给予嘉奖。林永升被赏了「御勇巴图鲁」的勇号,邱宝仁得了「劲勇巴图鲁」的勇号,英德两国出过力的人员也都得到了奖赏。到了10月,【北洋海军章程】颁布了,这就意味着北洋海军正式组建起来了。依据【北洋海军章程】的规定,北洋海军分成为中军、左翼、右翼三路,每一路有3艘军舰,1艘军舰就算是1营,「经远」舰被编到了左翼左营,林永升做管带。「经远」舰总共编制有202名官兵。
北洋海军组建好之后,在林永升的带领下,「经远」舰执行了不少重要任务。1890年1月的时候,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和琅威理带着北洋海军的各艘军舰南下到厦门去过冬。3月呢,他们按照李鸿章的命令,带着「定远」「镇远」「致远」「济远」「经远」「来远」这6艘主要的战舰到南洋各国去巡查,去慰问华侨,展示北洋海军的力量。丁汝昌带着各艘军舰在新加坡进行了为期13天的访问活动。这次访问和之前4艘军舰顺道访问的意义很不一样,新加坡的【叻报】在专门的评论里这么说:「现在挑选精锐的军舰到外洋巡查,总共多达6艘。武器精良,旗帜众多,已经感觉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简直让站在江边观望的人都眉飞色舞。」
这是中国振兴崛起的征兆啊,确实能给咱们华人增添光彩呢。」1890年12月的时候,丁汝昌带着「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这5艘军舰到南洋巡逻,顺便给船底上油维修。1891年5月23日到6月9日,李鸿章对北洋海军进行检阅,提督丁汝昌率领他手下的「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超勇」「扬威」「平远」「康济」「威远」「广甲」这些军舰一起出海。大检阅刚一结束,北洋海军就去访问日本了,「经远」舰就在访日的编队里面。
1892年6月下旬的时候,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带着「定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威远」这6艘军舰,从上海出发去日本长崎,这是第三次访问日本了。1894年3月,丁汝昌领着北洋海军的「定远」「靖远」「经远」「来远」等军舰去第三次访问新加坡。这次访问持续了20多天,在这期间,丁汝昌带着「靖远」和「经远」两艘军舰到马六甲、槟榔屿这些地方巡视了一下。
5月7日到27日期间,李鸿章再次对北洋海军进行了校阅。提督丁汝昌带着「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超勇」「扬威」这9艘军舰参加操演。5月18日,在青泥洼放鱼雷,都能打中目标。随后进行海上打靶,各艘军舰一边行驶一边对远处目标射击,不但发射速度快,命中率也高。「经远」舰打了16发炮弹,其中15发命中。夜里会操的时候,各舰舰炮一起发射,开始和停止都很整齐,这让李鸿章特别满意。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这次操演结束近两个月之后,「经远」舰参与了作战。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一打起来,中日海军就进入战争状态了。北洋海军主力6次出海巡弋都是丁汝昌带着去的,这期间「经远」舰可起了不小的作用。9月17日黄海海战在中日之间爆发,北洋海军的接敌队形叫「夹缝鱼贯阵」,在这个队形里「经远」舰处于第三小队;等这个接敌队形变成战斗队形「夹缝雁形阵」的时候呢,「经远」舰就到右翼去了,就在「来远」舰边上。12时50分海战开始,旗舰「定远」号的信号索具被日本军舰给击毁了,这么一来北洋舰队就没了统一指挥,只能各打各的了。
在林永升的带领下,「经远」舰朝着日舰发起进攻。从14时30分起,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和本队把北洋舰队夹在中间打,这就使得「来远」「平远」「广丙」「致远」「经远」一艘接一艘地着了火,「镇远」也被打中好多处。15时30分的时候,「致远」舰让日舰给击沉了。没过多久,方伯谦就开着「济远」舰从战场上跑了。这个时候,「靖远」「来远」「经远」都已经受伤了,「经远」舰被打中了一百多发炮弹,战斗能力大大下降。
在这种情形下,「靖远」「来远」「经远」各舰的管带,带着军舰要么朝着大鹿岛那边,要么朝着海岸那边躲避,想要开到浅水区去自救,抢救受伤的人,扑灭火、堵住漏洞。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司令官坪井航三看到北洋舰队的主力战舰大多已经离开战场了,就在击沉「致远」号之后,带着队伍朝着中国军舰逃走的方向追去。开了一段路之后,坪井航三看到早就烧起大火的「经远」号这时候火还烧得很旺,正慢慢朝着海岸靠近,而「靖远」和「来远」朝着大鹿岛驶去。坪井航
【以一敌四的战将——「经远」舰】
三遂打算先去追击「经远」舰。他先确定了「吉野」舰的位置,查看了水的深浅,然后加快速度追着打。当「吉野」离「经远」有2500米远的时候,「吉野」舰的舰长河原要一就下令开炮了,等到距离拉近到1800米时,炮轰得更厉害了。「经远」舰的管带林永升在危险面前一点都不害怕,面对凶狠的敌人,镇定地回击。突然,有一颗炮弹打中了「经远」舰,林永升的头部被弹片打中,当时就牺牲了。林永升牺牲以后,「经远」舰的帮带大副陈荣、二副陈京莹挑起了指挥作战的担子,可他们也先后英勇牺牲了。17时05分的时候,「经远」舰转向往东行驶,这时候第一游击队剩下的3艘军舰也都先后赶到了,它们就和「吉野」舰一起继续围着攻打「经远」舰。「经远」舰上的火势已经蔓延到了整艘船,舰体向左舷歪过去了。没多久,「经远」舰的左舷船头往下沉,右舷的推进器都露出水面了,因为机器还在运转,所以推进器还在转。
在日本军舰那边看过去,「经远」舰电光乱闪、火焰往上直冒。左舷水线那儿的装甲被打破了,裂了还脱落下来,舰体进了水,17时29分的时候就向左翻着沉下去了,沉的地方就在大连庄河黑岛南边老人石附近那片海域。「广甲」管轮卢毓英在回忆录里写了「经远」沉没的经过,他讲,「经远」沉到水里的时候,水面上冲出两团浓烟,这是「经远」烟囱冒出来的最后的烟了。全舰就16个人被救起来了,剩下的都英勇牺牲了。现在能查到名字的阵亡人员,除了林永升、陈荣、陈京莹之外,还有大副李联芬等50个人呢。
在「经远」舰遗址水下考古的时候,按照确定的地点还有出水文物的情况,有人提出了和以前不一样的观点。就说1894年9月17日下午4点多,受了重伤的「经远」舰打算冲滩,可它没选附近的大鹿岛,而是朝着大连庄河黑岛那边去了,想把日本第一游击队里战斗力最强的「吉野」「秋津洲」「高千穗」「浪速」这4艘巡洋舰引开。在那个海域,「经远」舰开足了马力朝着老人石冲滩,还想把右舷转过来呢。遗憾的是,在转舵的时候可能因为动作幅度太大就翻沉了。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想象力挺丰富的,连「想把右舷转过来」这种细节都能想出来,可惜啊,这只是想象,没有史料能证明。
还有这样的情况,在「经远」舰遗址的水下考古时,考古人员从「经远」舰舰首那儿捞出了74枚子弹,于是就有人说,在铁甲舰作战的时候,步枪根本就没有用。不过呢,从「经远」舰最后去冲撞这一行为就能还原当时的情况:「经远」舰的官兵是想登上敌方的舰艇,拼上最后的力气拼死一战,把敌舰给俘获,在铁甲舰那个时代,这种老式战术有时候还真能成功呢。只是还没到能够登上敌舰的距离,「经远」舰就很不幸地沉没了。
这种看法完全就是胡扯。先不说「经远」舰有没有冲撞的行为,就算有这种行为,那也没法靠冲撞就「登上敌舰」啊。实际上呢,「经远」舰开到大连庄河黑岛海域(越过了大鹿岛),是因为它受了重伤,基本没战斗力了才这么躲避的,没别的想法。在舰首发现了步枪子弹,这就表明「经远」舰的官兵在海战里用步枪向日舰射击了,这是正常的打仗方式,在近代铁甲舰的大战里,不可能还像古代海战那样登上敌舰去打「跳帮战」的。
「经远」舰在海战里牺牲巨大,全舰100多个官兵跟着舰一起沉了。在这些牺牲的官兵当中,林永升和陈京莹等军官的牺牲那是最值得歌颂的。1894年9月28日,光绪皇帝照着李鸿章的奏报下旨说:大东沟那场海战,日本的军舰伤得很重,「镇远」「定远」的将士苦战很出力,让李鸿章挑几个合适的报上来,好鼓舞士气。过了几天,李鸿章给殉国的将领提出奖励抚恤的建议:「经远」舰的管带(也就是升用总兵左翼左营副将穆钦巴图鲁林永升)奋勇向前,死得特别壮烈,打算请皇上批准把林永升按照提督的标准,交给从优抚恤。其他那些阵亡、伤亡、受伤的士兵和低级军官,应该等查清楚了,再上奏请求按照规章抚恤奖赏。
林永升,字钟卿,是福建侯官人。1867年的时候,他考进福建船政学堂学驾驶,成绩很不错。毕业之后呢,就被派到「建威」练船去工作了。1875年,又被派到「扬武」练船工作。1877年,他是中国派往欧洲的第一批海军留学生中的一员,靠着优异的成绩考进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去深造,在那儿学战阵、兵法,成绩常常是优等。1878年,他被派到英国海军的「马那杜」铁甲舰上,在地中海巡游。1880年,林永升在英国的留学结束了,回国后就升为守备还加了都司衔,很快就被北洋大臣李鸿章调到北洋,负责带「镇中」炮舰。1885年,林永升调到「康济」练船当管带,之后被派去朝鲜处理国际事务,升为保花翎都司。1887年,他被派到欧洲去接在英德两国订的4艘巡洋舰,回国后担任「经远」舰管带,升为北洋海军左翼左营副将。
中日甲午战争开始以后,林永升带着士兵,天天训练,还讲打仗时该怎么守的方法,用大道理给手下的官员和士兵讲,听的人都被感动了。黄海海战快开始的时候,林永升把到船舱的木梯子都撤掉了,就怕有官兵往后躲。并且,他把龙旗挂在桅杆最上头,表示自己死也要奋勇督战的决心。林永升牺牲后,按照皇帝的旨意,按提督的规格好好抚恤,追赠为太子少保,世袭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后人说,林永升脾气好,和人相处很有尺度,碰到有学问的人,他就认真听着,不怎么说话。他对下属很好,从来不在大家面前骂他们,所属跟他感情很深,愿意跟他同生共死。黄海海战里,上阵最勇敢、不顾自己性命的,林永升和邓世昌是最突出的,所以他俩都被追赠为太子少保。
【陈京莹及其家信】
陈京莹,字则友,是福建闽县人。1880年,他进天津水师学堂学习,是这所学堂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之后,他到「威远」练船去见习,被授予把总一职。1887年,清政府在英德两国造的「经远」等4艘军舰完工了。李鸿章让丁汝昌带着接舰团队去英德两国接收军舰,陈京莹是团队成员,他去德国负责接收「经远」舰的炮械,还帮忙驾驶。那年年底,「经远」舰来到中国,陈京莹在这舰上担任驾驶二副,被提升为千总。1889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奏请设立北洋海军的官缺,陈京莹被升补为左翼左营守备。1894年,李鸿章奉旨意大规模检阅北洋海军,陈京莹表现很好,李鸿章就奏报让他当花翎都司。同一年9月,中日海军黄海海战开打了。在跟着军舰出征之前,陈京莹给他快70岁的父亲写了一封家书。就因为这封信,大家能了解到一位北洋海军年轻军官的家国情怀。从这封信原件的字迹和语气看,他是分两次写的,那咱们不妨把这封信分成前后两部分来分析。
父亲大人福安:敬禀者,之前那封信因为心里慌慌张张的,所以挑起争端这事儿没详细说,现在再写一写。日本惦记高丽(朝鲜)好些年了。正好这时候土匪闹事,高丽的兵被打得很惨,都快打到王城了,形势特别危急。高丽国王向中国求救兵,中国出兵平乱。日本借着这个机会也出兵了,名义上是保护商人,实际上是想一点一点侵占。现在日本兵有两万多,还带着地雷、浮桥这些器械,建炮台、设营垒,向中国提了五个要求。第一个是不让高丽归属于中国;第二个是要釜山;第三个是要巨文岛;第四个是要二十五万兵费;第五个是让日本在韩城屯兵。
要是不按(日本的)要求来,那就决定跟他们打。这次中堂大人奉了皇上的谕旨,亲自来大规模检阅海军,刚上奏说北洋海军训练得熟练得很,成果很显著,还请求嘉奖之类的话呢,照理就不能上奏求和,肯定得请求开战。也命令北洋海军和陆军营地准备好军火弹药等着打仗,海军提督请求开战三次,各个陆军营地的统领也多次请求开战。可是皇上因为今年是皇太后六十岁生日,不想打仗,多次下旨说以和为贵。所以中堂大人先是拜托俄国钦差来调解,日本不听;后来又拜托英德两国的钦差,日本也不听,非要那上面的五条要求。不过这五条要求,中国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恐怕以后肯定得打仗。依我看,陆地上打仗,中国有八成必胜的把握,因为中国兵多,而且陆路能连通,可以不断地得到补给;但是海战只有三成胜利的把握,因为日本的战舰比较多,中国只有北洋的几艘战舰。
能用于海战的船,南洋和各省的差船可不行,这些差船不但没操练过,还脆弱得像玻璃似的。再说了,近些年西方的军械发展得特别快,一天一个样,新奇得很,又灵活又猛烈,巧得都像上天做出来的一样,可咱们都没机会试用。要是两边打仗啊,肯定是两败俱伤;就算有一方赢了,能剩下的人也超不过十分之三,要是海战的话情况更糟。所以啊,这几年英国和俄国、德国和法国,虽然以前有矛盾都要打仗了,可到最后也没敢真打起来。北洋那些当官的和士兵,心里都明白现在的局势,又想到马江那次海战的前车之鉴,一个个都害怕得很,但是平常拿了朝廷的俸禄,想躲也躲不了,就只能等死了。那些有家眷在威海的,就把衣服……
在这部分内容里,陈京莹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做了分析,他预见到大规模海战肯定会爆发。还专门讲了自己对中日陆海军实力的看法,他觉得清军在陆战里有八成的胜算,可海战的胜算只有三成。他的这种观点反映了北洋海军一部分官兵对中日实力的认知,也透露出他们在大战快要来的时候,就像想起马江之战的前车之鉴一样,心里都战战兢兢的。不过在父亲面前,陈京莹还是表示自己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了。从书信原件能看出来,这部分内容的字迹很工整,语气也很从容,条理也清晰,显然是在心态平和的时候写的。奇怪的是,这部分内容最后一句提到「有家眷在威海者」的时候,只写了「将衣」两个字就突然停住了,就好像突然被什么急事打断了似的。那到底是什么急事让陈京莹突然就不写了呢?陈京莹在后部分内容一开头就解释清楚了。
父亲大人福安:敬禀者,刚接到中堂来电,让全军明天下午一点去高(地),也不知道为啥。反正不过一死罢了。儿子我自幼承蒙朝廷栽培,被授予守备之职,今年大阅兵时,又被保举补用为都司,还赏戴花翎,受国家的恩宠不可谓不深厚啊!如今国家有难,本就该尽忠,这本就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况且大丈夫能死在战场上也是幸事。父亲大人年近古稀,要是遇到这事儿,肯定格外悲痛,儿子我很清楚这一点。只是尽忠就不能尽孝了,虽说忠可以拿移孝作忠当说辞,但儿子我不孝的罪过,终究是天地难容啊!不过秀官虽然年纪还小,可也等不了多久了,而弟弟们还有泉官都快二十岁了,可以成家立业,供奉家里饮食了。恳请父亲大人别挂念儿子。只要家里上下和睦就好,这样儿子在地下也能免了忧愁。要是能有洪福,打了胜仗,而且侥幸活着,自当再给您报喜信。幸甚幸甚!
儿京莹再次禀告。
陈京莹对父亲说,这封信之所以没写完,是因为「刚接到中堂来电,让全军明天下午一点去高(地)」,这表明情况紧急,他们得做出海的准备了。之后,陈京莹的字写得开始潦草了,向父亲汇报的内容也聚焦到他最想表达的事儿上,就是关于海军军人的忠孝问题。他心里清楚,马上要打的海战赢的可能性不大,眼前这封信很可能是留给他父亲的「最后一封信」。所以,他得把不能在父亲跟前尽孝的愧疚说出来,好让父亲谅解,自己心里也能舒服点。可能是想安慰父亲,也可能自己心里还留着一点活着的希望,陈京莹在信的末尾写着:「要是能沾点福气打赢了,还能侥幸活下来,肯定会再给您报喜信。」
总的来讲,陈京莹写的书信体现出一个传统中国军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父母的孝顺。我们能从这封信里深深体会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烙印在军人血液里的家国情怀,信里满是对战争的无奈、尽忠的决心还有对不能尽孝的遗憾,这也让北洋海军官兵面对战争时那种复杂的内心变化展现出来了。可惜的是,陈京莹没能等到他在家书里说的「得胜」「侥幸」「再报喜信」的时候,他永远也等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