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评语的伏龙芝高材生
上世纪20年代末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专门为中共培养高级干部开设了「中国学员班」。
「中国学员班」一共六人,为了方便教学,他们每人都取了一个俄文名字。
这些中国学员都是在南昌起义后到苏联学习军事的,苏联对他们的培养同本国军校生没有区别,除了安排高级将领、教官教他们战略战术,还带他们参加高加索的联合军事演习。
他们的生活待遇也不错,不仅每天有面包牛奶,每月还能拿到100多卢布的津贴,周末甚至还有条件去中餐馆「打牙祭」。
其中,有个俄文名叫鲍里斯·伊万诺维奇·阿法纳西耶夫的中国学员,他入学时甚至比朱可夫还高一级。这名学员右眼因早年受过枪伤,戴的是假眼,但学习比班上其他人要刻苦很多。为了攻克语言关,阿法纳西耶夫以35岁高龄从零开始学习俄文,自诩「视文法为钱串,视生字如铜钱,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攻占之,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
阿法纳西耶夫知道在苏联呆不久,所以每日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军事知识,大大开阔了眼界,最重要的是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军事理论。伏龙芝军事学院开设了战略学、战术学、地形学、射击学等多门学科,阿法纳西耶夫门门都是优,就连实弹打靶也用左眼瞄准出色地完成了考核,令苏联教官心悦诚服。
1930年8月,在苏联全部军校的中国学员回国参加革命,阿法纳西耶夫也改回了中文名字——刘伯承。和刘伯承一起回国的,还有同在伏龙芝学习的左权、屈武等人。
每名学员回国前,伏龙芝军事学院都会给他们写评语,可奇怪的是,他们竟没给刘伯承写评语。
根据一份「绝密档案」披露,1929年秋至1939年春,刘伯承曾被派往西伯利亚执行过某项「特殊任务」,因此错过了学校下评语的日期。不过还有一份档案称,有一次刘伯承与其他8名中国的军校学员被派往某地,刘伯承的名字竟被教官单独标记,并写下了一句注释:
「以其丰富经验,可以被任命为高级将领。」
这评语一语成谶,刘伯承十几年后指挥几十万大军纵横了大半个中国。
除了打仗,刘伯承在苏联的经历也让他非常重视军队的教育,甚至看得比打仗还重要。他创办过红军大学,当过抗大副校长,在八路军129师办随营学校,建国后又办了南京军事学院......他可谓是走到哪里,就把军校办到哪里。
当时我军指战员大都是「泥腿子」出身,武器装备也很简陋,打正规战是不行的,所以战术上往往避其锋芒出奇制胜,有些心高气傲的敌军将领被俘后嘴上不服,称我军「胜之不武」。
可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国民党,若做了刘伯承的手下败将竟都心服口服,这不仅是因为刘伯承在苏联喝了几年「洋墨水」,还因为敌军将领往往能从他的指挥中察觉到此人极深的军事造诣,而后判断出就是打正规战硬碰硬,他们也不是刘伯承的对手。
正因如此,刘伯承每次抓的俘虏基本都不闹事。
刘伯承的军事思想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在苏联学习总结的,一部分是自己一边打仗一边琢磨的。他和左权在苏联翻译过好几本苏军军事著作,也对此做过总结注释,办军校时就将其汇编成册,学员人手一本。
苏军的军事理论让刘伯承学到了很多,在他翻译过的苏联军事著作中,笔者惊讶地发现他有两个从苏联学来的打仗妙招,竟值得眼下正陷入俄乌战场焦灼的俄罗斯军队借鉴、反思。
也就是说,苏军当年的本事尽让中国人学去了,而作为他们嫡系后代的俄军却没有学好,要不然顶着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威名的他们打了一年多,怎么会连一个乌克兰都拿不下来?
刘伯承回国前,当然没把学到的东西向伏龙芝那些身居高位的教官们和盘托出,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后来的俄军高层平时能多研究一些中国将领在伏龙芝的学习心得,未必不会注意到刘帅那两个打仗秘诀,俄乌战场的现状或许就不会这样了。
那么,刘伯承从苏联学的那两招是什么?对现今正在鏖战的俄军有何借鉴之处?
刘伯承学到的第一招
刘伯承办军校时,在那些被翻译过的苏军著作的序言和注解里,可以发现刘伯承从苏联学来的那两招。
第一招来自【苏军司令部野外勤务教令】。刘伯承译完全书后,在前言中为读者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接受任务,下定决心要有打破常规的包天胆略,但在部署和指挥战斗时,要像描花绣朵的姑娘那样地认真细心!」
这是刘伯承从苏军那里得到的体会,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毛主席也说过此类的话,那便是「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古人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既然决定了要伐兵,那就不管对手有多强,都得有将其击溃甚至歼灭的包天之胆;不管对手有多弱小,都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重视他们,最好要往坏处想,万万不可轻敌。
刘伯承打仗把这句话执行得很好,甚至从一场小战斗就能看出其水平。1937年10月娘子关战役期间,刘伯承只用了129师一个营的兵力,3天内在七亘村两次设伏,就造成了日军主力300余人伤亡,还救出了被围困在旧关以南的1000余名国军。
装备远不如国军的几百名八路军,竟让以狡猾著称的日军在同一地点以同一方式栽了两次跟头,虽然没达成全歼的目标,但也足以被称为军事奇迹了。卫立煌、汤恩伯等人直呼不敢相信,日军指挥官则破口大骂:「哪有这样打仗的?八路军不学兵法吗?」
一个营就敢跟日军主力硬碰硬,这就是刘伯承在战略上的「包天胆略」,但实施具体作战部署时,刘伯承又像「描花绣朵」那样格外认真。区区一场营级战斗,堂堂刘师长竟带了30多名指战员亲自去查看地形,将日军的进军路线、可能出现的状况和战术可行性与参谋们商讨了无数次,深思熟虑后才命令那一个营的战士按计划设伏。
刘帅戎马几十年,无论大小战役都会被他当成大战役打,即便面对弱小的敌人,刘伯承也从未轻敌,所以造就了百战百胜的「军神」名号。
而如今的俄军犯了什么错呢?他们只做到了刘伯承说的前半句,没有做到后半句。
先看看战争初期俄军的部署。
战争打响后,俄军先以精确制导导弹对乌克兰各个军事设施进行毁灭性打击,然后俄军地面部队和空降部队对乌克兰采用三面包围的战法,分为北线、东线、东北线和南线。
北线俄军包括第35集团军、第41集团军、第98近卫空降师,采用空降突击和地面跟进的战术,兵锋直指乌克兰首都基辅,直捣黄龙;
东北线俄军包括第20近卫集团军、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等精锐部队,他们的进攻目标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这一路俄军在战争爆发后几天的推进相当顺利;
东线俄军包括第8近卫集团军等部队,这一路面对的是乌克兰的精锐部队,战争初期他们陷入了激战,但俄军势头丝毫没有减弱;
南线俄军包括第22军团,还有协同作战的黑海舰队、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这一路主要负责在乌克兰南部的敖德萨港口和马里乌波尔实施两栖登陆,然后挥军北上,与北线、东北线俄军实施南北夹击。
这个部署规模很大,笔者当时做过两个推断:
一、若东北线俄军占领哈尔科夫,他们就会与自马里乌波尔登陆的俄军一起,对东线乌军精锐形成包围之势;
二、若北线俄军占领基辅,他们会和南线、东线、东北线俄军在乌克兰中部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乌克兰半壁江山有沦陷的危险。
在全局战略上,俄罗斯确实做到了「包天之胆」,好似要把乌克兰一口吞进去。如此惊天手笔,连国内的军事专家也称俄罗斯「所图甚大」。但后来,这两条推断俄军一条都没完成,甚至连距离边境不远的基辅和哈尔科夫都没拿下来,而且损失不少。
这便是因为俄军没做到刘伯承说的后半句话,在作战战术上的具体实施很粗枝大叶,远未达到「描花绣朵」的标准,至少有三个问题没仔细考虑清楚:
第一、俄军没有充分考虑国际影响,他们只考虑了乌克兰,没考虑到其背后的北约。
俄军在战争初期大量使用空降兵和快速部队向乌克兰纵深穿插,不久后即遭到乌军的各种伏击和反攻,继而陷入僵持。战前,俄罗斯一直把乌克兰当成了一个具备独立决策能力的政治集团,俄国人的傲气让他们忽视了乌克兰其实是欧洲第二大国这一客观事实,更忽视了它背后的北约,他们根本不会像车臣那样打一下就老实就范的。
第二、俄军没有充分考虑战术问题,让一场本来可以快点结束的战争变成了消耗战。
俄罗斯犯了「机会主义错误」,总以为乌克兰是个实力远逊于自己的「小弟」,幻想着以很少的军事力量就能让其俯首称臣。俄军既没有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也没有及时启动国防动员,战争刚开始时甚至只投入了19万官兵。
等乌军出人预料地稳住了防线、俄军在任何一个方向都无法取得有意义的突破后,他们才如梦初醒。从去年5月开始,俄军向乌克兰大规模增兵,无意中竟打成了「添油战术」,这反倒给了乌克兰喘息之机,从而有了后来的哈尔科夫、基辅和赫尔松大反攻,俄军才会面临现在的僵局。
要知道这种战争其实最好采取「斩首行动」速战速决,如果让乌克兰这个4000多万人口的国家喘息过来,那就麻烦了——这也是俄军欠缺考虑的一点。
第三、俄军没有充分考虑如何用综合国力来支撑这场战争。
这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动员能力,二是后勤和资金,三是电子信息战。这三个方面,俄军都没有很好地贯彻,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国力打赢战争。俄军考虑到的好像就只有纯军力对决,但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不仅仅是军人的事情,很多领域都参与进来才是万全之策。
基于以上三点,俄罗斯要做的就是查缺补漏,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局面按刘伯承所说的方法仔仔细细分析一遍,还要预测出最坏的结果并准备好应急预案。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综合国力,让整个国家尽快走上战争轨道,充分准备后便倾举国之力获得一些大的突破,说不定能扭转目前的僵局。
刘伯承学到的第二招
刘伯承的第二招来自【苏联红军野战条令(草案)】。他在中文译本说明中讲了一句话:
「用兵应从实际出发,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从实际出发,就是要针对不同的敌情、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条件运用不同的战法。」
明代尹宾商的【白豪子兵】中也有类似的论述:「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厥病弗能疗也。」
至于这一点,俄军做得就更不合格了。
先拿刘伯承本人举例,他对战术的灵活运用简直不胜枚举,还创造了无数新战术,如「麻雀战术」、「黄蜂战术」、「拖刀计」、「杀回马枪计」等,可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灵活变化,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刘伯承有时「用杀牛刀杀鸡」,如1946年9月以6倍兵力在定陶全歼国军整编第3师;有时「用杀鸡刀杀牛」,如1948年12月以中野15万大军在双堆集硬拼黄维兵团,以3万人的代价歼灭了12万人。
只要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灵活制定战术并打赢战争就是战术的胜利。战场从来都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赢了便是王者。
而现如今的俄军呢?他们既没有从实际出发,也没有针对不同的敌情采用不同的战法。凡是进攻就用重武器轰击、机械化部队一线平推的老掉牙战术;凡是防守就死战不退,不知诱敌深入,也不知适当舍弃,战术呆板僵硬。
过去的苏军还是会用一些灵活的游击战术,但在俄军这里完全看不到。
在乌克兰,无论是大城镇还是小村庄,俄军的打法几乎一样,根本没有依据不同的战场环境做相应的变化,反而乌军以劣势的兵力四面出击,打得神出鬼没,让俄军有劲没处使,仿佛重现了1939年苏芬战争的尴尬。哈尔科夫、赫利曼的损失自不必说,就连俄军群众基础很好的顿巴斯地区,他们也是该退不退,该舍不舍,最终损兵折将,代价惨重,犯了1941年基辅战役一样的错误。
俄军没有做到刘伯承说的「从实际出发变换战术」还有另一层宏观意思——那便是没有根据时代的进步改革军事。21世纪已经过去了20多年,他们甚至还在秉承二战时「大陆军主义」的正面强攻,忽视了日新月异的军事科技和装备水平。
这倒不能怪俄军,因为他们的老祖宗苏军从二战起就一贯坚持斯大林的话: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很长一段时间,苏军的发展重点都放在了大规模「暴兵」、「暴装备」上,根本不怎么关注质量好坏,复杂的战机仪表盘、狭小的坦克内部空间成了那个年代苏联军队的标配。
其中,T34坦克的产量达到了8万多辆,BMP1步兵战车产量过万,他们最喜欢的T54/55坦克则连着生产了30年,产量飙升到了9万5千辆。
上世纪70年代,苏联军力达到了巅峰,共有500万军队、55200多辆主战坦克、51700门火炮,还有惊人的40000枚核弹。
别的不说,光是那40000枚核弹就足够让世界毁灭好几次了。但苏军没想到,他们这么多年日以继夜生产装备,到头来仍被时代抛弃。
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有效遏制苏联,决定不与其比谁的飞机坦克多,而是把重点放在装备质量上,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展军事科技、为军队换装的同时,传统战术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完全革新。
在这种巨大的投入下,诞生了美国M1艾布拉姆斯、英国挑战者、法国勒克莱尔等高科技坦克,以及F14、F15、F16、幻影2000、鹞式等先进战机。
1981年苏联军演,50万大军和一眼望不到头的钢铁洪流吓坏了整个西方,但没成想这仅是昙花一现。短短10年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把萨达姆的百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43个伊军作战师被打残了38个,战损比竟超过了100:1。
海湾战争成了中国军队信息化的导师,这场里程碑似的战争同时也在对苏联说:「数量等于质量的概念已经过时了。」
但作为苏军继任者的俄军好似并没有把这话听进去,30多年来他们的装备质量并没有比苏联先进多少,也没怎么做到革新战术。
想当初我军在延安抗大以窑洞为教室,以石头为桌椅,以石灰糊墙为黑板,尚能将苏军战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多年后还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反观俄罗斯军队,他们从苏联那里继承的条件比中国要好得太多了,只可惜他们并没有把这种条件运用得很好。
最近很多人都在谈论一个话题:如果时光倒流回2022年初,俄罗斯是否还会选择出兵?
这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困难再大俄罗斯都会出兵,国与国之间如果亮了剑,那就说明国际谋略和外交斡旋都已经没用了,如不出兵,俄罗斯就成笑话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回到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出兵态度不会变,但用兵策略上是一定会变的。
俄乌战争进行了一年多,据说俄军单日阵亡人数直线上升,最近一个月的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近800人,相当于去年6月份的3到4倍,平均一天都要损失一个营。
笔者认为,俄军若能从刘伯承的第二招里领悟出的点道理,接下来的战斗根据敌情变化采用灵活打法,争取在基辅、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取得突破,说不定也能扭转僵局。或者干脆把此战变成持久战,以游击战术和乌军耗下去,慢慢地「积小胜为大胜」。以俄罗斯的国力,即便战事拖久了吃亏的也不会是他们,只怕是战争还没打完,乌克兰和它背后的「金主」们就要崩溃了。
这就好比写文章,讲究「虎头蛇尾猪肚」,而俄军只做到了「虎头」,肚子没有能做得很好,如果不转变策略的话,就会越打越迷茫,到时候只怕是连尾巴也保不住了。
兵者国之大事
大胆试想一下,如果此战交由中国军队指挥,那绝对不会出现战前预备不足,没有应变方案这种粗枝大叶的错误。
为什么呢?除了刘伯承的告诫外,我们的老祖宗孙武也早说过两句话: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在战场上,很多实力强的军队输给实力弱的对手,原因大概是一致的:强大的一方总想着自己如何去赢,而从没考虑过自己有可能会输,战前也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以至于被人家钻了空子,导致战败。
例如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为了歼灭陈粟的华野主力,老蒋把自己最宝贝的卫戍部队整编74师调到了山东,会同国军几大主力整编师共45万人向我军山东解放区推进。这次进攻国民党吸取了以往的所有教训,不管是战略战术还是武器装备没有给我军留一点死角,国军众将都觉得华野必败。
但最后的结局却令人瞠目结舌,粟裕仍然找到了战机,用三天时间将国军最强战力的整编74师全部歼灭,师长张灵甫也被击毙。敌人根本没想到我军一上来就打最强的74师,战前根本没考虑到这一点,自然也就没有准备应急预案,最终遭此大败。
同一道理,对实力远不如自己的乌克兰,俄军高级将领们也只想着如何去打赢,从来没想过自己有可能会陷入困境,造成准备不充分,不细心。开战前,有些俄军将领甚至都准备好了庆功的礼服和绶带,好似这场战争很快便会结束。
当乌克兰的四面出击弄得俄军焦头烂额时,当乌克兰在基辅、哈尔科夫、赫利曼发动强势反攻时,俄军才发觉已经为轻敌付出了沉重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刘伯承的这两招和俄军在战场上吃的亏倒是给我国在台湾问题上提了个醒。
中国大陆无论是人口、经济、科技、工业、军事都碾压台湾,可为什么这么多年迟迟不把台湾收回来?因为我们知道,完成祖国统一是关乎整个民族崛起的大事,收回台湾前我们一定要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这种万无一失的准备不仅是在军事方面,而是涵盖了政治、国际影响、大国关系等各方面。就像刘伯承说的,不仅要将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像「描花绣朵」一样都考虑进去,还要为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做好防范措施,避免中国像俄罗斯那样陷入长久的消耗战。
一个大国最基本的品质,便是要保持应有的定力。
对台湾这个海外小岛尚且都要考量得如此细致,更何况乌克兰这个欧洲第二大国。
这方面,俄罗斯显然没有中国做得好。
接下来的战斗,俄军如能想前文说的那样,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参详一下刘伯承的这两条精辟论断,而后细致考虑问题,转变战术打法,扭转目前的尴尬僵局不是没有可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