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系待的第三年,前两年一直觉得自己学的这些到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看到那么多理科生写书写评论比本专业的人玩得还风生水起的时候。
到了第三年恍然大悟。
首先说说汉语言文学到底学什么,其实中文系下面分语言学,文学和文献三个方向。题主指的应该是文学专业。私以为中文系最重要的一是文学的大局观,二是理论。这两点业余的爱好者一般望尘莫及。
先说大局观,文学的大局观靠系统的阅读获得,比如文学史课程和文字学等基础课程。
过去我自己读到一个好句子常常一惊一乍,拿起一本李白就觉得好得不得了,后来学文学史把源流都理清楚,略略明白作家之间的继承关系,发展关系,就发现李白的天才不是天上掉馅饼,原来那么多句子都是自前人变来,比如鲍照和谢灵运对李白影响很大。老师说,中文系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告诉你怎么去读书,少走弯路,一开始就在正确的道路上积累。不要觉得这个无所谓,读了那么多烂书后才知道该读什么书,人生苦短。我原来看很多豆瓣流行的书,现在口味很主流,那么多经典都读不完,吃了满汉全席就不喜欢吃窝窝头了,大概如此。文学系培养出来的文学基础稳扎稳打,当然很多中文系学生不如非中文系的同学,那只是人各有志,文学对人的吸引力没有任何限制,自己不读书不怪中文系的教育。
再说文学理论,后来学文学理论更是惊艳,高屋建瓴,读不读理论水平差很多,文学理论有点像哲学,把问题讲的通透,基本上不同的理论论述的是世界,作品,作家和读者四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侧重的东西不同,比如形式主义重视作品语言,阅读理解题重视作者(误),后现代注意文学理论重视读者。读了理论再读作品,有种得道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说说平时接触比较多的评和写。
一是文学评论,专业的文学评论其实和电影评论差不多,经常让人感叹「这这这,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就是要解读出普通读者看不出甚至作者没有意识到的内容,而这种评论不应该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文学鉴赏本身是很空洞的,都是主观感受,很多时候我们生发情感的文本本来就是有很大的争议性。我们今天都说「悠然见南山」其实更早之前流传更广的版本是「悠然望南山」只是苏轼认为「悠然见南山」更有自然的感觉,所以这一种才似乎成为定说。而我们今天看的绝大多数材料都是经过几番整理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都会一再强调文献,会先讲说文解字,【文心雕龙章句篇】说「设情有宅,置言有位」,不了解字怎么理解篇章?这就是安意如谈感受和叶嘉莹做学问的不同,后者还考据。古代文学之外,现当代文学受西方文学影响很大,很多技法源于西方,好的文学评论极大增大阅读快感,推荐阅读毕飞宇老师的在【「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和【两条项链——小说内部的制衡与反制衡】,(毕飞宇微博
毕飞宇的微博_微博)再安利两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两个青年评论家是张定浩和丛治辰,能在过度解读和陈词滥调之间,在文本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太颇为不易。
再说写。我知道很多人是非中文毕业的作家,但是写字本来门槛就低,有水平的作家显然专业的更多。
刘震云是北大中文,苏童是北师大中文,格非是华东师大中文系,迟子建是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余华上过鲁迅文学院。
严歌苓老师在【一个职业作家的功课中】说:我记得曾和王安忆有过一次讨论。她说,作家的天赋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是要靠后天的努力,我说我认为正好相反,作家要靠百分之七十的天赋,百分之三十的努力。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有改变,我认为作家的天赋占百分之五十,那百分之二十靠的是职业训练。
我觉得我们容易强调努力,忽视方法,所以觉得下苦工使劲读就行,但是系统地学习小说的结构,看别人的作品就像庖丁解牛,能得其妙,发现分析的角度,比读了一千本书自己再发明一边轮子要有效率得多。很明显,文学专业出来的哲学高度和小说结构都更精巧,很多人依靠敏感和经历写作,就是活和机灵,但是这些东西可以一鸣惊人,也经常一用就没,专业性也可以成为学院派被诟病的地方,比如太死板,安排太刻意,但这些都是不到家的问题,不是方法的问题。我觉得当代文学疲软的地方就在于传统文学底子不够深,学西方又缺少哲学深度,内核都是陈词滥调,好多还是靠民俗色彩,理论和形式都很旧,看起来很新奇的东西,其实别人早都说过了。当然文学应该比表达一个道理更丰富。理论就像道,很多人喜欢连岳,觉得他想的真明白,我也喜欢,但是其实读哲学更快更根本,一本【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贴一张今天刚好读毕飞宇老师的【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非常喜欢,强烈推荐。
毕飞宇也是扬州大学中文系出身,参加过爱荷华大学的创作班,认同文学教育。
毕飞宇提到他的创作历程不认同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他认为文学系出来的人之前有一点,文学观,他提到放弃先锋文学,因为看到西方现代文学汉化的问题知道走不下去,知道汪曾祺学不了。我喜欢看这些作家的创作谈,大脑真是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