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你在读博士期间明白的最深刻的道理是什么?

2015-07-25知识

荷兰博士在读,第三年,平时有写博客的习惯,总结零零散散的感悟,看到这个题目就整理下平时的碎碎念。

对待自己的研究,不要想的太乐观,也不要想的太悲观。虽然听上去好像是废话,其实就是不要太极端:事情不如自己所愿的时候,不要完全悲观失望;相反当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则要谨慎警醒。
----------
趁着还有失败的一点点资本,要多发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意思是,如果感觉自己很差很弱,那说明这方面就是自己所欠缺的,不要丢失斗志,而要庆幸找到自己的短板,迎头赶上。
-----------------
从问题出发的目的导向型的思考思路非常重要,也是来这里一年多感觉最重要的感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灵感、强调头脑风暴,但是做研究则是沿着一条线深入下去。
----------------
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方向,如果妥协听从了导师,你做的不好导师就开始甩包袱。anyway,this is your own research。
-----------------
一个方向自己感兴趣,导师也同意,最后还要可行,实在是太难了,因此只要不讨厌这个方向就可以做。
------------------
读博需要深入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
没有完美的方向和方法,只要是研究都会有漏洞,不要想太多,行动很重要!
----------
raw data的收集和保存非常重要,许多实验和场景只有一次,因此数据记录的越详细越好。很多数据当时可能不知道有什么用,以后可能会用到。
--------------------------
不是要看完所有论文然后发现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来找相关的论文,论文是看不完的,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找论文。
---------------
这边的基本思想是用设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国内好像更多是研究设计本身
-----------------
阅读论文和思考的时间至少要是1:1的
----------------------
我是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原型,一个产品。
----------------------

很多情况下,设计无法解决某些问题,只能缓解,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毕竟设计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一个物无法改变一个人。
----------------------
多思考,多问为什么,在一些看似理所应当的问题上继续思考,思考的越深,研究越深,还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要找用户做访谈,那么为什么要找十个?十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

设计本来就是交叉学科,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扩大,美学方面的知识不能少,同时实际的技术的知识也不能少
----------------------

论文中的论据要么来源于文献,要么来源于自己的调研,不可主观臆断。

-------------------------

最后以施一公的一段话结尾:

"如果所有的实验(或对理论的验证)都是阳性结果,那只用两年就能做完博士"。确实如此,50%时间精力要花在没有任何输出的探索上,而这样的探索却是博士毕业生最重要的经历和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