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肖申克的救赎】好看在哪里?

2015-04-12知识

【肖申克的救赎】被称为电影史上的第一,永远的丰碑,无冕之王,虽然在角逐奥斯卡时输给了【阿甘正传】,但好的事物从来不需要其他的光环。

这部电影我看了最少5遍,感觉越看越好看,把人的本性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几天,又重温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伟大的作品又给了我一些新的启示。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影片通过 安迪、瑞德、老布 三个不同层面人物的命运反映了信念的能量有多强大,这种信念,叫做希望。

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我想这就是影片的点睛之笔。故事的主人公安迪被指控谋杀罪,受冤入狱。然而,这并没有使他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安迪依然保持平时的镇静、理性、文质彬彬,衣服依然得体,干净整洁,手指依然干净,甚至脸上依然洋溢着那份希望的光彩,毫无麻木呆滞的神情,仿佛他不是在监狱服刑,而是在度假。

不仅如此,他还扩大了图书馆的规模,增加图书种类,引进等级考试,让狱友们可以听CD,看书,学习文化知识,让这个本来孤寂聊赖的监狱有了一点点乐趣,更重要的是,安迪让他的朋友们体会到了那种久违的、珍贵的、自由。当安迪爬出充满恶臭的500码远的下水道,在雨中张开双臂拥抱自由的时候,我的心仿佛被刺了一下,在那一刻,我竟然笑了。

影片大部分以瑞德的口吻来讲述,他是安迪的好友,监狱里的百事通,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他懂得,在监狱里,应该以什么姿态才能好好的在监狱里活下去。正因为如此,才和安迪成为了好友,当安迪要他帮忙弄一把鹤嘴锄的时候,瑞德笑称,如果用这把锄头挖洞出去,那估计要600年。然而,安迪用了不到20年就挖出去了。

当瑞德违反假释条例不顾一切去找安迪的时候,瑞德心情是激动而急切的。「 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不能静静的坐下来思考,我想只有那些获得自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人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即将揭开未来面纱的激动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万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梦中的一样,我希望。。。 」正因为安迪给了瑞德希望的信念,才使得他找到了自我,重新燃起来了对自由的向往,这便是希望的力量吧。

瑞德说:「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很有趣,起初你痛恨周围的围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深刻践行这一定律的人是老布。他是监狱的图书管理员,在肖申克监狱服刑50年,可以说,他的生命几乎都在肖申克度过,这个被深度体制化的人,在得知自己被假释后,非但没有开心,反而担惊受怕,焦虑惶恐,所以老布希望重新获得罪名以便继续留在监狱,于是他挟持了狱友,但被安迪调解了。 最后老布因为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选择了上吊自杀,多么的悲哀。

为什么是救赎?救赎的含义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肖申克的救赎】中「救赎」两个字的含义,看完影片后,我慢慢咀嚼,思路渐渐清晰了,我想我明白一些含义了。

影片中通过老布的自杀,衬托着这些被体制化的人的命运,「 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 」。这些被体制化了的囚犯,已经习惯了高墙,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唯一价值。他们害怕外面的世界,害怕没有高墙的日子。 一旦离开了高墙,虽然身体恢复了自由,但灵魂却承受着烈火的炙烤,唯有结束生命或者重回监狱,才能让卑微的灵魂得到解脱。

很不幸,瑞德就是这样一个被体制化的人,但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安迪,让他看到希望是多么美好的事物。正是希望使得瑞德的信念犹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瑞德的灵魂逐渐摆脱了束缚,才明白自由的可贵之处。

大家想想,如果瑞德没有遇到安迪,他的命运要么和老布一般,选择上吊自杀,要么选择违反假释条例,重回监狱,然后老死在监狱,但在我看来,瑞德的选择和老布一样,选择自杀,因为这些被深度体制化的人已经被改造,他们只能选择自杀。

而只有一件事阻止了瑞德,那就是对安迪的承诺。安迪为什么要瑞德帮忙?他正是看到了老布这类被体制化人的命运,他是在救瑞德,不想看到他和老布一样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人生还有很长的路,外面还有很多精彩的事物,这就是救赎的含义。

肖申克监狱脱离了社会自成一系,俨然是个小社会。如果将肖申克监狱放大至现实社会,那么我会是谁?安迪?瑞德?或者老布?而你们呢?你们会是谁?

目前创作重心已转移到公号「小鸣日记」,主讲成长和迷茫,内容真实接地气,大家顺着网线就能找到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