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小学时看到自己身边有同学有自伤的行为,当时很不解,也有一点点害怕和困惑,后来因为学习和工作接触到相关的议题,做了一点点研究。
调查显示,香港大约有15% 的初中生会进行非自杀性的自我伤害 (You, Leung, Fu, Lai, 2011), 这个数据在大陆应该也是差不多的。
自伤是一种儿童与青少年 自我表达 与 自我惩罚及摧毁自我信念 的方式,也可能是 获得掌控的方式 (包括控制自己和他人)。
自我表达:孩子内在感到非常愤怒或煎熬,但没有可以信任的人可以诉说,于是他们转而伤害自己,通过肉体的痛苦来转移情绪上的痛苦;
自我惩罚:当孩子收到伤害时,尤其是被亲近的人伤害,他们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的错,对外无力抗击时,他们会自己自我惩罚;
控制他人:自伤的青少年可能会将此作为控制他人的手段,通过伤害自己,让对方内疚,从而满足自己。
各类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看似与低自尊和自我压抑有关,但底层的原因更多与家庭原因相关,例如家庭相关的儿童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身体虐待、目睹暴力等)、亲子沟通问题等。
回到题主的问题,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问题如何处理,要重点关注三点:
- 是否存在家庭虐待的情况
2. 因为青少年表达出内心的痛苦,慢慢学着用其他方式去抒发痛苦、解决问题
3. 亲子沟通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引导父母改善沟通能力,并提高亲子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