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大和战列舰18寸(460毫米) 主炮穿深数值是多少,破坏力有多大?

2021-05-10知识

关于大和460主炮穿深的争论

日本在研制出18寸460主炮后,对自家生产的VH钢板进行打靶测试,穿深结果如下:

20000m 垂直穿深 556mm, 水平穿深 167mm

30000m 垂直穿深 416mm, 水平穿深 230mm

但美国根据德玛尔公式推算得出的穿深数据:

0m 垂直864mm 水平-

20,000m 垂直494mm 水平109mm

30,000m 垂直360mm 水平189mm

这两组数据差距较大,但考虑到日本装甲质量仅为美国的83.9%,那么美日给出的两组数据就不存在矛盾,双方都正确。

日本在测试460毫米主炮用的是自家VH装甲钢,穿深为556mm,但将其换算成美国的 class A装甲,即556x0.839就只有466mm,这与美国推算出来的494mm穿深比较接近。

如此一来,大和引以为豪的410毫米侧舷装甲,也就相当于衣阿华战列舰 344毫米等效装甲,其实还不如衣阿华 (307+38+16) 毫米的三层侧舷主装甲带。

衣阿华16寸主炮与大和18寸主炮性能接近,不存在炮大一寸压死人。

因为炮弹口径增加2寸,同时穿甲面积也会增大27%,穿甲阻力也会相应的增加。如果弹体较轻,强度不足,穿深数值反而会下降。

炮弹口径增加的同时,弹重也要成比例的增加,才能大幅提高穿深。否则就如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仓促研制的16寸舰炮,弹重只有930公斤的轻弹,穿深还不如英国老式15寸炮。

大和460毫米主炮的弹重1460公斤,看似1吨半的大炮弹,但相对于自身的口径而言,只是弹重系数0.543的标准弹,连系数0.55重弹的标准都达不到。而衣阿华16寸炮弹的重量却高达1225公斤,弹重系数0.66的超重弹,所以穿甲性能直追大和18寸舰炮(后面文章会详细介绍弹重系数的计算)。

不要说16寸炮,就是维内托级战列舰的15寸嗑药炮,配备887公斤重弹,初速850米/秒,内置仅10公斤的爆炸装药,带来高强度弹体,维内托的15寸主炮都能打出逼近大和18寸主炮的穿深。

英国乔治五世的14寸舰炮,弹重721公斤。但若炮管加长到55倍径,发射药从150公斤增加到300公斤,炮弹初速会从757米提升至1000米/秒,14寸炮能打出1000毫米的穿深,碾压大和18寸炮864毫米穿深。

"炮大一寸压死人」都是军盲的说法,完全不考虑炮弹的,质量,初速,装药(弹体结构)等指标。

日本VH装甲钢质量较低:

日本VH装甲钢仅相当于美国 class A 装甲的83.9%。 也仅相当于一战时期英国的装甲水平。在二战时期,日本处在各军事强国最低的装甲水平。

二战时期的日本装甲还停留在一战时的水平。一战结束后,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各国海军建设。虽然欧美海军强国没有大规模建造战列舰,但却都在不断提升装甲的性能,火控,雷达,作为技术储备,以便在未来新型战列舰建造时赢得先机。

然鹅,日本在这段期间,真就给自己放了海军假日。装甲技术停滞不前,还是一战前的水平。为了建造大和号,却没有生产410毫米装甲的大型设备,还要从德国进口。可见日本战列舰装甲水平的落后。

而且,大和号VH装甲钢没有采用渗碳硬化工艺。因为太耗时,这种钢材进行渗碳处理需要花费4~5个昼夜,再加上煅烧时间,制造一块装甲钢需要一个月。日本一共才有几台高炉能锻造410毫米厚的钢板,要是这么一块一块炼,要等猴年马月才能把建造大和,武藏,信浓所需的数万吨装甲钢造完。

于是,日本采用VH的硬化技术来缩短工时,但钢板表面硬度就不如渗碳硬化技术。这降低日本VH装甲的抗弹性能。

不同厚度装甲表面硬化程度,及其抗弹性能影响

  • 美国 class—B,硬化层硬度650HB,硬化层厚度55%
  • 德国KCN/A,硬化层硬度670-700HB,硬化层厚度40-50%
  • 英国1935CA,硬化层硬度600HB,硬化层厚度30%
  • 日本VH装甲,硬化层硬度535HB,硬化层厚度25-35%
  • 比较的结果是:

  • 180mm以下厚度,美国 class—B的防护性能最优。
  • 180-350mm厚度,德国KCN/A的防护性能最优良。
  • 350mm以上厚度,英国的1935CA的防护性能最优良。
  • 硬化层较厚的装甲,比如占总厚度的55%。虽然装甲硬度高,但也会比较脆,容易断裂。在抵御高速中小口径高速轻弹时,效果较好,但抵御大口径重弹所产生冲击压力时,就会力不从心的断裂。

    硬化层厚度较低的装甲30%,虽然硬度下降,但装甲体有更好的韧性,延展性,在面对1吨多重的大口径炮弹轰击时,装甲能产生15%—20%的形变,进而吸收大口炮弹的冲击能量,避免装甲断裂。

    至于说400mm以上,鬼子VH装甲性能最佳,那是日精吹嘘的私货 (╹⚇╹)

    英国CA装甲抗弹性能较好的原因,在于其30%硬化层厚度足以嗑碎来袭炮弹的被帽,同时又不会对整块装甲板的韧性产生负面影响,装甲发生形变能够吸收炮弹的冲击能量。

    而日方出于生产周期的考量,并未采用渗碳硬化工艺,导致装甲表面硬度较低(535HB),不足以抵抗来袭炮弹被帽与弹体的破坏 。加之日本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对质量把控不足,在淬火阶段,出现装甲硬化层过薄或过厚,都会降低装甲的抗弹性能。

    战后美国占领日本,获得四块VH装甲样品。一块厚度183mm装甲质量优秀(其实源自德国的冶炼技术),两块336mm和380mm厚度的装甲质量,与美国和德国的装甲相比有些逊色。

    另外一块660毫米装甲样品是二战期间,大和级三号舰,信浓号被改装航母,其主炮塔的660毫米前装甲就保留到战后,没有随着信浓号航母一起沉入海底。

    而信浓号是在二战开始前就开始建造,主炮装甲也必然是提前造好了,所以信浓号炮塔的装甲质量与大和号是一样的。不存在因战争资源缺乏,偷工减料一说。

    二战后结束后,美国拿到这块660毫米的装甲钢,并用鸭滑Mk 7 主炮,以及1225公斤超重弹,对这块与大和炮塔一样的装甲钢进行穿甲测试,结果如下。

    下面是英文资料,用百度翻译。

    最终测试结果是,鸭滑Mk7主炮发射1225公斤炮弹,需要以每秒560.5米的速度打穿大和主炮塔前部660毫米装甲,这只是衣阿华主炮在18公里距离上发射炮弹的存速。

    注意: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

    虽然射击测试时,衣阿华的M7主炮是在近在咫尺的距离上(335米外)打穿660毫米装甲, 但Mk7主炮并未使用全装药射击,其炮弹初速没有达到762米/秒, 而是采用减少推进装药,炮弹仅用560米/秒速就击穿的660毫米装甲,这仅相当于衣阿华主炮在18公里距离发射炮弹的存速。

    而不是如大家想象的衣阿华主炮,全装药以762米初速,顶在大和的脑门上,才勉强击穿660毫米装甲。 要知道衣阿华Mk7主炮在0—300米距离的穿深高达930毫米。

    二战后,美国海军弹道部门官方测试数据

    结论:日本大和主炮塔装甲,仅相当于美国 class A 装甲的83.9%,仅相当于一战时期英国的装甲水平。到二战时期在英,美,法,德,意等海军强国里排名垫底。

    被鸭滑16寸舰炮击穿的大和主炮塔660毫米前装甲

    这回人证物证俱全,日精心态彻底崩坏!(⋈>◡<)。

    不同类型装甲钢材的防御特性:

    这里在简单介绍一下,装甲钢的不同物理特性,有着不同的抗弹性能和应用领域。通常战列舰使用两种不同特性的装甲钢材:

    一种是有硬化层的装甲钢材,作为垂直主装甲带布置在船体水线部位,用来抵御高速来袭的大口径炮弹的直击;尽管钢板硬化层坚硬无比,但也更容易断裂,所以还需要背部有韧性更好的基材钢板作为支撑,才能拥有刚柔并济的性能,进而更好抵御高速炮弹的正面冲击。

    例如:德国克虏伯KCN/A的表面渗碳硬化装甲,其表面硬度高达670-700HB,递减渗碳厚度为40-50%,基材硬度为230-240HB,基材抗拉强度为750-800MPa,基材屈服强度为550-600MPa。

    【探索欧洲最大战列舰俾斯麦】考察队根据火炮穿甲数据,都确信俾斯麦的320mmKCn/A主舷侧装甲板抵挡住了绝大部分理论上拥有450-550mm匀质装甲穿深力的盟国战列舰炮弹。

    另一种则是没有硬化层的匀质钢材,拥有更好的韧性和延展性,作为军舰的水平甲板装甲,或鱼雷隔仓,舰体结构钢。

    因为这些舰体部位,通常面对低入射角下落的炮弹,或高空下落速度较慢的航空炸弹,以及鱼雷爆炸的冲击波,都是对装甲钢产生压力和冲击力,这不需要钢板有极高的硬度(硬而脆会更容易断裂),但韧性和延展性更好匀质装甲钢,能更好的变形吸收冲击能量,进而有更好的防御效果。

    同样是20厘米厚的水平装甲,在面对低入射角下落的炮弹,无硬化层的匀质钢板,比有硬化层的钢板,拥有更好的抗冲击和压力效果。但作为舰体垂直装甲,抵御近乎垂直角度高速来袭的炮弹,有40%-50%硬化层的钢板则比没有硬化层的匀质钢板,有更好的抗弹效果,来抵御炮弹的穿透性。

    例如:德国的(Krupp Wotan Hart Homogeneous armour steel)是二战时期,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抗弹性能最好的舰用高强度匀质钢。其硬度为250-280HB,抗拉强度高达850-950MPa,屈服强度为500-550MPa,弹性形变范围20%,是同时兼顾对炮弹和航空炸弹的穿甲防御以及抵抗大型弹片和爆破冲击波的最理想材料。被用于建造俾斯麦的所有水平装甲和首尾水线装甲带以及内部纵横向装甲。

    用于建造俾斯麦防雷仓的装甲钢材,其硬度为190-220HB,抗拉强度为650-750MPa,屈服强度为380-400MPa,弹性形变范围25%,是专职抵抗鱼雷爆破冲击波的优秀材料。

    依靠装甲钢材的优势,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水平装甲,多次抵御英国轰炸机投放的500-1000公斤航空炸弹,防雷隔仓更是抵御英国特制的8吨超重型鱼雷的轰击,而没有沉没。

    被高估18寸主炮

    军迷们一看到大和18寸主炮的口径,显而易见的毁天灭地的能力,肯定要比16寸炮强很多。但如果炮弹设计不好,口径增大未必会带来穿甲性能的大幅提升。

    例如:英国尼尔森战列舰,仓促赶制出的16寸舰炮,弹重只有930公斤。虽然比上一级的15寸舰炮870公斤炮弹,口径提高,弹重也提高,但装甲穿深几乎没有提高。

    因为炮弹口径增加后,要穿透的装甲面积也随之增大,阻力也就随之增大,所以要想获得更高穿深,炮弹的质量也要正比例的增加。

    英国制定一套标准来衡量一款炮弹的弹重系数。以炮弹质量(磅为单位)除以炮弹口径(英寸为单位)的3次方,得出的弹重系数;

    弹重系数

    低于0.5算作轻弹,0.5-0.55属于标准弹,0.55以上算重弹,0.60以上的算超重弹。

    大和460毫米主炮,重量为1460kg (3219磅),口径460毫米(18.1英寸),弹重系数为 3219/(18.1^3) = 0.543。

    别看大和18寸炮弹重达1460公斤,但连重弹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中间弹而已。加之其装药量多达35公斤,装药比例为2.4%。炮弹内部装药越多,就会影响弹体结构强度,进而虚弱穿甲能力。

    相对而言,衣阿华主炮虽然只有16寸,而弹重却高达1225公斤,弹重系数为0.66的超重弹,装药为20公斤,装药仅比例0.16%。

    因此,衣阿华的弹体结构强度,弹体密度要远高于大和战列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衣阿16寸舰炮会与大和18.1寸舰炮有接近的穿甲能力。

    以下为二战其它战列舰主炮弹重系数。

    大和18.1寸主炮的弹重系数为 0.543,标准弹。

    衣阿华16寸主炮的弹重系数为0.66,超重弹。

    俾斯麦15寸主炮的弹重系数为0.523,标准弹。

    长门16.1寸主炮的弹重系数为 0.539,标准弹。

    维内托15寸主炮的弹重系数为0.578,重弹。

    黎塞留15寸主炮的弹重系数为0.577, 重弹。

    伊丽莎白15寸主炮的弹重系数为0.569,标准弹。

    乔治五世14寸主炮弹重系数为0.6,超重弹。

    火炮穿深的关系

    为帮助军迷进一步了解「口径,质量,初速,装药「 等4个指标对炮弹穿深的影响。大家使用战舰世界制作的一款穿深公式。

    以大和460毫米主炮为例,输入460毫米,1460公斤,780米/秒,34公斤爆炸装药,APCBC打挑(意思是被帽穿甲弹)。得到穿深数据为 852.81毫米,这与美国德玛尔公式推算得出大和0距离864毫米穿深非常接近。

    但如果小伙伴把装药量从34公斤减少到20公斤,穿深数值立刻上升至914毫米,增加了近60毫米,可见炮弹内爆炸装药对弹头结构强度的影响,进而对穿甲能力产很大的影响。

    如果大和的460毫米的弹重系数从0.543增加到0.66,达到衣阿华超重弹的水平,那么其质量会从1460公斤增加到 1775公斤,在其它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穿深立刻从原来的 852.81毫米增加到1005毫米。

    美国在1920年设计过一款47倍径的18寸舰炮,配有 1,746.3 kg 的超重弹,初速732米/秒,内置装药31公斤,穿深数值为 923毫米,远高于大和的853毫米。

    尽管美国18寸舰炮的初速723米低于大和的780米,但因为弹头密度极高,弹重系数达到0.66,加之爆炸装药的比例小为1.77%,所以穿深数值大幅高于大和18.1寸主炮的。

    硬核军迷的小伙伴们,可以随便填充数值,来测算自己理想中的炮弹穿深能力。虽然穿深数值不一定100%准确, 通常会比实际穿深低10-40毫米, 但仍会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穿深数值评估。


    18寸主炮的破坏力:

    其实,战列舰主炮的穿甲弹的破坏力并不十分强大,因为其要保确保打穿敌舰厚重的装甲,需要高强度的弹体,就不能填充过多的爆炸装药。

    例如:下图所示的16寸穿甲弹,前部有长达1米的钢铁弹体,用于贯穿敌舰装甲,弹体后部只有很少的爆炸装药,以维持弹体强度。

    以大和为例1460公斤的炮弹,也仅有34公斤的爆炸装药,这还不如一枚250磅(113公斤)的航空炸弹,内部都能填充44公斤的爆炸装药。大和18寸高爆弹内部也仅填充61.7公斤炸药,破坏力低于500磅(227公斤)的航空炸弹,内置90公斤装药。

    看似大和18寸舰炮打出一吨半重的炮弹可以毁天灭地,好像任何军舰挨了一发就会被炸成零件,但其实1.5吨重的炮弹打到舰体内部,并不比100-200公斤的航空炸弹更有破坏力。

    一艘几万吨战列舰,甚至2000-3000吨的驱逐军舰,如果设计合理,损管得力,是有非常惊人的抗打击能力的。舰体钢板是有很强的抗爆能力,几十公斤的炸药在舰体内部爆炸,并不一定会造成致命伤害,除非引爆内部弹药库,否则军舰是不会轻易沉没的。

    在1944年萨马岛海战中,美国的约翰斯顿号驱逐舰,下图一艘2700吨的小驱逐舰,被大和命中3枚18寸舰炮,居然没有沉,并依然持续战斗2个小时。试想一下,美国科技结晶的衣阿华,5万吨巨舰会有多么强大的抗打击能力。

    如果大家认为很不可思议,居然没被18寸舰炮轰成零件,还有更不可思议的。

    美国 "拉菲"号驱逐舰,2200吨的驱逐舰,被5架神风机撞击,4颗航空炸弹命中,仍然安全返航,并一直服役到1975年才退役。

    神风的零战,俯冲轰炸机都搭载200-300公斤航空炸弹,打到驱逐舰的舰体内部爆炸的破坏力,远高于的大和18寸炮弹。但这些都不足以击沉一艘仅2200吨的驱逐舰。

    因为美国军舰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强度高,训练有素的船员,起死回生的损管能力,使得美海军的舰艇有远超舰艇本身的抗打击能力。

    反观日本海军低下的损管能力,不但无法拯救军舰,反而会帮倒忙,加速军舰的沉没。

    日本军舰的豆腐渣工程,损管能力更重要

    大凤航母被命中一发鱼雷命后,本来是很轻微的伤害,前方升降机被卡住。但舰队司令小泽为了及时收回几架飞机,堵住了升降机,导致无法及时通风,舰体内部油气堆积而引发生大爆炸。

    号称不沉的3万吨装甲航母就这样被一枚鱼雷击沉。其实是被指挥官愚蠢的决定而击沉的,小泽就为了几架破飞机,把全舰都给搭上了。

    信浓航母是由大和战列舰改装而来,7万吨巨舰,在被命中3枚鱼雷后,虽然大量进水,但并未产生致命的破坏。而舰长却慌的不得了,怕潜艇追上来补刀,继续加速航行,结果导致舰体一侧进水过多,倾覆沉没。

    两艘数万吨的巨舰,都没有遭到致命的伤害。但日本海军低下的损管,以及指挥官低下的决策能力,错过最佳的抢修时机,最终导致不该沉没的军舰却沉没了。

    军舰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防御能力不仅仅是纸面上装甲质量和厚度,更是考验设计师的能力,焊接能力,以及员应付危机的损管能力。显然这些能力是日本,意大利,等后发工业国所欠缺的。

    大家参考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的战损情况,日本军舰的质量真的堪忧。很多军舰都是豆腐渣工程。中途岛海战,四艘大型航母被命中2-3枚航弹,瞬间大爆炸沉没。2-3万吨的航母,还不如美军2000-3000吨的驱逐舰抗打击能力。

    而美军的航母企业号,几乎没有装甲防御,但就是被日军命中多枚炸弹,本来都已经大量进水,失去航速,即将沉没,但美军超强的损管能力,就是能把即将让军舰起死回生。反观日本的航母,被命中一枚炸弹,就出现内部殉爆,等着升天了。

    大和 vs 衣阿华

    大和战列舰并不比衣阿华有更强战斗力。双方18寸与16寸舰炮的威力几乎相差无几。大和410毫米侧舷装甲以进相当于衣阿华装甲的344毫米,还不如衣阿华 (307+38+16) 毫米的三层侧舷装甲。

    再加上美帝军舰更科学的设计和机构强度,以及美军逆天的损管能力,所以双方攻防实力在同一级别的,没有拉开档次。而且这还没考虑衣阿华快出6节的航速,以及雷达火控的优势,所以大和鸭滑一对一炮战胜负比是五五开的。

    日精们吹嘘18寸主炮面前众生平等,好像衣阿华挨上一炮就会被打爆似的。除非是俾斯麦命中胡德非常走运的一炮直接命中弹药库,但也不到千分之一的概率,才会瞬间击沉衣阿华。而衣阿华的弹药库是有重甲保护,装甲厚度高于轮机仓的,对于大和主炮有更大范围的免疫区。

    下图红圈部分是弹药库,在20公里以外的射击距离,要被大和一发入魂弹药库概率是很低的。

    衣阿华的动力仓是攻城狮们精心布局设计的,4个桨叶分别布置在独立的舱室。所以被击穿后,只会损失25%的动力,衣阿华仍能保持28节以上的航速,依然快于大和27节航速。

    而且,衣阿华每个动力舱室是横向贯通的,所以一侧船体被打穿进水后,不会造成一侧船体的倾斜,而影响主炮射击,或大幅降低航速。这为衣阿华带来极大的抗打击能力,再被大和命中数枚炮弹后,依然能保证有效的反击能力。

    大和动力仓布局

    相比之下,大和动力仓的12台锅炉机布局拥挤在一起,4排蒸汽轮机并列布局。尽管中间20毫米的钢板隔开,但根本无法阻挡的大口径舰炮,一旦动力仓被打穿往往破坏掉双排的动力仓,损失掉50%的动力。大和本来就不快的27节航速,会迅速掉到18节,接下来被命中概率就会更大。

    而且,大和的动力仓布局,在一侧船体被击穿后,大量进水后导致舰体过度倾斜,主炮就无法正常射击,需要损管把另一侧舰体储备浮力舱室灌入海水,才能平衡船体,但这需要时间,影响大和作战能力。

    防雷性能比较

    大和4排并列的锅炉布局,增加了动力仓的宽度,就会减少两侧的防雷仓的距离。大和38米宽的舰体却只有4.8米防雷仓距离,而衣阿华33米宽舰体,防雷仓的距离有7.3米,俾斯麦36米宽舰体也有5.4米防雷仓。

    大和战列舰装甲示意图

    因为水的密度较大,所以鱼雷在水下爆炸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对舰体结构和舰上设备产生巨大的破坏,震荡的冲击波在舰体上传播,能把炮塔座圈咬合齿轮震卡住,所以采用厚装甲硬抗是没效果的。

    例如:在莱特湾大海战中,武藏号被第1条鱼雷命中后,爆炸产生的震动就造成主炮方位盘卡死(瞄准装置的故障使武藏号的主炮无法齐射)。

    防雷仓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距离,从侧舷到轮机仓的距离越多大,并有多层隔仓,中间有液体隔仓,来逐步抵消鱼雷产生冲击波,进而减少鱼雷对舰体结构的破坏。

    舰体防鱼雷隔仓设计,类似汽车保险杠的原理,不会做得无比坚硬,而是能够变形抵消冲击能量,以减少对车内人员的冲击伤害。

    而且,大和防雷仓没有用油料液体作为隔仓,降低了防雷性能。而衣阿华,俾斯麦,防雷隔仓都有油料仓作为隔仓,这能一定程度减轻爆炸的冲击。

    此外,大和防雷隔仓的装甲是用铆钉连接的,在面对鱼雷爆炸冲击波是非常脆弱,会造成铆钉连接处断开并大量进水,所以大和在一次航行中被一枚鱼雷命中后进水数千吨,也难怪信浓号会被3枚鱼雷击沉。

    大和战列舰装甲示意图

    全焊接比铆钉舰体抗鱼雷打击提升3倍

    衣阿华战列舰原计划建造6艘的,但实际只完成4艘。最后2艘是全焊接结构的,只是二战结束没有完工。美军预测全焊接结构的衣阿华战列舰能节省10%的装甲重量,因为省去铆钉连接处的多余材料,同时抗鱼雷打击提高3倍。可见焊接结构对舰体强度带来巨大提升。

    俾斯麦舰体95%是焊接,这使得俾斯麦有更强的舰体结构,能更好的抵御鱼雷爆炸的冲击波。俾斯麦在沉没前被命中7枚鱼雷,400百多发炮弹。

    俾斯麦级二号舰,提尔比茨战列舰停在港口内,被英国派来的袖珍潜艇偷袭,遭到2枚8吨重的鱼雷轰击,一般潜艇鱼雷只有2吨重,日本的重型有氧鱼雷也只有2.8吨重。提尔比茨在面对8吨超重型鱼雷轰击,居然抗住了,没有沉没,只造成一侧锅炉仓进水。所以俾斯麦战列舰的防雷性能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这样归咎于俾斯麦全面防护理念,以及全焊接带来更强的舰体结构,才能抵御2枚8吨重鱼雷的巨大破坏力,所以俾斯麦的抗打击能力,绝对不会在大和之下。德国攻城狮的精湛技艺,仅用4万吨的舰体造成比7万吨大和有更强的抗毁伤能力。

    战列舰的防御水平,绝不是简单的纸面数据,装甲的厚度,还要考虑到船体结构设计,装甲质量,以及船员的损管能力。

    比如日德兰海战中,德国的德夫林格级战巡,只有2.6万吨的体量和12寸主炮,但却抗住英国3-4万吨战列舰15寸和14寸舰炮命中17枚。多枚炮弹都打穿了德国战巡的装甲带,进入轮机仓,但德国海军凭借超强损管,强大的船体结构,在进水6000吨后,硬是以10节航速撑回到港口。

    试想一下,连美帝2000-3000吨驱逐舰都有强大抗打击能力,抗住大和3枚18寸炮,4枚200公斤航弹,5架神风撞击,无装甲防御的企业航母都抗住几枚航空炸弹,在舰体内部的爆炸,那5万吨的衣阿华装甲战列舰,采用美帝最好的钢材,防御设计和损管,其抗打击能力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即便衣阿华对大和18寸主炮没有免疫区,衣阿华也能挨上10-20枚大和18寸舰炮,依旧保持有效反击的战斗能力。但大和挨上衣阿华10-20枚16寸舰炮,本子的损管能否有此等本领,那就要看天照大神的面子了。

    即便大和装甲盒内的防御做到极致,但也并非无懈可击。二战新式战列舰,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但自身也变得脆弱。比如一发炮弹落在大和舰桥上,打坏的火炮控制台,或是震坏了光学社保。这将破坏大和远距离射击的能力。

    尽管大和的主炮前装甲高达660毫米,以及45°倾斜角,远距离炮战是不可能被打穿。但又能怎样,660毫米装甲只覆盖很小部位。一枚炮弹命中炮塔圈爆炸,就能把炮塔旋转齿轮卡死,而导致主炮无法转动射击,或是1吨多炮弹命中狭小的炮塔盒,炮弹巨大的动能,震坏内部杨单机,电力系统,导致主炮无法正常射击。

    由于衣阿华与大和的攻防实力在伯仲之间。双方炮战时,运气成分起到很大的作用,往往率先命中的一方更容易取得胜利。

    因为命中第一发运气好打爆锅炉仓,会导致敌方失去机动能力,或打坏电力系统,光学设备都会摧毁敌舰的作战能力,后面就变成一边倒的屠杀了。

    即使率先命中的第一发炮弹,没有给敌舰造成严重伤害,但也能给敌舰船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会产生恐慌,容易出现失误。尤其日本大和号的火控计算机的21项射击参数都要手动输入,那么大和在被衣阿华首发命中后,接下来的炮射精度也会打折扣。

    这还是在没有考虑夜战的情况下,大和没有雷达指引火炮盲射的能力,衣阿华能在夜间轻松击沉大和,一点胜率都没有。就凭日本那小破22型电探,2kw手电筒级别功率。估计大和9门18寸主炮一轮齐射,炮口爆震波就让其歇菜啦,立即变为夜盲症。

    而鸭滑mk 8 mod1 雷达火控系统,在30公里就能探测水柱校正射击。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除非衣阿华舰长是白痴,才会在白天跟大和对射。衣阿华航速比大和快6节,拖到天黑就会能秒杀大和号。

    军迷一直没有考虑到「夜间战斗」的情况。

    既然军迷为两款战列舰,设定了一对一决斗场景,必然是在公海上相遇,进行你死我活的较量,直到一方被击沉为止,或一方因舰体严重受伤,凭借高航速逃离战斗。

    一天24小时通常有12小时是黑夜,除非在南极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才会一天24小时白天,但日美太平洋战争,没有在北极的军事任务。因此,大和与衣阿华在太平洋公海相遇,通常会有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天,至少也得有8小时黑夜。

    而衣阿华33节,比大和号27节,快近6节的航速,掌握着交战主动权。完全能避开白天交战,尾随大其后,等到晚上凭借优秀的雷达火控系统,吊打大和。

    英国猎杀俾斯麦,沙恩霍斯特,都是派高速巡洋舰尾随其后,在远距离用雷达探测德舰的动向,报告给己方大舰队,然后等到筹齐战列舰再一起群殴。所以夜战能力强大的军舰,白天放风筝,晚上夜袭这是海军最基本的作战思想。

    大和27节航速,即50公里每小时,就算全速航行,顶多在黑夜到来前的16小时航行800公里,如果不能及时躲进日本海军基地,几乎一定会被衣阿华在夜间击沉。

    也就是说,大和在远离海岸的1000公里公海上碰到衣阿华,就等着被击沉的命运。

    大和战列舰,雷达性能

    有军迷会争论,大和号也装有雷达。但日本22型电探,对海搜索雷达只是一个初级预警雷达,即使到战争末期,开发出22型电探四型改,勉强能测距来指辅助主炮射击,但仍需要光学测距仪,来观测炮弹落点进行校正,所以22型电探四型改也只是个不成熟的试验品。

    二战结束后,美国测试了日本22型4改电探,即大和沉没前装备的最后一款雷达。22型4改电探发现战列舰的距离在30-25公里,方位误差0—3°,距离误差400-100米。但22型4改电探并没有完全整合到大和的火控计算机内,完全手动输入。所以战时误差会更大,22型4改电探只是作为一款辅助光学测距仪的测距雷达,所有大和不具备在夜间远程射击的能力。

    另外,大和号的火控系统,还需要人工手动输入多达21项参数。比如目标方位、目标航速、目标航向、本舰航速、本舰航向、炮弹种类、发射药种类、发射药药量、发射药药龄、炮龄、潜差、集中角、风向、风力、气温、气压、地球自转偏向力、回旋角、俯仰角、修正角。

    这些变量要从光学测距仪,雷达,陀螺仪等设备获取数值,然后再人工手动输入火控计算机,才能获得开炮所需的参数,再指引主炮向目标射击。这使得大和火控系统计算出射击参数需要更多时间,在战时紧张情况下容易出错。

    大和不具备在改变自身航向角的同时,持续向敌舰射击的能力。这使得大和在射击目标时必须保证自己航向稳定,才能向目标准确射击,但这也导致自身更容易被敌舰命中。

    反观衣阿华 MK8 火控自动化程度高,集成雷达和光学设备信息,自动导入火控计算机,并立刻计算出主炮所需的射击参数,指引主炮准确射击。所以二战末期的北卡,南达,衣阿华等新型战列舰,都具备在自身船体不停转向的同时,向另一个运动中的船只准确射击的能力,这为战列舰一对一决斗时带来巨大优势。

    衣阿华 MK8 火控雷达,能够通过探测炮弹落下浪花,对主炮二次射击自动校正。而日本的22型4改没有与火控计算机完全整合。夜间大和一炮打出去,打哪里不知道,属于没有校正开环系统,根本无法在夜间命中20公里外的目标。而日本海军的探照灯作用距离仅8-10公里,跟美军雷达探测距离相差至少20公里。

    例如:在萨玛海战中,大和号再32000米的首轮齐射就形成了对美国护航航母的跨射,体现了大和火炮极高的精准度,但是在美舰释放烟幕和用火炮还击制造水花干挠,并用鱼雷迫使大和进行战术机动,以及天空下起小雨后,大和的火炮全部失准,104发406mm火炮的命中率是0。

    在1944年10月,夜间进行的苏里高海战,22型电探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日本战列舰如同瞎子一样被美军战列舰吊打。

    在苏高里夜战,日本扶桑,山城,均装备了日本最先进的22电探,但在海峡复杂地形、美驱逐鱼雷艇的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而相对应的是装备MK8型雷达的弗吉尼亚在35000米就从海峡背景中锁定山城,21000米开火就取得首发命中的惊人战绩!

    衣阿华装备的MK8型雷达在主扫描状态对战列舰等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50公里,测距能力高达40公里,后期型MK8 MOD3(1945年初装备),采用精确扫描时,可探测到32000米外14寸炮弹激起的水柱。

    MK8雷达在20公里和30公里的测距精度是+-33.7米和+-43.7米,横向精度是+-37.5米和+-56.5米,不仅远优于当时的光学测距仪的精度,甚至还小于美国军舰本身在相同距离上的弹着点的分布。而事实上不少装备有MK8雷达的美国战例舰都确实取得了首发命中的战果。

    美国雷达研发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经过多年实验与修改。在1942年10月印第安纳号对Mk 8雷达的初步测试报告还是认为测距部分「令人失望」。Mk 8雷达在测距和校射上对比Mk 3并没有长足的进步。这迫使海军兵器局把收发机的功率从 25kW提高一倍达到50kW,接收机的增益也提高了8分贝,理论上相当于性能提高8倍。新收发机命名为Mk 8 Mod 1,于1943年3月演示给海军当局,并安装于BB-61衣阿华号。

    相比之下,大和装备的22型电探功率仅有2KW,要是能做到对20公里目标进行精准测距,那日本真是有外星科技了。日本一直都不重视雷达的研究,所以进展很慢,到大和沉没时,日本也没研发出可引导主炮盲射的火控雷达。

    另外,早期雷达经常因主炮射击的爆震波而失效。日本大和号的主炮的威力大家知道,一开炮能把甲板上的人震出内伤。 大和上所装备的22型电探是否能正常工作,真是个问题。

    可以断定,日本直到大和号沉没时,也没研发出来可靠的火控雷达,根本无法在夜间对20公里外的战列舰准确射击。很多关于大和号22型电探4改型,能指引火炮射击都是日精的幻想。

    而大和「探照灯「作用距离只有5-10公里,远距离投射「照明弹「不能持续照射,一发照明弹顶多照亮30-50秒,点亮1平方公里的面积。考虑的方位偏差,一次至少要发射4-8枚照明弹,才能勉观测到20公里外的敌舰方位。但衣阿华转个方向,航行半分钟就逃出照明弹的照射范围,进入黑暗水域。

    大和主炮要进行两次校射,才能进行准确射击。首先需要测距就要30秒,炮弹飞20公里就要30秒,在观测水柱,然后校正,填装炮弹,在进行校射,两轮校射就要耗去5分钟。衣阿华转个航向又消失在黑夜当中。大和又要重新发射几十枚照明弹进行校射。所以大和夜间无法对20公里外的移动舰只进行准确射击。

    当衣阿华夜间对战大和时,先在20公里的距离上,对大和号洗甲板,16寸高爆弹命中大和舰体3-5枚,就能破坏大和号探测雷达,和夜间观测设备,使其从近视眼彻底变成瞎子。

    衣阿华舰炮在20公里距离上射击,命中率约为5%,大约需要耗费100-200枚炮弹,即使运球不好,300枚炮弹也足够摧毁大和战列舰上的雷达和探测设备。

    然后在贴近到12公里距离,用1225公斤超重穿甲弹,拳拳到肉的击穿大和水线装甲带,只需命中10-15枚就足以击沉大和号。运气好的话,一枚命中弹药库殉爆就能击沉大和。衣阿华要击沉大和号最多耗费500枚炮弹,而衣阿华可储备1000枚炮弹。

    衣阿华拖到夜战打大和,就如同四代隐身战机打三代战机,100比0的压倒性优势,所以大和号没有跟衣阿华抗衡实力。

    既然衣阿华能在夜间吊打大和,那么航速高于大和号,又与衣阿华有同样火控系统的「北卡」和「南达」战列舰,航速28节依然高于大和27节,掌握交战权,同样可以等到夜间吊打大和,所以大和的战列舰排名只能屈居第四,排在鸭滑,南达,北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