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什么飞机在设计上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技术革新?

2018-04-02知识

180406

补充一下,刚才想起来的。

发动机在运作中,一些部件由于故障,或者封圈老化,或者本身工作需要,多少都会有一点油液渗漏。所以在设计时就会在预计可能出现渗漏的部位设计一个油液通道,将渗漏的油液引流出来,再通过管子排放到外面,避免油液的积累造成故障,或者变成火灾隐患。维护人员则可以根据排放管油液渗漏的与否和渗漏量多少,来判断部件故障部位和故障程度。

基本所有的飞机都有各种各样的排放管,大多都是各管各的,每个部位一根管子,做得好点的也就是把管子的出口安排到一个集中区域,再贴个标签说明哪个管子是什么部位出来的。实际工作中遇到发动机油液渗漏,就常常需要找管子,根据手册或者标签找源头。如果漏的量不大,就不好分辨是哪里出来的,或者漏的量太大,被气流一吹,到处都是,就更不好分辨了,往往需要在地面重新启动发动机,维护人员贴近了实时观察才能找出渗漏部位。

装的V2500发动机的空客320系列,发动机的排放杆是这个样子的。

油液集中后,再通过这样一个小翼形状的排放杆上各自的排放孔流出来,排出吊舱。(图中这是右边,标识分别是空气滑油冷却器,整体驱动发电机,起动机,液压系统,左边还有四个孔,不记得是哪些了)。管子从前向后,从下向上排列,(图中右侧是前)当有油液漏出时,会沿着小翼向下流,不论哪个管子流出来的,都不会跟其他管子出来的混合,而且油液沿着下面的平面流动,一点点油液扩散后都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印记,非常方便判断。图中的排放杆就是IDG口有一点点渗漏,正面看不是很清楚,但侧一点,依靠反光来看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油路迹象。

一个小小的部件,绝妙的设计,让查找渗漏的工作减轻了许多,关键是还能减少发动机的启动次数,节约的费用可不小哦。

以下原文

———————无聊的分割线————————

我最熟悉的飞机,歼六。原型机,苏联的米格19。

一,直接转换传动方向的副翼机构。

米格19作为苏联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发动机推力天生不是太够,于是在设计时一直想方设法减少阻力。当时在设计副翼机构时就提出,不能采用副翼传动机构传统的摇臂方式,那样摇臂会突出机翼表面,不利于减阻。如何在满足足够小迎风面积的同时保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最后采用的设计方案,副翼传动连杆沿翼展方向直接到副翼前面,带动一个横向运动的摇臂,横向摇臂带动一个45度的环转动,然后45度的环再带动副翼上下摆动。横向运动通过一个45度旋转的环直接转换为上下摆动,真是叫人拍案叫绝。据说设计者因为这个设计得到一辆斯大林牌的小汽车奖励还是斯大林直接给了个奖励,因此这个机构就叫斯大林摇臂。(对不起,手头没有图,如果是有条件接触到歼六真机的可以去看看,在外面扳动副翼上下运动,就可以看到中间漏出来的副翼传动机构,那个环也能看到)

20191012更新

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个。很不错,非常应景。多谢UP主了。视频中可以看到摇臂机构中间有个45度角度放置的圆柱体,奥妙都在它身上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6480499681243136

二。米格19的应急氮气瓶。歼六(米格19)很多作动部件都是气动的,包括刹车,转向,炮弹上膛等等。其中应急放起落架也是气动的,(正常是液压)在液压失效后,利用应急系统高压气瓶中的气压推动起落架放下。那么应急氮气瓶在哪里呢?如果去找氮气瓶肯定是找不到的。它就在你面前你也想不到。因为它就是米格19的主起落架支柱。起落架支柱本身是一个中空的钢柱,只要两头是密封的,就天然是一个合格的气瓶。因此设计师巧妙的利用这个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一个部件的作用,设计可谓巧妙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