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专吃刘小羊邀请。
其实各种体育领域里的无冕之王,我能给你列出来一堆,但我知道你邀请我是想让我写什么。
******
围棋领域是一个小众领域,历史上出现过的影响力远远泛出领域之外的棋手,可谓寥寥无几。
我假设看到答案的知友,大多对围棋了解不多,那么我想请大家先想想,你听说过的、印象最深的棋手是谁?
如果一个人只听说过一名棋手,那可能是吴清源,或者是聂卫平。
如果一个人只听说过两名棋手,那总应该是吴清源和聂卫平。
好巧,这两位都是无冕之王。
******
先交代一些简单的背景常识:
20世纪30年代,随着在日本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盘下的新旧势力斗争、末代本因坊名人交出世袭称号,以及盘上的吴清源木谷实新布局革命、吴清源挑战末代名人,最终的结果是促进了现代围棋制度与技艺的大幅度革命,现代围棋的时代开始。
从这时候算起,一直到1988年第一届应氏杯举办之前,日本围棋处于大繁荣时代,日本也走在世界围棋的巅峰。
这期间,日本国内的七大头衔战是日本乃至世界最顶级的赛事,其中的三大头衔(棋圣、名人、本因坊)的获得者代表着世界巅峰。
(对七大头衔战的介绍在此:日本围棋界的「本因坊」、「棋圣」、「名人」、「十段」、「天元」等头衔孰高孰低? - 高飞龙的回答)
而从1988年第一届应氏杯举办开始直到现在,属于世界棋战时代,中日韩三国此起彼伏,世界棋坛总体格局是三足鼎立之势。
在这个时代,世界(六大)个人赛是世界最顶级的赛事,(个人赛)世界冠军代表着世界巅峰。
******
1939年,「本因坊战」开始举办,成为日本第一大赛事。该比赛冠军可以获得的「本因坊」头衔,也象征着棋界的巅峰。
同时期,吴清源先是自己放弃或半放弃比赛,后是因为无国籍而无资格参赛,始终游离在这第一大比赛之外。
而众人皆知的「十番棋」,其实是读卖新闻社为了当时无赛可下的吴清源,特别组织的一项非正规比赛。
没错,「十番棋」只是非正规比赛而已。
1941年,第1届「本因坊战」冠军由关山利一获得,他没能在围棋史上留下太多痕迹;
1943年,第2届比赛中,桥本宇太郎作为挑战者,取代了关山利一,获得了象征棋界巅峰的桂冠;
1945年,第3届比赛中,桥本宇太郎和岩本熏在原子弹爆炸下的广岛激战,在蘑菇云冲击波的洗礼中,岩本熏从桥本宇太郎手中将第一桂冠抢了过来;
1947年,第4届比赛中,岩本熏击退了作为挑战者的木谷实,守住了第一桂冠;
1949年,第5届比赛中,卷土重来的桥本宇太郎将岩本熏拉下宝座,自己重新夺得第一桂冠;
1951年,第6届比赛中,桥本宇太郎艰难的逆转击败晚辈坂田荣男,守住了第一桂冠;
1952年,第7届比赛中,高川格阻止了桥本宇太郎的再次卫冕,开始了自己的时代;
1952年起到1960年,第8届到第15届比赛中,高川格以「流水不争先」的淡然棋风从容击退各路挑战者,在棋坛第一大赛事中完成了破天荒的九连霸。
关山利一、桥本宇太郎、岩本熏、木谷实、坂田荣男、高川格等六人,在20年间先后染指第一桂冠。
高川格更是开启了自己的时代。
(上图为巅峰时期手握日本棋坛第一大桂冠的高川格)
可是即便在当时,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手握棋坛第一大桂冠的他们,是第一人。
因为吴清源没参加。
吴清源不是不想拿「本因坊」,而实在是参加不了比赛。
另一边,在读卖新闻作为噱头来举办的非正规比赛——「十番棋」中:
1946年,手握「本因坊」的桥本宇太郎与吴清源开战,次年被吴清源以6:2降级;
1948年,手握「本因坊」的岩本熏与吴清源开战,同年被吴清源以5:1降级;
1950年,重夺「本因坊」的桥本宇太郎与吴清源再次开战,因为桥本宇太郎已在3年前被降级,此次不得不已低于吴清源的棋份进行挑战,并被吴清源以5:3击败;
1955年,已经连霸「本因坊」三届的高川格与吴清源开战,次年被吴清源以6:2降级。
有些人可能发现了,我提到的不是全部的十番棋。
我只提到了吴清源的对手里,那些当时手握棋坛第一桂冠——「本因坊」头衔的棋手。
第一大赛事的冠军们,就这样被一名无籍棋手随意蹂躏。
而真正的棋坛第一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手下败将们,去争夺自己万分想拿的第一赛事的冠军。
而和那位在「本因坊战」中九连霸的高川格有关的,还有一项非正规赛事呢。
1952年高川格首次夺得「本因坊」头衔后,每日新闻社就组织了「吴清源-高川格特别三番棋」。
就像这个山寨的名字所展示的那样,这也是一个非正规比赛。
对局双方一个是在野的实力第一人,一个是手握最大比赛冠军的棋坛「第一人」。
1952年,高川格初获「本因坊」,并在第1届三番棋中0:3不敌吴清源;
1955年,高川格在「本因坊战」中三连霸,并在第2届三番棋中0:3不敌吴清源;
1956年,高川格在「本因坊战」中四连霸,并在第3届三番棋中0:3不敌吴清源;
......
但吴清源赢的再多,也只是赢得了一项非正规的娱乐比赛,却始终不能染指真正的第一大赛冠军。
所谓「让天下一先」,并不是说他能让普天下一先。
而是说他能让当时的日本棋坛第一人——高川格一先。
让「天下第一」一先。
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峰顶,再高出一先。
这句话既蕴含着对其超凡脱俗地位的比喻,也隐含着对其无法染指真正桂冠的哀叹。
被他让一先的那个人,才是真正手握第一大赛冠军的,形式上的「天下第一」。
而他却不能夺得「本因坊」。
因为他压根就不能参赛。
只因他无籍。
以他的实力,只要他能参赛,我们完全可以料想,他将会轻易的席卷这二十年间全部的「本因坊战」冠军。
如果让你来写小说,你觉得应该给主人公编排什么样的差劲运气,才能让如此强大、如此接近冠军的人始终无法夺冠?
现实是最好的小说家:让他彻底丧失参赛资格。
除此之外,只怕也没什么事情能阻止这个人了。
1961年,第一届「名人战」终于得以成行,立刻就压过了「本因坊战」,成为了新的第一大赛事。
本次比赛中,要由13名棋界最强的棋手进行全循环来决出第一名现代的「名人」,包括幸运的获得了特许的参赛资格的吴清源。
这年吴清源已经47岁,作为棋手来说年龄偏大,状态已经有所下滑,但实力仍然稳居棋坛之首。
他终于有希望拿到真正的大赛冠军了。
命运之神是个蹩脚的小说家,他无视事物的正常发展趋势,只会强行添加外挂,来修改人物命运。
吴清源眼看就要真的夺得冠军了,怎么办呢?怎么才能阻止他呢?
命运之神犹豫良久:「来一场车祸吧。」
1961年,吴清源发生车祸,脑震荡。
当他幸运的捡回一条命,并且清醒的复苏过来之后,他已经在下滑中的棋力更是一泻千里。
他再也不能「让天下一先」,而只能和其他棋手中的最强者打成平手了。
吴清源(车祸后)、坂田荣男和藤泽秀行三人,成为了最有希望染指冠军的三名顶尖高手。
此后的比赛进程中,吴清源在面对藤泽秀行的一局中,阴差阳错将自己创造的大雪崩内拐定式下错,当即崩盘,也就此失去了提前夺冠的机会。
11轮过后,吴清源、坂田荣男和藤泽秀行三人同为8胜3败,进入最后一轮。
藤泽秀行获得9胜3败,另一边吴清源和坂田荣男在最后一轮中死磕。
看似藤泽秀行非常幸运,但其实吴和坂田中的胜者才会夺冠,而吴最终也确实赢了。
然而只有一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例外......
当时的围棋规则中,执黑贴目的制度刚被引入,贴目被定为5目,而非后世的5目半。
黑棋的贴目少了这半目,就造成了(假)和棋的可能。
并且规则规定,黑棋盘面领先5目时,白棋「和棋胜」。
然而,规定白棋的「和棋胜」的价值弱于一般的胜局。
只要执白的吴清源不是「和棋胜」,只要盘面再多1目,就将真的夺冠。
然而最后的情节大家都猜的到。
命运之神,这位蹩脚的小说家,让我们猜到了结尾。
吴清源「和棋胜」坂田荣男,并因此未能超越藤泽秀行夺冠。
本来赢棋即可夺冠,却最终「赢棋丢冠军」。
赛后,吴清源的老师赖越宪作惋惜道:吴终于还是没有夺得「名人」之位。
此后两届,年事渐高、状态越来越差的吴清源两次在挑战权赛中夺得第二......
曾经的棋坛「真正」的第一人,渐渐的再也没有机会在第一大赛事中夺冠了。
这位棋界之神,直到百龄而终,也没有染指过无论是日本「七大冠」还是世界比赛中的任何一个冠军。
一生无冠,不过就这样白身而去。
(注:有关吴老的盘上生涯的巅峰时代,在仍未完成的
吴清源最精彩的棋谱是哪盘? - 高飞龙的回答中有简单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