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为什么温铁军作为水平高超的经济学家,知名度却这么低?

2020-08-11知识

看了一下这个问题下的回答,且容小僧伸伸脚。

先自报家门,本硕都学社会学,基本上每年会出去做一次调查,过去十年内去过甘肃、福建、重庆、河北、湖北、广东、河南的农村/乡镇/县城做农村和农民工的调查。

诸位要批判温铁军,首先要搞明白人家在说什么吧?就这个问题下,有人说温铁军要把农民工赶回村里,开「小农经济」的倒车。温铁军说「农村有百业「是这个意思吗?我用亲身见闻来说说什么叫农村的百业。2017年我去石家庄下面的县级市晋州做调查,那个县挨着著名梨产区赵县(就是赵州桥的那个地方),当地农业也主要是种梨和葡萄,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就开始种水果,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梨产业链,从生产纸箱、到冷库、再到收购运输和果汁厂收购次果榨汁一条龙。种粮食一亩地净利润1000,种水果一亩地的利润能到5000以上(平均数7000左右),但是水果极为费工,一个劳动力只能照看一亩半(指完全不雇工自种经营,超过1.5亩就需要在农忙时雇工,当地的工资一天100),当地农民靠种水果一年能赚3万。这个收入比起种粮食好很多,但是仍然是不足的。除了种梨之外,当地还有工业。晋州有棉纺织业的工业史(近年衰落了),旁边的辛集是皮革业中心,当地的农民在本乡本土或者摩托车半小时通勤范围内就能打上工。辛集的皮革业工资比较高,能到6000一个月,但是一年只开工夏季的半年,当地农民家庭既从事农业又从事工业,两部分收入加起来能有六七万。这个收入比起东南沿海打工要低一些,但是农村生活成本低,能存下钱来,所以当地农民基本不外出打工,我们问的结果是每个村里只有个位数的人会去大城市和沿海打工。温铁军所谓的「农村有百业「、「离土不离乡」指的就是这个,是农业和工业的结合,您管这个叫「退步的小农经济「?

这个问题下还有人说农民留不在城市里是因为户口制度,这是活在15年前的中国吗?六七年前我还在念本科时社会学界的认识就已经不是户口制度而是买不起房了,温铁军说「农民留不在城市的原因是缺乏财产关系」这个是现在学界主流观点。我再现身说法一下,17年我还真的在广东中山的工厂里做过农民工买房的调查,当地的政策白纸黑字地写着买房或者学历大专以上可以直接落户。现在全国除了那几个巨型城市,买房可以直接落户口。但是,能在打工地买房的农民工非常少,一般估计也就5%,主流是在老家县城买。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农村结婚女方除了彩礼外往往要求县城有房(北方因为有供暖问题尤其如此),另一方面是为了下一代在县城读书。这样形成的家庭模式是男方在外地打工,女方在县城打零工或者不工作陪读。最近十年县城蓬勃的房地产就是这样卖出去的。

这个问题下还有人说温铁军要为土地私有化铺路,这是怎么yy出来的?如果说前两个误解是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这一条简直是异想天开无中生有莫名其妙。温铁军,包括武汉「华中学派「农村研究的贺雪峰,都坚决主张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因为农村土地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如果农民工失业了他还能去种地不至于吃不上饭,这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也不认为温铁军是经济学家,他对自己的定位「三农学者「是很准确的,温学术的优长之处是农村调查做得扎实,对问题的分析到位,至少温讨论的是现实中的中国农村,不是「真空中的球形中国农村」,不是知乎用户在空调房里脑补出的中国农村。但是对他的问题解决思路我本人略有异议,倒不是思路不可行,而是在具体操作中会有些问题。农村的资源是集体资产,存在着成员权的问题,说大白话就是一个外人去村里投资很可能会被「关门打狗」,举个例子,同一个村子的村民因为村庄传统伦理的约束可以不偷其他村民果树结的果,但是对外人就没有这种约束了,外来资本的监督成本是很高的。所以「资本下乡」可行的最后还是本乡投本土,靠村里的能人带动,能人吃肉其他人喝汤。但是吧,投资农业真的有点做慈善的意思,因为农业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了。即使是我上文提到的利润高的瓜果蔬菜种植,一年的净利润算下来也只有沿海打工收入的一半,这种高附加值的农业都极为费工,一个劳动力也就照看1.5-3亩地的作物,一亩地的净利润1万到头,这样算下来还是打工划算,所以现在农业劳动力全是50岁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和老年人。这种现象的成因涉及到农村的内卷化,现在的主体农业劳动力50后60后是建国后的大婴儿潮,农村人口指数级增长,等到这一代老年农民故去,接下来农村人口就进入了下降区间,「谁来种地「在未来的10年真的会成为问题。所以各位珍惜现在还算廉价的蔬菜水果吧,10年后瓜果蔬菜会涨价到种一年地和打一年工挣得一样多,否则谁会去种地?

最后加一点对马前卒的评论,马氏农业一言以蔽之叫「农业工业化」,他脑补的景象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割过去,至于人口嘛,都工业化了自然不需要那么多农业人口了,通通去城里打工。马前卒的思路原则上没多大问题,农业的发展方向肯定是机械化、智能化乃至于无人化。但是马前卒的这个思路完全忽视了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多样性,他的这套描述只适用于北方大平原上的大田作物。南方稻作区多丘陵,而且水稻要灌水排水本来就需要地形梯度,稻作区只能用小型机械,需要的农业劳动力必然比旱作农业多,完成工业化的日本种水稻也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水稻的生产效率就是低,但是主粮又不能不种,日后恐怕要靠农业补贴活着了。还有我上面提到过的瓜果蔬菜,特别费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和县域经济/乡土工业匹配,农民能有农业工业两份收入。马前卒设想的农业工业化,现在北方的大田作物已经是这个模式了,社会学界还有人写过论文,大概是叫「经营性小农「,从播种到收获有全套的农机公司,每年收夏粮时有河南的机队一路向北从河南割到黑龙江。

未来10-20年中国农村会经历一轮分化,一些工业乡镇/农村不仅不会衰退反而会欣欣向荣。比如说浙江海宁有一个镇全镇织窗帘,家家户户资产几百万,他们也不往城市搬,就住在村里的大house,日常开车去杭州逛商场看电影,这个就叫「农村有百业「、「离土不离乡「。而那些自然禀赋恶劣的村庄会继续人口流失乃至于消失。

如果有机会建议大家多去各地农村走走,见识不同的风物和水土,真的很长见识。

一些评论质疑能搞工业的乡镇/农村很少,我不是说了嘛,未来农村会有一轮分化。最近几年一直做扶贫调查,我当然知道大部分山村根本不可能有工业,各位有心的话可以查查精准扶贫的贫困村都在什么位置,除了河南东部这种人口爆炸又没工业卷成皮皮虾的地区,全国90%以上的贫困村都是山村,土地都不够,何况工业?工业发展要么依托厂矿(山区情况)要么依托交通和产业集群(平原上),因为改开后外向型经济+海运的现状,东南沿海地区能够发展工业,这是长三角珠三角发达的乡镇工业的背景。山东和河北平原上的农村工业又有不同的背景,这个区块的特点是县域经济发达,县里有工业,这和农业时代的传统有关系,河北太行山前的这片区域在农业时代就是手工业中心,也与本地重工业基础有关。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河北在治理雾霾之前很多钢铁厂是盖在村里的。制约这个区域乡土工业发展的因素不是评论里说的「吃拿卡要」,那个点没去和村干部聊过肯定想不到——是村里的集体建设用地有多少。因为现在有耕地保护,村里的耕地不可能转成集体建设用地了,没有集体建设用地就没法盖工厂。所以一个村里有多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就决定了这个村有多富裕,而这可以一直上溯到包产到户时村里是不是把地全分了。来举个例子,在晋州调查时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富村,这个村里有一个饼干厂有一个纺织厂,还盖了楼房,村民都在村里打工,村集体也有钱给楼房免费供暖,而附近的村子最多只有几个小作坊和养猪场,这是因为这个村有个很厉害的支书,从公社时期就是大队干部,村组织有力,所以当初他们分地时留了三分之一的集体用地,而其他村把地全都分了。工业和农业争地在平原区是个严重的问题,现在的耕地政策实质上限制了工业用地的扩张。

8月25日补充下耕地红线的问题

我国因为无法保证海外粮食安全供应选择了口粮自产饲料进口的粮食战略,这就是「十八亿亩红线」的来源。而我国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工业的平原地区也是粮食主产区,这就会产生工业和农业争地的问题。占据先发优势的东南沿海土地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中西部再想发展工业就面临土地审批的问题。之前郑州弄了个龙子湖大学城中央不批就是因为占了优良耕地。现在国土部门用卫星拍违建,耕地里面堆了砖头都能给拍出来,想偷偷盖厂房是不可能的,要盖只能盖在宅基地上。现状就是这么个现状。像河南,不是没有工业潜力,但是工业用地受到限制。

要想解决现在的困境可以有两条路线:1. 农业技术大革命亩产万斤;2. 绝对的粮食安全(世界第一海军)

之前说要写精准扶贫的内容,更新了~这可能是目前知乎上写扶贫最好的文章(厚颜无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