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当我们走进全国各地的关帝庙,除了可以看到威风凛凛、庄严肃穆的关公塑像,还可以看到关公的左辅右弼:左手下一位持将印(或手捧【春秋】)的玉面小将是关公的长子关平 [1] ;右手边另有一位将军,他黑面虬髯,横眉怒目,张口叱咤,持刀侍立。这位将军正是关公忠诚的伙伴与得利的助手,也是本文的主角——周仓。
(一)周仓的人物形象起源及历史原型
周仓的形象与名声,早已深入民间大众心中,然而遍览史料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的关羽,并没有一位名叫周仓的手下。
周仓这一人物最早现身,应当在元代话本【全相三国志平话】以及元曲大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关大王单刀赴会】中。【平话】是【三国演义】的蓝本,行文比较粗糙,人物事件也略显混乱。该书中的周仓以诸葛亮手下将校的身份出现,而非关羽的跟班。他受诸葛亮派遣,用木牛流马押运粮草,后来木牛流马被司马懿截获,周仓又被派去戏弄司马懿。或许【平话】作者创造这样一个人物且为其取名为「周仓」,最初目的就是让他与运送军粮产生联系 [2] 。
在元杂剧【关大王单刀赴会】中,关汉卿先生将周仓设置为关羽的贴身护卫 [3] 。该作品中周仓的历史原型比较明确,应当来自史书中关公身边的一名将校: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 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三国志·吴书九·鲁肃传】
经过关汉卿先生的拼接,这位在吴蜀双边会晤中直言呵斥鲁肃的无名将校,终于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周仓。这一创举也成为了民间文艺作品中周仓形象的滥觞,后来,包括【三国演义】在内的小说、评书、戏剧等作品多沿袭这一设定,同时通过不断的艺术加工使周仓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深入人心。最初出现在【平话】中的周仓,反而随着新人物形象的确立与走红,逐渐湮没无闻。
(二)浅析【三国演义】中的周仓形象
【三国演义】中周仓的人生轨迹比较清晰,虽然作为配角并无太多戏份,但亦有可圈可点之处。通过这些情节我们还可以大致总结出该人物的一些特点。
周仓初次登场是在小说第二十八回,作者借裴元绍之口与关公之眼,介绍了周仓的外貌、本领、籍贯、生平等信息。按原著设定,周仓乃关西人,生得黑面长身、板肋虬髯、形容甚伟,更兼两臂有千斤之力。周仓初为黄巾张宝部将,在张宝死后啸聚山林。周仓仰慕关公威名许久,故而诚心相投。这一段描写的周仓一片赤诚,言语无不发于肺腑,细品之下,令人动容 [4] 。
在后续情节中,周仓便作为关公贴身持刀护卫的角色出现,与关平共同担当关公的左膀右臂,一如我们在关帝庙中所见。
原著第六十六回,关公单刀赴会,周仓贴身护持,声势雄壮:
辰时后,见江参考
- ^ 笔者按:【三国志】载关平为关羽亲子,【三国演义】改作义子,但史书与文学中的关平均为关羽长子。
- ^ 详见【三国志平话】
- ^ 详见元杂剧【关大王单刀赴会】
- ^ 详见【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