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是因为怕被认为无能。
期末考试又到了,总有这么一群人,天天说「又是没有复习的一天」「又浪了一天好慌啊」,不学习的氛围让你也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大家都不复习,整体都考不好也就相当于整体都还不错嘛。
结果考完试后,你确实没考好,但这些嚷嚷「没学习」的人们呢?一个个都拿到了高分。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一次、两次,单元测试、期中考、期末考……而直到后来你才发现,真的没复习的只有你,而那些「虚张声势」的人,都是一边装贪玩,一边在背地里偷偷努力拼命学习的。
天呐,何必呢?只是因为彼此是竞争对手,就要用这种方式让别人放松警惕吗?这些「拼命假装不努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不敢说我努力,是因为我怕被看出无能」| 自我价值理论
其实拼命假装不努力的人,内心也是紧张和害怕的。
如果考试没考好,会有哪些原因?
运气不好?不够努力?自己太笨?
真实的原因有很多,而拼命假装不努力的学生最怕的是最后一个。
从我们小时候,老师就会说「这个孩子脑袋瓜儿挺灵光的,就是不努力」,来为一个孩子欠佳的成绩找理由;而在我们长大之后,自己也会逐渐意识到,承认「自己笨」这件事太残忍了,这威胁到了我们自己存在的价值——拥有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的眼光下,「能力」都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这个「能力」其实包罗万象,研究者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在生活中说起它时,我们总会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近乎个人本质的东西,而「笨」,就是对它的否定。
我们会竭尽所能维护自己「有能力」的形象——无论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一个每天熬夜才能考到90分的人,和一个整天吃喝玩乐最后轻松考90分的人,谁会被认为是「更有能力」的呢?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后者,甚至老师也会如此。老师们虽然赞扬努力、会帮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找到「不努力」的借口,但当一个学生非常努力仍然不够成功时,即便老师不惩罚他,也会在心里「看不起」他[1]:「笨鸟先飞,如果不是笨,他为啥会这么努力」?
所以,为了捏造一个「有能力」的形象,有些人就会一边拼命努力,一边又拼命假装不努力了。这样,成功时,他们的成绩就更有价值,让人觉得「他有能力到不复习也能考好」;即便失败了,也能用「没复习」这样的借口打掩护,免得被别人觉得无能。
如果把对成功的向往画成纵轴,把对失败的回避画成横轴,那么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他们就是右上角的矛盾体:一方面渴求成功,一方面惧怕失败,对任务又爱又恨——这种人在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中被称为是「高驱高避型」的人,俗称「过度努力者」[2]。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拼命假装不努力。在坐标轴中,还存在着另外三种人:
拼命努力且不假装的人:左上角的「成功定向者」虽然渴望成功,但也并不害怕失败,他们不怕被嘲笑,只要能够真的学到东西。对这些人来说,学习真的会令人快乐。
拼命假装努力的人:右下角的「避免失败者」就跟上面的人相反,他们非常害怕失败,但又不喜欢学习,所以会一边假装努力,一边偷偷划水,幻想考试取消、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或骗自己「考试根本不重要」。
拼命划水的人:左下角的「失败接受者」是最「佛系」的,对是否成功漠不关心,考试也阻止不了他们拼命划水、放飞自我,这种首先自己放弃的方式,避免了别人对他们「无能」的评价。
「成绩排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成就目标理论
显然,拼命假装不努力,四处散播「不要学习了起来嗨」的言论,并不利于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会让人讨厌:这就是「学婊」吧。
但「学婊」们也很难受的:梦到考试失利而惊醒,怀疑自己的智商,害怕别人的评价……他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只为在成绩排行榜的前列找一个位置。
成绩排名真的有这么重要吗,甚至比知识本身还值得被吹捧?
要理解「学婊」们,我们需要追溯到自我价值理论的前身——德维克的成就目标理论[3]。
看重成绩排行的「学婊」们,关注如何超越别人,让自己显得最聪明、最棒,这是怀有强烈的成绩目标的表现;而踏实努力、只爱学习的人们,关注的是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并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己,成绩排行对于他们来说并无所谓,这是怀有强烈的掌握目标的表现。
这两种目标各有优劣,但我们往往更敬佩持有掌握目标的人,他们不会「做给别人看」,而是真正的关心自己、关心学习。
但实际生活中,评价我们的往往是外部的指标: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排名,家长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同事的升职加薪,邻居的有房有车,社会比较无一不在把我们往成绩目标的方向推着。其实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尚不会「学婊」,因为那时候的孩子并没有什么是聪明、什么是努力的意识,老师的夸奖也不会起那么大的作用[4];越是长大、越是竞争激烈,我们才越容易陷入别人的目光中,并为了维护自己「有能力」的形象而陷入「拼命假装不努力」的漩涡。并且,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影响假装的程度(见 @心理守夜人 的这个答案:如何用心理学解释有些人故意掩饰自己努力的现象?)
那该如何「拯救」这些痛苦的「学婊」们呢?
这也许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孩子小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多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排名和其他奖励;在我们长大后,少跟身边的人进行比较,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生活才真正属于自己」,用内心的充实而非外界的评价作为追求的目标——把「拼命假装」的劲头都用到真实的生活上吧。
参考文献:
[1] Covington, M. V. & Omelich, C. L. (1979). Effort: The double-edged sword in school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 (2), 169-182.
[2] 陈琦, 刘儒德. (2007).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 230-23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盖笑松. (2017). 当代心理科学理论精华. 372-375.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 Barker, G. P. & Graham, S. (1987). Developmental study of praise and blame as attributional cu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9 (1), 62-66.
原文首发于【中国青年报】。
欢迎关注专栏:心理学生看点啥
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微博:心理学生看点啥(WhatPsy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