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VS扎心?和孩子沟通真是个大学问。
看到我圈出来的那句话,突然想起一件我自己被别人安慰到生气的事。
我爸爸刚去世的时候(因病),一个亲戚在我跟前说「你爸爸走了,真的太好了,也不用受罪了。」
那段时间我感觉整个人都奔溃了,终日沉浸在失去爸爸的痛苦中,感觉我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其实真的很尽力了,跑遍多少医院,都无力回天),自责、悔恨天天在心头。
虽然爸爸常年卧病在床,但是我们一家人是团圆的,逢年过节我是盼望着回家的,回到家我还可以喊一声「爸爸」,我遇到难题的时候还可以给他发微信咨询意见。
所以当别人在我面前说那样的话,我非常生气,也特别难过。
就像题主里妈妈那句话,或许你们说的是对的。
但是那些你认为的安慰的话,但是真安慰不了人,而且让人很反感。
安慰是什么意思?安顿抚慰,用欢娱、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或鼓励。
安慰人的暖心话,首先你要设身处地得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回到题主的问题:
「一杯奶茶而已」 VS 「舍不得喝」
其实不仅仅是一杯奶茶的问题,而亲子沟通、共情能力和金钱观的问题。
妈妈眼里那就是一杯损害身体健康的奶茶,其实这也是事实,但是妈妈可能忽略了对孩子来说这杯奶茶可能是孩子为了减肥,一直在戒糖,或者为了省钱,一直舍不得喝这杯奶茶,终于有人送给他一杯,他筹划了很久期盼着周末好好享受。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种心心念念得期待过一件事吧。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小礼物、一个好吃的足够让他们感到兴奋和期待。
打翻东西,连个道歉都没有,反而还很有理的样子,所以孩子不买账。没有共情去体会孩子内心的真情实感,慢慢也会影响亲子关系。
如果这样做,你觉得可行吗?抛砖引玉。
妈妈:XX,妈妈不小心打翻了你的奶茶。儿子:啊?那是我期待已久要喝的,一直没舍得喝
妈妈:对不起儿子。你不是经常喝奶茶吗?为什么对这杯这么期待?
儿子:我平时都舍不得买贵的,只买6元以下的
妈妈:这样的,那你看这样可以吗?周末我请你喝一杯 低糖的奶茶 ,妈妈给你补上。
不过奶茶确实不利于减肥,你这么辛苦减下来30斤,咱可不能前功尽弃,所以妈妈请你喝个稍微健康的,好不好?
儿子:不行,我不想花咱家的钱。
妈妈:谢谢儿子这么体量爸爸妈妈,不过爸爸妈妈还有你以后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所以你的吃穿用度不要考虑省钱, 而是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做错事情,就得负责。妈妈这次要因为自己的不小心买单,我可以从我的化妆品里省钱,咱两喝一杯健康的饮品。如果妈妈请客,你想喝什么?妈妈可以喝什么,你可以给我出出主意。
另外,孩子对金钱的态度也不是很正确,花自己钱买喝的,觉得喝着不痛快。不知道题主家里是不是经常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的哭穷?没有给孩子做好正确的金钱观念。
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金钱,金钱来之不易,我们是需要珍惜。
但是我们要学会做金钱的主人,我们要善于使用金钱,合理支配,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幸福。正确看待金钱的得失,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