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心理咨询会成瘾吗?

2015-09-07知识

题主所说的渴望爱又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来访者,做心理咨询可以获取的帮助之一,是学会怎么与他人健康的相处。咨访关系有其示范作用,身为心理咨询师想要帮到来访者,首先要能做到在咨访关系中与来访者健康的相处。

健康的互动,是不会让来访者成瘾。能让来访者离得开这段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从业必须受训和被督导的内容,有时会体现在长期培训、督导的结束部分。培训的讲师和督导会做下处理分离的情绪处理。而通过做心理咨询进行自我探索或许会让人感到「上瘾」,但这也只表现在有兴趣了解更多,远远不及心理「成瘾」的程度。

来访者做心理咨询的时候,从心理咨询师处得到积极的关注、支持性的回应和对方的共情,确实吸引人,甚至具有诱惑性。相应的,心理咨询师想要与来访者保持健康的互动,可能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比较考验心理咨询师从业的基本素养、受训方面的专业性和周边支持。处理的火候,我个人认为可以用Heinz Kohut所说的「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来概括。

做心理咨询的疗效,部分体现大体上会让来访者感到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去应对周遭,过得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越做越感到虚弱、无助和迷茫,需要依赖心理咨询师和这段咨访关系。

通过做心理咨询,也包括一些涉及情感的日常交流,面对的这个人和这段关系,让自己感到离不开,这才成问题,关系不健康了。通常这类情况涉及心理操控、精神虐待和情感剥削等因素在内。由于之前在国内学习心理学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群体里遇到过这类人,受到过伤害,当时得到的心理专业建议是远离这类人,试下来确实有效。这几年陆续有其他寻求心理专业帮助的人们跟我提及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所获悉的帮助讯息也是被建议,尽可能的远离。

接下来开启吐槽模式。以目前国内缺乏监管、乱纷纷的心理咨询市场,当来访者是场冒险。绝大多数来访者,都吐槽过自己遇到过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就连受训背景也不能作为检验心理咨询师靠谱与否的标准。资历看上去再漂亮,咨询能做成什么样,期间会不会违反咨询伦理,还要具体看人。个人的心性和品行、咨访关系的良好与否,是心理咨询做得能否避免伤害,起效多少的基础。

与来访者发生情爱关系这类属于心理咨询伦理踩红线的事,是什么受训背景的都干过啊。精神操控、精神虐待和情感剥削来访者,让他们离不开自己和这段关系,相比踩红线的违规情况更为普遍。歧视和羞辱来访者也不少见。连当心理咨询师的都提过,自己在咨询室里遇到过拐弯抹角、理直气壮辱骂ta的心理咨询师。也不想想,按这楼里的说辞可以把部分的(潜在)来访者定性为Monster,那进了咨询室还能怎么给人好好地进行心理咨询/治疗?下意识的反应和情绪流露,是很难靠培训和督导来规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