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有没有高中老师不讲,但知道了做题很有用的技巧?

2020-04-17知识

/01/

很多老师总是告诉你要重视语文,可是怎样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却从来没有人会告诉你。

很多老师总是会让你拼命的去刷题,可是却不会告诉你,真正的语文大神,很有可能从没刷过题。

所以,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语文的学习,只是——背诵,刷题。于是他们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拿来背诵,刷题,并胸有成竹地想,我只要把熟悉的词语、诗歌或答案背到滚瓜烂熟,那么我的语文就一定能学好。

然而,现实是如此残酷,在很多人花费了大量精力以后,惊然地发现:自己的语文丝毫没有进步,或者花费了很多精力,竟然还赶不上那个天天游手好闲的。

于是,很多人迷茫、徘徊,甚至断言: 语文就是一门不用学的学科,一切都靠运气!

真的是这样吗?

我可以大胆的告诉你:当然不是!

语文的学与不学,有天壤之别。这个中间的差距,如果用分数估量的话,可以大到60分。(因为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不学之前是55分,通过3个月的认真学习,语文达到119分)

也许很多学生还有疑虑:既然语文的学习有用,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费了很多精力,书本背得烂熟,但是语文却越来越不好的情况?

/02/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种情况吧:

或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小学时100分的语文可以考到99分,初中时120分的语文可以考到112分,到高中时150分的语文,竟然连考到105分都有些困难。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努力地学习语文,也不是因为语文难度增加了。

而是因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在语文的学习上, 运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小学、初中靠的是——记忆 高中靠的是——分析

具体来说一说这种情况吧!

小学语文的学习,运用的能力主要是记忆,考试题都在课本要求的范围内,只要没有偷懒,就可以拿到高分,甚至100分。 ——YJango【学习观01】

初中的语文,在记忆的基础上辅助了一点分析,但还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很多初中题目的考查,基本是原题,谁的课本和试题背得好,练的多谁的分值就高。

记忆能力的强弱、记忆的频繁次数直接决定了小学、初中的语文成绩!

而高中的语文学习,光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如此,小学、初中这种光靠「记忆」而能够得高分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也成为了高中语文学习的阻碍。

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要求很多学生不停的背诵(记忆),也使得他们产生了一个特有思维——事事都要求有一个必须唯一的标准答案。(然而,因为语文表述模糊性的特点,很多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此外,记忆还有两个缺点:

1、容量有限,我们无法记忆有关语文的所有知识。 ——YJango【学习观01】

2、遗忘机制,我们长久不去回顾一个知识点,无论当初有多熟悉,经过一段时间,都会慢慢淡忘。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语文的学习虽然确实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记忆本身也没有错。但是很多学生机械化的记忆,导致了他们思维上的懒惰 —— 不愿意思考,只愿意被动的接受知识:

一个老师讲解一道诗歌,学生不关心这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只关心答案到底是什么。

一个老师讲解一篇小说,学生觉得分析小说很浪费时间,只想知道答题模板到底是什么。

随着学业深入,年龄增长,语文考查重点的改变,特别是到了高中,光靠记忆就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有少,语文也学得越来越吃力。

因为,记忆是有限的,而我们上了高中,需要解决的语文问题却突然从书本内的范围变成了指数爆发级别的无数种情况。

高中语文的学习与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必须培养,高中语文学习能力——分析能力。

这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真正所需要的学习能力!

/03/

说在这里,你肯定也特别想弄清楚,语文老师心中的 分析能力 到底是什么吧?

那么,我们先从「记忆」说起吧: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到底要「记」什么。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语文知识的特点:

· 外在的描述形式

—语言(诗歌、小说、散文等)

· 内在的思维形式(规律)

—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换一个形象的方式来解释:如果语文这门学科的某个教学目的是想要我明白人生遇到困境,不能随便低头,要勇敢面对的思想情感,那么出题老师会怎么让我通过答题感受并知道呢?

其实,出题老师可以通过几首诗歌来展现:

——————————————————————————————————————

李白【将进酒】节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节选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可以通过小说来展现:

栗良平(日)【一碗阳春面】节选

「我们就是14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阳春面的的顾客。那个时候,就是这一碗阳春面的鼓励,使我们三人同心合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以后,我们搬到了母亲的老家滋贺县去了。」

「我今年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目前在京都的大学医院里当实习医生。明年四月,我将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工作。还没有开面馆的弟弟,现在在京都银行里工作。我和弟弟商谈,计划了这生平第一次的奢侈的行动。就这样,今天我们母子三人,特意来拜访,想麻烦你们烧三碗阳春面。」

边听边点头的老板夫妇,泪珠一串串地掉下来。

——————————————————————————————————————

这上面的文本虽然形式是不一样的,但是所表达的思想却有相似之处。

那么,进行语文的记忆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区分语文知识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维)形式。

外在形式的记忆,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内在思维形式——目的在内在。

也就是说,我们用「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诗歌是为了表达自己遇到困境也依然乐观的精神。

换句话说,当你有悲伤的情绪,需要鼓励自己的时候,你都可以用「也无风雨也无晴」来表现,也可以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来表现。

你有没有发现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

表象记忆(知识的描述记忆)——通过分析——内在思维理解(知识内在关系)

所以,分析能力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中的具体表述,透过这个具体的表述分析出这个例子所要表达的内在思维。

但是,这只是语文的分析能力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语言分析能力:

我们通过这个例子得出认知的情感,然后形成自己的思维和逻辑链,在遇到其他情况的时候, 能用这个思维和推导逻辑来解决问题。

例如:【将进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碗阳春面】都是外在形式。三个外在形式所表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但是,这三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内在思维形式——乐观精神。

那么,这个乐观的精神就是我们分析得到的。也是我们真正需要掌握的内在思维形式。

但是,语文的学习,是不是只要记住思维的内在表现形式就够了?

当然不是!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师认为将一篇文章的内在思维告诉学生,学生听懂了,就可以自己学会了。

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确实能够知道一首诗歌、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但是从某种角度上讲,一篇文章的内在思想是属于个例,不能算做完整的语文内在思维形式。

那什么是语文内在的思维形式?怎么做才能全面掌握它呢?

某首诗歌、某篇文章,都属于个例。而个例的作用是起引导作用。最终我们必须要理清文章的外在和内在,并通过分析,把例子中所记忆的内在思维通过重塑,构建到另外的语言形式中。

这些纯理论的知识,听起来很麻烦。那么,我就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我们从【将进酒】中,得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豁达人生的感触。然后,我们能够明白,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镜中月、水中花,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于是这种认知推导过程和逻辑链,作为一种思维固定下来。当我们遇到另外一首诗歌,立马能调动我们的认知,从而能在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形成自己新的认知。

——————————————————————————————————————

【金缕衣】[唐]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从这首诗歌中,我们能够通过以前的积累和思维推导,加上对【将进酒】的理解,知道这首诗歌有珍惜时光的含义,但是除此之外,这首诗歌还包含人生要努力的含义。

所以,我们要继续「分析」,这时候的分析就是在记忆(珍惜时光)的基础上,通过学过的知识推导新的知识。(人生要努力)

现在,你能够明白,记忆和分析的区别了吗?

记忆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分析才能让我们面对无限的问题,而应万变。
——YJango【学习观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