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是对的。
这种情况在老欧洲尤甚,这里不但博士不要求发论文,甚至教授也不要求发论文。
以法国大学哲学专业为例,我们是从前年开始要求博士答辩之前必须拥有一篇发表的,刊物不限。在这之前,没有任何对于发表的要求。
那么他们重视的是什么呢?一个是专著,大论文直接出书,书根据出版社等级可以评出三六九等,高级的可能直接获个学术奖项,基本上你的教职就稳了。在法国大学当教师需要两个比较大的标准:一个是agrégé, 教师会考,这个过了,你就可以在中学和大学当老师;另一个是HDR,可以称为导师资格,这个过了,你就可以当博士导师。所以,一个法国学生,想要教职,大学三年都在一门心思准备会考;然后去读硕博,把大论文出书,这本书可能决定了你去哪所学校;接着,努力准备你的第二本书,这本书是用来评导师资格的。接着去准备你的三四五不知多少本,这就得等一个教授职位的空缺了,没有位置,你再努力也没有用。当然,一旦出来位置,要选谁还是看专著。一些著名学者比如梅亚苏之类的,至今连个教授都没混上,按水平他绝对够了,但就是因为没位置。所以,你看到法国人特别能写书,书还特别厚,这也是多年的学术习惯造成的内卷现象。
另一个是人脉。这个是可以拿到台面说的。不是潜规则。拿哲学专业来说,全巴黎的哲学系的教职基本都被高师人承包了。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是同学师长前后辈,那自然就会互相帮助了。这也可以看作一种近亲繁殖和学术阶层固化吧。如果你不是高师人怎么办呢?那就和他们混在一起,比如和他们同一个导师,有前后辈关系,总之,你被承认为这个圈子的一份子。这样,你一开始可能只能在偏僻外省找一个教职,但一旦巴黎这边有空位,你的小伙伴也会直接提名让你过来。
至于博士生,大部分是不需要发表什么东西的,但是有例外:一是导师希望你把成果发表在自己学院的刊物,或者导师很喜欢你,愿意把你的文章放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二是开会。 欧洲各个学校会议特别多 ,每次开会,都会把会议论文集结出书,这样你的论文也会发表。因此,会议论文就也成了博士生研究的一个评价标准了。
所以,以法国的现象看,国内国外的卷不是一个方式,但卷都是存在的。这可能来自于不同的评价体系和学术组织方式,并非简单的卷可以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