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014-05-31知识

答:货币的本质是交易媒介。

这个认知很朴素,但并不简单;有千变万化的形态,但万变不离其宗。

货币的衍生功能是债权/财富/资本的代表物。两者关系很密切,但是不能取代其本质意义。

现代政府的信用货币(纸币)的形式是欠条(债权符号),但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市场交易。

曾经货币是实物贵金属的时候,那时候就不是欠条,但同样服务于交易。

货币,债权,证券,到可起货币作用的大宗商品,之间没有绝对精确的界限,但大体分野还是有的,并不至于混淆。

在微观领域,把货币当初商品、资产、财富、工具甚至艺术品收藏品都可以。但在宏观领域,货币只能是实体经济的交易媒介,抽象的符号。

正是对货币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经济体和机构的政治经济学属性,也决定了各自的最终命运。

一、流动性,也就是抽象属性,是媒介必然具有的特性。

货币,也被称为流动性,其原因正是因为货币是用于交易的,因而会流动。

股票,证券,也都便于流动,经常被当做货币使用,其实这是跟大宗商品、贵金属相似的情况。

这些债券类产品确实类似于货币,但终究其作用是作为资产/债务符号,而不是专用于交易,所以不是货币。

这样的对比也辅助说明了,货币的本质是交易,而非债权。

只不过现代国家往往以债权作为抵押品来发行信用货币。

多说几句。货币的对手盘是实物财富,包括有形的货物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科技、权益、服务和精神产品。这个意义上:

二、货币和实际财富,是对立的。

理解财富有利于理解货币。

【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是很本质的,虽然当时主要针对金银财富论,其实也针对一味出口积累货币而非实物财富,甚至可以认为是针对金融资本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的批判。

人类真实的财富,也就是实物财富,主要包括

  1. 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自然环境等等。
  2. 人造产品,如具体的粮食,工业品,交通工具等等。
  3. 生产能力,包括相应的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劳动工具(生产设备)等等,这部分其实是整个社会财富的大头。
  4. 固定资产,特别是长期稳定如土地,房屋,基础设施等。

但是维持生产能力的成本是很高的,储藏实际人造产品的成本也不低,只有自然资源和固定资产是相对来说,持有成本比较低的。但是其流动性不好,交易较复杂缓慢。

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资本来说,最优的方式无疑是主要持有货币,其次是债券,还有稳定长期的固定资产(所以房地产被称为真的财富realestate),而不太愿意持有产能或者产品,除非短期稀缺的产能可以短期投资持有,长期来说不是好的资产。

这里能看出,货币和资产/产能/产品都是有对立性的,其本质区分更容易理解。

但这些思维其实是基于现有的金融资本主导的市场环境。换一个经济形态,货币或者说货币资本就不一定是最优的。
比如有时候,权力组织或者军事暴力才是更好的持有物,长远来说科技研发能力是最好的持有物。对于国家,从来只有完整的生产销售消费能力及其真实体系才是主体财富,而货币只能是媒介。

但恰恰是美帝为代表的金融资本——资本主义的最高形态, 只关注交易媒介(货币),而非财富本身,要把成本和实际产能剥离,只保留货币及其纯收益,这就是异化,舍本逐末,也正是金融资本腐朽的根源之一, 且终究不可持续,葬送自己的未来。

所谓现金和资产的对冲,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甚至很多金融资本,视实体经济为累赘,一味脱实向虚,迷恋财富的媒介,而忽视财富本身,这最后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崩溃,届时金融资本可以利用流动性轻松逃走,国民却要付出沉重代价。所以我们要打击西方金融资本在国内吸血实体经济。

我们说的实体经济,同样包括服务、文化、科技 ,但不包括纯粹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金融资本。虚实的分界,就在货币与实际财富的分界。

当然,金融资本并不笨,不是不知道实物财富才是最终财富,但在特定的制度设计下,货币比实物更容易获取超额利润并最终转化为全面的财富和权力。这是金融资本内在的本质决定的,华尔街无法跳出自己的解决局限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要改变金融资本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要对整个生产消费和货币金融体系进行革命。这也是我们的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做的, 创造一个真正可以持续发展、符合全球人民利益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制度体系。

这也是西方最恐惧中国的地方。在他们的框架下,没人玩得过他们,但重建一个新世界,情况就不一样了。

三、货币有局部性

某种程度上,也跟其他流体一样,货币在整个领域内有复杂的内部流动与力学状态,而并非均匀一致。

世界经济系统不可能也不应该简单均匀一致。

货币和货物的关系,也就是供求关系,及其造成的价格浮动,并不取决于全社会总货币量/总产品量,而是在每个不同的时空局部、产业类型中不均匀的分布。
具体局部市场在具体时段,确有购买意愿的货币量和确能供给的货物量,才决定了真实的交易价格。
这是一般讨论通货膨胀时没有被充分指出的一个基本常识。

货币如过超发,那就要尽量在基本生存必需品的局部市场里,控制货币流入,把大部分货币导入到涨价负面影响小或容量大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大误)和奢侈品。所谓蓄水池。

如今要调控房地产,又要给乡村振兴注入资金,就设法控制资金流入房地产,并主动注资到乡村,也是可以实现的。
但由于大量个体的逐利性,流动性无孔不入,要真正把整个产业的资金池都围住,一点不漏出去,难度可想而知,压力之大也可想而知。

四、货币及相关经济制度是多样化的

但这件事并不违反市场规律,不违反货币规律,而且符合国民长期利益,我们不能迷信「货币和资本的绝对统一自由流动的市场」这一特定形态。只不过这违反很多人的短期局部利益,切割控制各行业和地区、时段的市场边界,在成本和技术上也确实比较困难,因此对政府管理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但随着国民对整个全球经济结构、未来推演、垄断资本的收割方式逐渐深入了解,构建较复杂的受控细分市场集群的意愿也更加强烈,政府的工作比以前也好做一些,自身通过信息技术和组织能力的提升,也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我们不能迷信于人性的短期贪婪,也要相信人类社会能树立长远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经济制度。
所谓「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西方经济学预设,不总是导向「帕累托最优」这个西方经济学的目标,帕累托最优也不是只有一种模式。

经济是典型的复杂系统,以便于研究为借口,切除掉大量真实的外部参数变量,在简单条件下的计算推演,得到的所谓经济学理论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或者纯粹的谎言。
然而这恰恰是西方经济学的常态,包括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得奖理论。

未来针对全球化拉锯、产业升级、人口文化状况高度复杂的世界,构建一个较复杂的国内大循环市场条件也应该是最优的制度制度选择。

五、整个社会结构高于经济结构,更高于货币体系

说到底,市场、货币、生产消费这些经济现象,只是人类整体社会运行结构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五大领域密不可分,互相制约,共同演化。整个人类社会的情况各不相同,高度复杂,也需要多种多样的政治经济生态个体,并且互相竞争。

每个国家、地区以自己独特的政经综合体,共同构成整个世界的政经生态系统。

生态子系统之间也是互相竞争的。
没有也不应该有单一的政治经济体系模式。
全球各政经生态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

演化没有方向,也无法长期预测,更没有永远占优的固定形式,只能是各个政经综合体直接不断地博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们不能固守于任何老旧的教条的政经体制形式,而要根据全球竞争的情况,和自身条件,不断研究、优化、升级自己的内部政经组织方式,以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