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邀请我(斜眼,那我也要来强行回答一下。
体验式酒店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这个玩意在国外称为ShowRoom,用中文讲叫「样板间」?
简单点说呢,这个酒店里会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东西,然后你去住这个酒店时候可以体验这个酒店的方方面面之后,你看上了什么然后就可以在酒店直接订购同款。
比如说喜达屋旗下的雅乐轩:
Hip hotel chain Aloft (part of the Starwood group) last year signed a partnership with American interiors retailer Design Within Reach to display and sell its furniture in 20 US hotels – effectively turning the properties into furniture showrooms. Among the items for sale are Verner Panton chairs and funky Satellite chandeliers, with prices listed in catalogues in guest bedrooms.更多信息可参考:Hotels as ‘living showrooms’
另外这篇文章里没提到的威斯汀家的天梦之床也是个很典型的案例。但是,其实在天梦之床被炒到高潮前一百多年——1905年,伦敦的Savoy酒店直接牛x轰轰地为自己家酒店开了个床垫工厂,也就是我之前答案里提到过的Savoir床垫(
Savoir Beds 1905 luxury beds, made to measure bespoke luxury beds and mattresses, London UK),也就说,从上世纪起就有酒店就已经有点showroom的意思了。
体验式酒店至今没有成为万众瞩(抄)目(袭)的焦点一方面是因为在酒店,尤其是对于一些城市的非国际连锁的单体酒店来说,订购这些商品相对于在其商品的直营店铺直接购买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甚至会更麻烦(传统家具市场成熟的本地物流配送及安装系统直接完爆酒店)。另一方面,大部分做showroom的酒店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相比把自己酒店里用的各种大牌货拿出来如数家珍毫无新意地罗列出来,showroom作为另一种营销方式不得不说是个不错的选择,用了一种看似新颖的方式来告诉各位客人自家用的东西都是好家伙,与此同时,酒店还能跟酒店用品供应商建立一个相互公关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这个问题要是能给给个好答案出来其实应该值点钱。我只简单的说下我自己看到案例和想法。
案例一:IKEA Hotell,紧贴知名供货地,抱紧品牌大腿,免费做个「野生代言人」拉高自身人气
估计之前有人听说过宜家和万豪合作创立酒店品牌Moxy的事情,然而Moxy酒店里其实不太看得到宜家的精(产)神(品)。但是在这家IKEA Hotell,你看到的所有家具都会是宜家的,而且是可以分分钟买到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家酒店建在全球第一家宜家店旁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全球第一家宜家于1958年开业,这家酒店则于1964年开业,所有家具都采购自邻居宜家,装修风格也是一样样的。这家酒店于2015年1月停业并启动翻修,预计于2016年9月重新开业,这家酒店届时也正式成为了宜家集团的一份子,连酒店邮箱的尾缀都已经变成@http:// ikea.com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