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有个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家人是怎样的体验?应该怎么办?

2016-05-27心灵

幸存者进入治愈阶段的中后期,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如何与家人中的NPD相处? 「外面的」NPD可以通过断联的方式,慢慢渡过整个治愈过程,生活恢复正轨。但是家里这个人,却要朝夕相对。甚至——

  • 他/她的身上,也埋藏着「我之成为我」的一些答案;
  • 他/她的行为方式,也会触发我的创伤闪回;
  • 当幸存者向他/她寻求安慰/理解/支持,却会遭遇他/她的「防守反击」,结果造成二次伤害——「我如此痛苦,连家人也不理解我」。甚至,你学习、领悟过的那些经典场面,会在你的家庭中重复上演,治愈过程被延缓,甚至反复;
  • 今后的岁月如何渡过?是渐行渐远?还是「和平共处」?这都需要做出选择。
  • 毕竟,我们之间有过感情,有过温馨平静的时光,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不管为了这份温馨平静,我曾付出过多么巨大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并未被看到。

    他/她爱过我,虽然他/她爱的方式,也掺杂着抱怨、忽视、扭曲、责备、干涉,让我痛苦——但是在他/她心目中,他们已经做出巨大的努力。那是他们在感觉自己安全、完整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最好。

    因为,他们时时刻刻,被儿时未被满足的关注、承认、赞许所苦,他们的内心是紧张的、纠结的、怀疑的。为了对抗漫无边际的空虚、恐惧,他们不得不长期处于高防御的状态,警惕意外的否定、质疑、攻击。并随时予以回击,确保自身的安全。

    他们心底里,只是一个渴望关注、承认、赞许、满足的小孩,只能在感觉足够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放松戒备,表现出友善的一面。他们需要别人帮他们映射出更好的自己:能干、慷慨、仗义,照顾家人,「自我牺牲」,「付出了一切」。

    而一旦基本的安全感无法得到满足——基于他们本身的性格特点,他们对于安全感的需求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就会进入防御状态——「拿起刀枪,准备战斗」。所以——

  • 寻求理解、支持的诉求,会被他们理解为责备;
  • 你的脆弱、无助,也会触发他们的无助、恐慌;
  • 你的沟通、解释,努力协调矛盾,达成共识,会折射出他们的「不完美」;
  • 你表达困惑,质疑,会被他们理解为「总攻」的信号。
  • 他们真的、真的、真的无法给出你想要的「对等的沟通」「真心的回应」「情感支持」「无条件的爱」。他们只能按照他们心目中的想象与你互动。

    因为,你想要的只是安慰,而他们面对的是自我破碎的风险,是生存危机。

    多么痛的领悟,然而这却是我们之间关系的真相: 如果他们不治愈,就永远无法像我们爱他们那样来爱我们。我们之间的亲密,注定是不平等的。

    然而,他们要产生治愈自己的动机,必须在承受到足够多的痛苦,功能损伤达到生活无法继续的程度,才会发生质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承受的痛苦、打击、伤害,可能比他们还要多。

    所以,这就需要一个权衡——

    1.渐行渐远,拒绝被无视,远离未来可能的伤害;

    2.尝试改变:忍受反击,继续纠缠、竞争,两败俱伤;

    3.接受现实,做他们心目中的好父母。满足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安全,忍耐他们对你自以为是的解读(同时保留内心的清醒),接受他们有条件的友善(然而是他们能给出的最好)。

    任何情形下,都不止有一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和一个带着自身问题挣扎求生的家人相处,你不得不变得更坚强、更柔韧、更成熟,更具弹性。

    这就是我对与自恋家人相处两难困境的最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