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有个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家人是怎样的体验?应该怎么办?

2016-05-27心灵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只爱自己,但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

自恋型人格障碍也有遗传因素,但儿童养育期的问题更大,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如果冷漠,没有互动反馈,就会导致自恋者产出(占80%),没有人来爱他,他就内化成了自己爱自己的水仙花少年。

先来了解下什么是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一、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中是这样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

  •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 期待自己被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即使自己并没有什么成就来证明这一点
  • 对自己的成就和才华过分夸大
  • 关于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伴侣的幻想占据自己的头脑
  • 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只有跟自己一样特殊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自己
  • 持续地需要外界的赞美之词
  • 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赢得的
  • 期待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优待,并且别人自动地服从自己的这种期待
  • 利用别人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 不会也不愿意认同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 嫉妒他人,也认为别人会嫉妒自己
  • 行为高傲、傲慢
  • 自恋者的自大行为主要是为了增强其自我的满足感(adequacy)。由于自恋者不能自己维持这种满足感,因此TA需要通过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来达到这一目的。

    但自恋者极度脆弱的自我价值感让TA无法冒险去经受任何批评,因此,TA会避免与他人产生有意义的情绪互动 。自恋者在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的同时,又会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样的方式往往能让自恋者忽略人们的真实反应从而维持自大的幻觉。因此,自恋者在被夸奖时自大感会增强,而遭受批评时却通常不会受影响,而是去贬低批评自己的人。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最核心的特征是对自我重要性的夸大。 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 ,只是由于自恋者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才使我们更倾向于将其非人化看待。

    自恋者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形象往往是神话人物纳西索斯(Narcissus)——他只爱自己,拒绝被任何人碰触。事实上,这种深藏的自卑感才是自恋者真正的问题,自大只不过是用来掩盖内在深层「不足感」(inadequacy )的假象。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分析

    通常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自己对病情并不自知,但是自己的很多行为让周围的人无法跟ta好好相处。很多理论也试图解释这种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 最早应该追溯到弗洛伊德在1914年发表的文章On Narcissism(关于自恋) 。在这篇文章里,弗洛伊德介绍了本源性自恋(Primary Narcissism)和继发性自恋(Secondary Narcissism)的区别。

    本源性自恋是所有人类婴儿都会经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婴儿会认为自己就是自己宇宙的中心,需要外界环境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当婴儿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父母,而是需要依附于他们时,这个阶段就会慢慢过去。

    通常情况下,婴儿会放弃对自己无所不能的盲目幻想,开始在情感上寻求跟父母的依恋,但是 当婴儿没有把这些情感投注到抚养者身上,而是投注到自己身上时,这种病态的继发性自恋就发生了 。这通常发生在俄狄浦斯阶段之前,孩子大概三岁的时候。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看,自恋型人格障碍发源于儿童早期,这也是在长大后很难治愈的原因。

    在弗洛伊德之后,科胡特和科恩伯格也对自恋的原因进行了阐释。他们赞成弗洛伊德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根源追溯到原生家庭的紊乱,尤其是儿童三岁前亲子关系的建立,但是他们并不赞同弗洛伊德具体的阐述。

    科胡特认为有两个过程对于儿童顺利度过原发性自恋至关重要:一个是父母的反应(例如:父母的赞同和表扬),一个是把父母理想化。

    通过这两个过程,孩子获得更加真实的关于自我的感受,也树立了个人理想和价值观。但是,如果父母没有很好地给予孩子反应,也没有让孩子对他们产生理想化, 孩子就会被困在这个发展阶段,从而变得傲慢而不切实际,同时还依赖于他人的赞同来获得自尊

    二、 自恋者眼中的他人

    正如自恋者的自恋是由于环境「需要」,自恋者眼中的他人也不是他们真正的样子,而是自恋者需要他们成为的样子。

    这样一来,他人被觉知到的存在也仅仅只与自恋者的需要有关。因此客体关系这个术语对于自恋者就有了特殊的含义。

    我们对他人而言只是客体,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都是自恋的,他人对我们而言也都是客体。他们并不真的看到、听到或感受到我们是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自恋的,我们也不能真的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他人真正的存在。他们、我们,都是客体……我不是真实的。你也不是真实的。对我而言,你只是我的一个客体。对你而言,我也只是客体」(Johnson, 1987; P. 48)。

    自恋的类型

    在对环境觉知需求不确定时,自恋者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支持TA的夸大的自我,同时对TA的要求又超过了TA能成为的样子,这个个体就会发展成一个 暴露的自恋者 (an exhibitionistic narcissist)。

    这样的个体被告知的是「你优于他人」,但同时,TA自己的感受却是被忽视的。因此,为了恢复自我的满足感,这个发展中的个体会尝试去强迫环境来支持自己优越和完美的自大声明。

    另一方面,如果环境感觉受到了个体自大所带来的威胁,环境就会尝试去抑制TA自大的表达。个体学会将自大隐藏起来不被他人发现,最后发展成为 「壁橱里的自恋者」 (a closet narcissist,即隐性的自恋者,译者注),只在自认为自大的暴露是安全的时,才显露出自己的自大感(Manfield, 1992)。

    三、 自恋的心理治疗要点

    来寻求心理治疗的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通常而言,自恋者寻求治疗的原因是TA无法维持那种使他远离绝望的自大感。

    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处境是由个人的适应不良导致,而是源自于一些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环境因素。因此,自恋者并不期待治疗师「治愈」TA的问题——因为TA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相反, 自恋者希望治疗师能帮其恢复自大感带来的那种受保护的感觉

    因此,对治疗师而言很关键的一点是,在治疗中治疗师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自恋者会试图操纵治疗来治愈其受伤的自我,而不是探索其背后的自卑感和绝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