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哪个瞬间让你明白了你父母根本不爱你?

2020-01-11心灵

金星讲过一个买包的故事:

她在巴黎看中了一个包,

非常贵的奢侈品限量包,

节目中没有透露具体价格,

不过看金星描述当时的纠结程度,

估计要几十万。

她打电话跟老公汉斯商量,

汉斯说:如果你喜欢这个包,就买;

如果你觉得缺这个包,就不要买。

然后她兴高采烈去付钱了。

(汉斯的话对于婚姻的启示就是

如果喜欢婚姻生活

就可以选择结婚

如果是需要一个婚姻

可以多考虑一下要不要结。

如果你是欣赏 喜欢这个人

可以和她/他 结婚;

如果你觉得离不开他 缺不了他

就不要和他结婚。

生孩子也是一样

喜欢小孩子就尽管生

觉得缺个孩子 就不要生了。)

我曾经问过我妈

既然抚养孩子这么多怨言

当初何必生孩子呢

她说 结婚头几年后一直生不出孩子,被家族里的人欺负到头上了,一直求医问药,要是再生不出,家产都快被分走了

我说那当初何必结婚呢

她说 我哪有自己做主的权利,外婆那么强势,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家里没人敢反抗。

其实很多父母结婚 生孩子都是完成任务而已,

并不是因为爱而结婚生子的,

所以大多数父母并不懂什么是爱,

也不懂怎么爱人。

所以很多人不是因为相爱而结婚,

而是因为需要一个婚姻,

很多人也不是因为爱小孩而生孩子,

只是因为缺孩子。

作为孩子,

自己也要认清这一点,

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父母,

不一定只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爱,

关键是自己要懂得什么是爱,

我们一辈子会遇到那么多人,

跟那么多人打交道,

你能分辨出来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哪些是爱吗,

尊重 包容 赞美 为你着想 ...

那些令你备受尊重 感动的待人接物方式,

一定要用心记下来 经常回味,

这个比什么营养品都补。

人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体验过被爱的感觉

只不过被爱经验少的人

往往也不懂去细想 研究

也不知道如何将它延长

要研究 学习那些爱的方式

从而自受用和他受用

其实古人和现代人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现代人受教育程度高了,表达能力提高了,社会风气开放了,很多问题可以拿出来探讨了。

按照宗教的说法:

很多人会在结婚后,郁闷地感慨:当初真是瞎了眼了,怎么会找了这么个人?

而很少人会这样感慨:当初投胎时真是脑子糊涂了,怎么选了这么一对父母?

家庭地位决定社会地位,

人一生的遭遇都是在复刻家庭中的遭遇,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像粉丝对待偶像一样去爱自己的孩子。

出生在有爱的家庭,

遇到好的父母,

已经就是一出生就站在人生巅峰了,

很多人一辈子疲于奔命地努力 奋斗,

也就是想尝一尝 被人捧 被人爱 被人看重 的感觉。

作为父母 要尽可能地在家庭这个小社会里满足孩子所有的心理需求,

不然孩子很可能一辈子都是渴望被爱 却 求而不得,因为没有被爱的经验。

被爱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但因为它是无形的 看不见的,不容易分析 了解它。

它和物质需求应该是是同样重要的,譬如人最低需求是先吃饱,然后是味道好。先穿暖 再追求好看。

精神需求也是一样,笼统地说 就是被爱,

那么这个被爱又分为 1、被慈心爱护 2、被欣赏爱慕3、被尊敬爱戴。

如果一个人童年没有得到慈爱爱护,最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可能一生都在第一层次徘徊。

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如果一个人在家庭里

从父母那里

就能获得这些被爱的感觉

那么他就不需要四处奔波寻觅

就像家财万贯的家庭

孩子不用外出打工揾钱

理性客观地看待每一个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句话是错误的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同样的

答错一题 扣掉一分。

不因为他答对了一题而给他满分

也不因他做错一题而给他零分

但是人有个毛病

爱者欲其生 恶者欲其死

所以对于原生家庭问题

很多人会从深爱父母到恨透父母

两个极端

无法理性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