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自己的定位很坦率:即将诞生的世界超级大国和亚洲第一强国
印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泰姬陵
公元前324年左右,印度(那时还是一个地理概念)出现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新国王旃陀罗崛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中,所以印度称这个王朝为孔雀王朝,也叫孔雀帝国,到了现代,印度也经常自称为孔雀之国。
孔雀帝国对于印度的意义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它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也正是因为蓝孔雀在印度的历史、文化、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被民众奉为神圣的鸟类,甚至还受到印度法律的保护,所以1963年印度正式宣布蓝孔雀为国鸟。
一直留意相关报道的朋友其实都知道,当代印度对自己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印度注定是世界超级大国、亚洲第一强国。
这个「定位」是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暂时还不是全世界的评价或者认同。无论是世界超级大国,还是亚洲第一强国,至少有两个硬指标:人口、经济。
印度的国鸟蓝孔雀
一、哪个数据更接近真实
还是先从一个小小的人口数据说起——2023年印度人口到底有多少呢?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对印度总人口的估算是:截止2023年上半年,印度总人口约为14.286亿,已经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对此,印度官方有两个态度:
第一个态度:没正面回应,因为自己对自己有多少人口其实并不清楚
印度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还是在2011年初完成的,2011年3月印度将人口普查后的数据进行过公布即总人口约为12.1亿。
原本印度计划在2019-2020年进行一次人口和经济普查,但却因为口罩的原因无法开展,现在给出的官方回应是,印度有可能会在2024-2025年进行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
第二个态度:其实也回应了,只不过是悄悄地通过GDP统计进行了迂回
印度已经公布了2023年的主要经济数据:2023年印度GDP总量约为288万亿卢比,约合3.5万亿美元,按13.95亿人口计算,印度人均GDP达到了2500美元,创下印度经济历史上的新纪录。
回应的很巧妙,不过逻辑和目的有讲究,是否可以理解为「因为人均GDP需要创新高即2500美元,所以人口总量是13.95亿」?
2022年印度的人均GDP为2400多美元,距离2500美元只差几十美元而已,同时2024年还是印度大选年……
还是倾向于几个国际机构对印度人口的估算即14.286亿,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就是14.3亿。
这个世界第一,想不要都不行。那么2023年印度的人均GDP则是2448美元,距离2500美元仍然有小幅差距。
2024年就是印度的大选年
二、经济趋势目前还不错
其实印度这10年经济发展确实不错,尤其是2023年GDP总量同比增长了7.7%,只要数据保真,已经是发展速度顶级的存在:
这其中还有一位主要经济体——德国,2023年令人意外地出现了经济衰退:-0.3%左右。
世界前4大经济体排名为:美国、我们、德国、日本
印度给出的解释是,全年实现7.7%主要得益于第四季度的增长率爆发,同比实现了8.4%的增长,从而带动全年实现7.7%的增长,这一切都来自私营部门的大力投资、服务支出的显著等共同作用。
国际市场反应既热烈又意外:先前国际市场对印度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是7.3%左右。
保持继续向上的经济发展趋势
三、如果放在我们国内如何
为了方便阅读,下面是按照人民币口径:1 美元≈82.9印度卢比、1 人民币≈11.6印度卢比。
1、经济总量比较
2023年印度的GDP总量约为3.5万亿美元即25万亿人民币,我们的GDP总量约为126万亿人民币,我们正好是印度的5倍。
5倍的差距可不是一天炼成的。
早在10年前即2013年,那时印度的GDP总量约为11.5万亿人民币、我们的GDP总量约为59.3万亿人民币,也是5倍。
不用解释了,相信大家都明白。
印度首都新德里
2、人均GDP的情况
印度2023年人均GDP约为17500元人民币、我们当年的人均GDP约为89400元人民币,我们仍然是印度的5倍——目前的人口差距不大,都是14亿出头,印度现在也就多出1000-2000万的人口。
印度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孟买
3、经济最强的邦与省比较
印度行政区划中的一级行政区域包括有28个邦、6个联邦属地及1个国家首都辖区,所以就把印度经济最强的邦,与我们的经济最强的省大致对比一下,不一定严谨、仅供参考。
(1)印度经济总量最强的三个邦
总量第一是马哈拉施特拉邦,也就是孟买市所在的邦,GDP总量约为2.63万亿人民币,人口约1.86亿。
总量第二是泰米尔纳德邦,也就是金奈市所在的邦,GDP总量约为1.9万亿人民币,人口约8000万。
总量第三是卡纳塔克邦,也就是班加罗尔市所在的邦,GDP总量约为1.7万亿人民币,人口约7000万。
印度第三大城市加尔各答,仅次于新德里、孟买
(2)我们经济最强的三个省份
广东省GDP总量约13.6万亿人民币、常住人口约1.27亿人——GDP总量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5倍。
江苏省GDP总量约12.8万亿人民币、常住人口约8500多万人——GDP总量是泰米尔纳德邦的近7倍。
山东省GDP总量约9.2万亿人民币、常住人口约1.11亿人——GDP总量是卡纳塔克邦的近6倍。
至于人均GDP,大家一眼就能看出,相差的倍数,只会比总量倍数更高。
印度经济重要城市之一:班加罗尔
4、经济最强的市比较
(1)印度三个总量经济强市
第一是孟买,GDP总量约为1.6万亿人民币、人口约2100多万。
第二是德里,GDP总量约为1.4万亿人民币,人口约2600多万。
第三是加尔各答,GDP总量约为1.2万亿人民币,人口约1500多万。
印度经济重要城市之一:金奈
(2)我们三个总量经济强市
上海GDP总量约为4.7万亿人民币,常住人口约为2400多万人——经济总量是孟买的近3倍、人口多出约300万。
北京GDP总量约为4.4万亿人民币,常住人口约为2200多万人——经济总量是德里的3倍多,人口少了约400万。
重庆GDP总量约为3万亿人民币,常住人口约为3200多万人——经济总量是加尔各答的2.5倍,人口多出约1700万。
印度第六大城市:海得拉巴
四、出口规模的差异
2024年1月根据印度商工部公布了2023年印度的出口数据:全年印度的货物和服务总出口在2023年微幅增长0.4%,达到7656亿美元,约合5.5万亿人民币。
其中:货物类商品出口下降4.71%,约为4318亿美元;服务类商品出口上升7.88%,约为3338亿美元。
印度「服务类」其中之一就是劳务输出。比如仅在中东地区至少有数百万印度劳工,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等工作,他们会定期将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向印度国内汇款。
当然印度也会有网络技术、文化业、旅游业、医疗及教育等方面的服务类商品。
我们在2023年全年的出口总额约为3.3万亿美元,约合24万亿人民币,连续15年处于全球首位。
仅出口总额一项,我们是印度的4.3倍。如果换算成人均就是这样的:印度人均出口额约为3900元人民币、我们人均出口额约为17000元人民币。
五、出口结构中的经济密码
2023年印度出口最多的前五类商品是:
(1)电子及信息技术产品
(2)医药(印度在仿制方面确实独步天下)
(3)棉纱及其他纺织品
(4)化妆品
(5)食品类,包括肉类、乳制品、家禽、水果和蔬菜等。
印度早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药品生产国
2023年我们出口最多的前五类商品是:
(1)高新技术产品,包括生物、生命科学、光电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2023年占我们全年出口贸易总额的20%左右。
(2)电子产品,占全年出口总额的18%左右,主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手机、家电、音视频设备等。
(3)纺织、服装、鞋帽及箱包,占全年出口总额的11%左右。
2023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亮点
(4)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这是我们的一个新跨越,占全年出口总额的10%左右,2023年我们共出口汽车约221万辆。
(5)家具、陶瓷、灯具照明及玩具,占全年出口总额的5%左右。
看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印度与我们在出口商品(服务、技术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差异了,10多年或者20年前,我们出口商品的品类,与目前的印度是高度相似的。
六、劳动者数量与素质哪个更重要
国与国家的竞争,其中就包括人与人的竞争。
1、人口总量
这方面没有什么太多悬念,无论印度是今年开始人口普查,还是再拖几年进行人口普查,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基本是锁定的。
2、平均年龄
这方面我们不占优势,印度的优势比较明显。
以2022年为口径,一些国际机构预估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左右,印度自己的估算是26岁左右,总之是相对年轻的。
我们会定期进行人口及经济普查,所以相关数据是比较准确的。我们目前的平均年龄约为38-39岁,比印度确实「老」不少,但比起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4岁的韩国、48岁的日本,我们还是比较年轻的。
3、受教育时间
印度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的时间约为7年,我们则是12年以上,而且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已经上升到25%左右。
4、老龄化人口
这方面我们也会不占优势。
印度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约为10%左右,即1.5亿左右;我们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约为20%左右,即2.8亿左右。
按照国际上常用的标准,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及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及以上,满足其中之一就属于进入老龄化社会。
总体上来说,我们在人口总量上与印度相差不大——但未来趋势不好说,印度现阶段的人口增长趋势仍很明显,所以我们在总量趋势、平均年龄、老龄化等方面确实不占优势。
结语
俗话说旁观者清,那么除了印度自己,哪个国家最了解印度呢?那一定是英国,这个曾经在印度地区(那时印度还是个地理概念)殖民统治190年的国家。
对于印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和亚洲第一强国的梦想,世界各国都已经听了很多遍了。最近英国的一些学者是从科技实力、劳动者素质这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的:
结论是:梦想挺好、现实骨感。
印度快乐的年轻人
这部分英国学者的客观之处在于实打实地摆出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的一项核心:人、人才、优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跟这两个梦想相比,印度的另外两个经济目标倒显得相对「容易」一些,即用2024-2029年的5年时间:
这两个经济上的小目标,难度其实也不小。只不过跟梦想相比,经济上的小目标至少可以量化,量化就需要用到数字,比如印度人口到底是13.95亿还是14.286亿,最终还是印度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