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你愿意在北京过月薪一万的生活还是在三四线城市过四五千的生活?

2017-08-16心灵

北京一万的工作并不等同于县城四五千的工作,也许加上户口也不等同于。

在北京工作,一个某部直属事业单位,月薪8000,但因为单位给单间宿舍,省了租房的钱,我就不要脸地把自己当做月薪1w然后其中每个月租房2000的人吧。

很多人会造成某种错觉,在北京,就等同于享受到了北京的那些优质资源。我不否认,你可以看各种话剧演唱会音乐会,随时都有不带重样儿的;你可以轻易地在居住地附近找到一家很不错的商场,涵盖各种你平时喜欢买的品牌衣着;你可以不时三五朋友小聚吃各种丰富特色的饭店和小吃,侃天侃地侃人生;你可以在周末去博物馆艺术馆游乐园体育场。这些我都不否认,在大城市的生活会是丰富多彩的。你接触到的人会更不一样,如果平时你有其他的爱好,健身旅游学音乐听讲座,还可以找到很多陌生人聚会,你会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这些生活都很美好,但生活美好的前提有几个。1、你有北京户口;2、你在北京有房子或者能够租到一套略大一点的房子,而不是住一个单间;3、你住的地方离你上班的地方不太远,或者你有车。

必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否则你的美好生活将止步于你结婚并有孩子。除非你一直打算单身或者夫妻同意做丁克。

上知乎的基本都是年轻人,正在奋斗,我欣赏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年轻人。但,奋斗往往意味着抛弃简单安逸的幸福生活。有一句话叫:「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每天坐两小时地铁公交上班那不叫奋斗,那叫浪费人生。别用自己能在地铁上看书来反驳我。我坐十次地铁也碰不到一个看书或背单词的,基本上都在玩手机。是,在北京工作月薪一万有可能变成月薪五万,但也很有可能几年过去你发现月薪一万变五万的人很少,你还是拿着一万,每天坐两小时地铁上下班,到租的房子时已经八九点了,书也不想看,累得就想洗洗睡下。周末宅在租的房间里一觉睡到大中午,醒了叫个外卖,上网一上上到晚上……过年就指着单位年终奖,什么钱也攒不下。而你县城的同学却早已有车有房有模有样。一晃七八年过去,你发现自己的青春贡献给大城市,但大城市没有给你留下什么生活的空间,你仍然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人。一旦有了孩子,孩子要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没有北京户口你将寸步难行。户口和北京缴税五年证明似乎没什么差别?来试试就知道了,这就跟单位里的在编不在编一样,跟游戏里的付费玩家和免费玩家一样。处处有关卡。

因为工作缘故经常出差,和地方一些对口事业单位的人打交道。看他们一个个生活的都很幸福。他们每次都会寒暄客套地说哎呀你们北京的多好多好。我可觉得他们其实心里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工作几年就可以住着一百多平的房子开着车(很多单位还给分房),那才是真的去哪里都方便……开车两三个小时去附近的县城,去乡下,去野外,尤其南方有一些小城市真的气候宜人生活美好。现在高铁这么发达,很多小城市现在不仅交通方便,市中心一般也有品牌比较齐全的商场,学校也不错,医院也很好。关于医疗资源,我认为除非真的是疑难杂症,大病,北京的治疗水平好些,一般的病症现在地方医院都还挺好的。我有个同事要补牙,在北京某个口腔医院需要早上4点爬起来排队,买号有黄牛漫天要价,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医生态度也不会太好,价格贼高。同事家是石家庄的,于是他假期回石家庄一家医院去补,医生态度好,补牙技术材料都也很好,价格不及北京三分之一。当然石家庄不是小县城。只是举一个例子说明,现在资源并不是都往大城市集中靠拢了。

北京的发展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它正在一步步抬高门槛。留在北京变得越来越困难。国家在疏导人才往二三线城市流动。时代在发展,注定要有一大批二三线城市呈现出新的活力,它们将会一步步缩小与大城市的差距。有一天你将发现在北京能享受到的生活,在家乡的城市也能享受到,甚至会过的更好。资源过度聚集在大城市的状态已经过去。这是国家政策的方向,也是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更是时代的要求。

额,问我为什么还在北京?因为我说的那几个条件都满足了。如果这几个条件你也都满足的话,基本可以放心留在北京。如果你不能满足——或者月薪2w以上,或者你的对象满足这个条件,或者自己拼出来~加油吧~

——————————分割线,补充一下——————————

北京正在疏解它的非首都功能。各省市正在加紧它们的城镇化进程。北京由于过度拥挤正在不断提高门槛限制新进的人才,而地方给的福利待遇在逐渐提高,尽力去挽留人才。这里我觉得需要做一下区分,省会城市、旅游城市等,不能等同于县城。它们的生活成本会更高一些。部分旅游城市房价那也是杠杠的,工作几年就能买上房子这种事在这些城市也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但总体来说还是比北京容易多了。

大城市房价贵不是国内才有的现象,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房价也非常高,不是年轻人奋斗几年就能拼到的。在我看来,北京房价不会降下来,有钱人太多了,再贵也有人买。举个自己例子~我上大学的时候是07年,北京才三条地铁线,奥运会也还没有举办。那时候房价平均在万元一平。父母都是企业工作人员,家庭月总收入是5千。爸妈都说,买不起;2011年我上班了,第一年工资是2500,父母的收入也涨了,家庭月总收入是1w,我上班的地方在三环,周围有很多不错的大中小学,算学区房吧,二手房价(没有新房,只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的二手房)是3w5一平,仍买不起;如今我们全家工资都涨了,三人加起来月总收入是2w,我们单位附近的二手房已经涨到了6w5一平(2016年涨到了8w5,2017年涨到11w)。买一套60平的房子需要400万(现在涨到700+w了),把父母辛苦攒的那点养老钱全都献给房地产商不说,还要继续全家省吃俭用供着房子还贷款,房子还那么小,三口之家勉强住下,多一个人住都会受罪。好吧,2017年是彻底买不起单位旁边的房子了。工资上涨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

是否留在大城市,要综合分析:你掌握哪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你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是否只能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有用武之地?你有想去的县城是否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能否做到在大城市贡献十年青春后再回到家乡,从头开始?你在大城市能否积攒到较好的人脉?你的人脉又能帮助你做多少事情呢?

莫要以为仅凭着梦想和一腔热血就可以留在北京拼搏。你只看到了那些成功,你能否看到那些成功的脚下其实踩着的是无数的失败?你能否看到多少年轻人将最好的年华都献给这座城市,而这座城市可曾将他们容纳下来?你可知道纳税连续缴满5年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一旦你因为某种原因离职或者别的原因有哪怕是一次的间断,这5年又要从头算起。北京有26所211大学,还有各个研究院科学院,每年毕业的优秀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简直太多了,所以这座城市对年轻人的态度绝不是温柔和包容。甚至它会无情压榨一些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做成燃料,来绽放自己的活力风采。

而你看到的只是城市的绚丽繁华而已。

还有人可能会觉得北京的机会更多,更加公平。我只能说,这个公平不公平只是相对的,你觉得北京公平,只是它开放时有大量机会,也就相应地给圈外的人增加了机会而已。当它收紧口袋抬高门槛时,没有关系很容易被不知不觉刷掉。若是在北京没有感觉到那些勾心斗角,只说明你还浮在外面,没有融入到更深的圈子里,人家根本没带你玩而已。我有一位好朋友,在我工作时她去考研,拼命学习考进一所考研上线率1:10的学校里学中德比较法,花一年功夫过了司法考试,两年内从零基础到过了德福考试拿了奖学金去德国留学,拼命写论文拼命考公务员。感觉从上大学到工作,她一直在拼命,最后考进北京某区(非郊区)法院,我们都非常为她高兴。因为她在北京没有任何亲人任何关系,完全靠自己努力搞定了自己的学业和工作。双眼所见,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but,进了法院之后被告知由于进京指标还没批下来,三个月内不能办理入职。不能办理入职意味着这三个月拿不到一点工资。上班的地点被分到遥远的派出法庭,每天工作量极大,天天面对着一群因为拆迁财产而闹到家庭四分五裂的村民,他们一点法律也不懂却动不动就在法庭上指着法官鼻子大骂,法官敢回嘴,他们就敢拍下来传到网上去。身在北京,通过正规的公务员考试来到法院工作,可她能通过什么手段维护这几个月内她身为一个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所以认为北京更加公平的同学,也许这个例子能打破你们的一些幻想。北京公平的几率会大一些,但这不意味着北京处处公平。

想起自己来北京上大学时非要留在北京那豪情壮志的模样,忍不住笑笑当年的自己。不用抱怨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可以生活得那么好,也不必怜悯做着辛苦工作却挣着微薄工资的人们。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社会角色。有富有,必然会有贫穷;有幸福轻松,也会有辛苦劳累。有些条件是我们从娘胎里就已经决定了的,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知足常乐,不懒惰、不贪婪,脚踏实地的生活就好。

为什么还要努力?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获得抵抗未知风险的能力,不要因为某个天灾、人祸突然到来,顷刻间变得一无所有,没有快速聚集起财富的能力,也没有可以无私相助的中产朋友,一下子从原本还算富足的生活变得拮据。如果把家庭所有收入都用于在北京买房,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失去所有抵抗风险的能力(上保险还需要户口~)。一旦家人生病或受伤,或者突发其他变故,那么一个家庭很有可能因为这一次打击,从「小康」掉到「温饱」。有些事情,真不是只靠努力就能做到的。它会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做无能为力。

————————————接着割——————————————————

还有同学问:为什么要买房?租房不行吗?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当然,我这个问题仅基于我在北京所见来回答,也许有不周到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我前面也说过,即使是国外,很多大城市也不是年轻人刚工作几年就要买房。我举一个例子,德国,德国的租房率高达60%,可能一些大城市能达到90%。

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买房,租房不好吗?我想说的是,除了我们脑海中残存的一些旧观念,如「有房才像个家,才算有根」之类的想法,最最重要的一点—— 在中国,租房市场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监管混乱,或者说,几乎没有什么监管。如果你在租房或者出租房的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问你可以向哪里投诉?唯一的渠道只有打官司,但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打官司的,因为其中浪费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无从弥补。大家都觉得「打官司好麻烦,吃点亏算了」,所以房东可以以要涨房租,要给下一个客人住为由轻而易举地提前收回房子;会有些租客因为是租的房子一点也不会爱惜房子里的设施和房东提供的家具;绝大部分房东因为害怕租客不爱惜房子会用很便宜的设施和家具来装修房子,等等……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决定了你如果不是交一大笔钱,很难租到一个让你住得舒服的房子。我曾经看过一个华人房东写的文章。他在国外将自己的房子短租给了一位国内某知名大学的教授,等租房结束房东回到自己的房子大吃一惊,自己临走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子被弄得脏乱不堪像被台风刮过,给租客免费用的汽车被弄得像废弃一样车上车里都是灰。

http://house.ifeng.com/detail/2015_09_01/50536293_0.shtml

或许房东要求过高,或者有夸大成分,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现在国内的现状是人们对不是自己的财物往往不会爱惜。如果你是房东,你不会把好房子租出去;如果你是房客,注定了你不花大价钱租不到好房子。大部分人租的房子条件不好,家具简陋,自己也不愿花钱去改造(改造了房东也不会给你补偿)。这样下去,生活质量会高咩?

房子再补充一点,为毛那么多人要买房而不是租房?因为他们觉得买了的房是自己的不动产,而租房的房钱是像打了水漂一样滴,不如拿租房钱去还房贷最后还能拿到房子(租房的确也很贵)。目前就国内而言,租房不确定性很多,你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长期租房。一旦被轰出去你一时半会还不那么容易找到下一个合适的新租房……就酱~

关于买房,最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将来的子女上小学怎么办。看这个

北京集体户口2015年度幼升小入学指南

。在北京,你孩子的小学取决于你买的房子在哪片学区。光有在北京入职的集体户口没用。父母没房,孩子基本上很难上小学,很多都是回老家去上,长期和父母分离,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现在也没有具体措施解决北京落集体户但无房的职工孩子上学问题。想让孩子上好的小学吗?西城实验附小的学区房近10w一平。小学还对应着相应的中学,除非孩子小升初考一个超厉害的成绩,有优秀中学的实验班愿意招收。孩子九年的义务教育都或多或少受学校环境影响——老师的水平,同学的行为,学校的风气。这个环境,就是父母长辈们创造出来的。要不就读私立小学,一年交个十万二十万,大学四年下来都没这么贵。所以现状就是这样。哪个城市有北京这么高的门槛呢?倒不如轻松点,生活在房价低一点,环境单纯一点的城市,大家生活水平差别不那么大,生活幸福指数也会上升许多。

刚才看到了一篇报道,户口不仅影响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高考……

非京籍母子的高考挣扎:绕了半天还是只能考大专

说了这么多,还要回归一下,那就是北京是个贫富差距极大,非常多元化,非常立体的城市。你在这里看到很多希望,你会感到很大落差。你会看到繁华满目,看到纸醉金迷,看到艰辛困苦,看到漂泊迷茫。不要抱怨自己生在一个不如意的家庭,在北京,你永远能看到比你过得好得多的,也永远能看到比你生活差得多的。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努力把生活过好。不管父母给你怎样的条件,你的生活过得好与不好,等你独立五年以后,还是要看你自己。

——-————12月11日更新————————

最后,给大家分享几篇报道,让大家对相关政策有更多了解:

关于北京毕业的应届生求职的:

北京举办最大规模招聘会 在京毕业生看淡北京户口

这是去年的新闻了,不过每年毕业的学生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意思,不是在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的学生,而是在北京参加高考,也就是家在北京本地的毕业生。

北京又将实行积分落户政策。能在北京留下的都有哪些人呢?

北京积分落户征求意见稿发布

大家自己看吧,看看自己符合哪些条件。现在还没有公布积分满多少才能在北京落户。政策鼓励大家工作地和居住地从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往其他行政区转移。不过,移到那些行政区,很多人所期待的看演唱会、逛博物馆、看展览等等,需要周末花很多时间往返才能实现了。而且如果住在其他行政区,一旦落了北京户口,也是那些行政区的户口,那些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的优质教育资源,一样没办法让孩子享受到。留在北京的初衷,如何实现?

想要多加点分?每年纳税超过10万,注意,不是工资超10万。

这项政策落实之后,能落得北京户口的,我估计一般是:博士等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在北京创业并且有一定规模,利润较高的企业老板、负责人;全国劳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