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厌蠢症,一种是蠢人的厌蠢症,另一种是聪明人的厌蠢症。
是的,蠢人也会厌蠢,他们仅仅只是比其他人知道某件事情或某个知识的时间更早一点,便产生了傲慢,在别人提出疑问的时候——尤其是对方追根溯源的询问「某物究竟为何」的时候,蠢人的厌蠢情绪会达到顶点。
因为归根到底,他也不知道为何。
蠢人对于他人对自己知识体系的深究是极度排斥的。他们只能以「知道」作为智慧和愚蠢的分界。
你不知道,你愚蠢
你不知道,还敢胡乱提问,我厌恶你的愚蠢。
你应该——接受我的解释,并且放弃追问权,因为超出了我的知识库的追问,更加证明了你的愚蠢和冥顽不化。
:「天为什么是蓝的?」;「因为光的散射」
:「什么是散射?」
;「我开始厌蠢了」
或者
:「这题怎么做?」;「代入xx公式」
:「怎么证明xx公式是对的?」
;「我开始厌蠢了」
而聪明人的厌蠢症则是另一种东西,并非对无知的厌恶,而是对推理能力和理解力的缺失的厌恶。
本人的理解力与常人无异,无法举出特别聪明的例子,暂时改写一下上面的例子。
:天为什么是蓝的?
;因为光的散射
:我在跟你说天的事,你给我扯到哪里去了?
或者
:这题怎么做
;代入xx公式
:你不想讲就别讲,xx公式跟这题有什么关系?
面对不停追问的人,你或许还能绷得住,但面对上面两个例子,相比也要「失去所有的力气与手段」了。
但在我看来,最可怕的人并非上述几种。
最可怕的,是聪明人的愚蠢。
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是聪明人不思或不学,造成的恶果尤其严重。
据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铁球同时抛出,重的先落地」
虽然不知传闻的真假,但我们姑且认为此事为真。
从这里就能看出一个公认的聪明人,在缺乏观察的情况下,凭借空想得出的错误结论负面影响多大了。
大到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对这种听起来非常符合结论的错误知识深信不疑。
荀子在【劝学】中说过:「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聪明人用制造的流毒甚广的错误知识。
螃蟹有多少条腿?吃过螃蟹的人都知道是八条。
螃蟹会不会打洞?见过螃蟹的都知道他们可以在沙滩上挖洞。
可是荀子却说螃蟹六跪,只能居蛇鳝之穴。
这就是典型的「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篇名为【劝学】,却暴露了作者的「不学」,尤其危害深远。
因为他暴露了儒生惯用的一套思维方式是缺乏连贯性,不可推理,而是用一种工句和排比的气势折服读者,使其在缺乏实证的情况下便相信了作者的诡辩术。
在劝学中还信誓旦旦的宣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然而实际上,他确实是终日而思,却唯独少了须与之所学。
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宋明时的某些儒生。
比如朱熹虽然目前名声越来越臭,但至少他也提出了格物致知。
比如王阳明虽然喜欢说什么「心外无物」的反直觉言论,但他研学的起点是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
你能想象王阳明说:「竹子如此坚韧,是因为它是实心的」 吗?
亚里士多德虽然贡献了「越重越快」的幽默段子。但是他的另一个贡献不应该被遗忘。
那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因为学到了这一点,当我们发现亚里士多德的错误之后,我们可以修正这些错误。修正错误并不意味着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只是我们更爱真理而已。
你不会嘴硬说——不对,质量更大的铁球的引力也更大,只不过这种效果难以观察,如果你把铁球的体积变成地球一样大你就能观察到了,亚里士多德是对的,是你们没有理解他说的话而已。
但荀学的受众会这样做。
刚才我查询的时候看到了一些人为荀子辩解的话——他们就是不肯老老实实的承认荀子搞错了。
他说:荀子观察的是海蟹,海蟹有两条腿退化成了拍水专用的,所以不能称之为「跪」。这句话恰恰体现了荀子的观察细致。
这种辩解很明显是说不通的。
1、因为如果荀子真的观察如此细致,而且他都能指出螃蟹二螯这种足的特殊分化。那么在观察到凫水的特殊分化时,他一定会说:「蟹六跪二螯二凫」
2、如果他真的观察如此细致,不应该只见过海蟹这一种螃蟹,用特别的分化特性来代表全部特性。
3、如果他观察如此细致,他就不会说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所以他就是搞错了。而这种搞错了还要狡辩的心态,也是荀学的流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