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一个人的自信从根本上来说靠的是什么?

2021-10-11心灵

自信的陷阱:只有自己有了自信,才能自信地去做重要的事情。

故而,一个人的自信根本上来说靠的是行动。

part 1

缺乏自信的五大原因。

①完美主义和过高的期望值 。对自己要求过高时,就会变得很害怕犯错(思想层面);并且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行为层面),就会严酷地进行自我审判。如此循环,直至拖延。

苛刻的自我评价 。人类的思维并不是天然就积极和正能量的,我们的大脑很擅长「发现问题」,并给出消极的负面评价。如果我们不对此加以觉察,就很容易陷入不自信和自我打击的模式中。

过分关注恐惧 。比如害怕出错、害怕失败,害怕遭遇拒绝、尴尬,害怕自己看起来很傻,等等。

害怕是我们面对特别重要的人和事时,由于未知、或者由于自己不够熟悉和熟练,而产生的正常情绪。

害怕本身并不是问题,也不会直接影响自信。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关注它、想着它,那么恐惧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破坏自信。

④缺乏经验。如果咱在某件事情上几乎没有经验,那就不该指望自己会感到自信。比方说,唱歌唱得非常好听的帅哥美女,但是从来没有在重大舞台上有过登台表演的经验。

假如现在春晚的导演邀请你上春晚演唱,那么你感到压力、紧张和不自信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⑤缺乏技能。一个超级画家家,在绘画时非常自信能干,但他这辈子从来没唱过歌,那么假如让他高歌一曲,他此时其实挺难在唱歌这件事情上表现得自信。

part 2

获取真正自信的的两个重大陷阱。

1、动力的陷阱: 以没有动力为由,回避做某件事情。

「我想要做……事情,就是感觉没动力。」如果我对于做某事感觉良好,积极、兴奋,那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有动力」;反之,就会说自己没有动力。

事实上,我们做任何事情、或者我们不做任何事情,其背后都有动力。

一名游泳运动员,她每天要面对大量高强度、重复性的艰苦训练。如果某段时间,她感觉自己状态不佳,此时,如果她选择去训练,那么她的动力就是「坚持练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进则退」这样的信念,而如果她选择不去训练,她也有一个动力,那就是「我想放松放松,去做点别的让我感觉更好的事情」。

所以,我们需要识别,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在驱动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更需要区分「回避不适感的欲望」和「践行自己价值观的欲望」。

运动员,如果选择不去训练,就是被「回避不适感」的欲望所驱使;如果选择去训练,则是被践行自己价值观的动力所驱动。

2、自制力和意志力的陷阱:缺乏行动力的时候,用缺乏自制力或意志力作为借口。

关键在于咱们是否愿意去做一些让生活更加丰富的事情,愿意让自己的生活更接近于自己想要的样子。

part 3

建立自信循环的四个步骤。

①技能练习。在 希望感到自信的事情上反复练习。

比方说,跳水运动员希望自信地进行跳水比赛,就需要一次又一次练习跳水动作、适应水的压力、形成肌肉记忆。

②有效应用。将自己练习到的技能,用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面对真实生活中的挑战。

单纯从学习中获得的技能,还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需要将自己学到的东西不断用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学习,才会效率翻倍、真正转变成我们的能力,让我们获取真正的自信。

③结果评估。评估自己做的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这一步需要注意,结果评估是客观审视,而不是自我打击。

比方说,一缴费女士制定了以下行动指南:①每天坚持跳一个小时健身操;②房间里张贴身材优雅的女明星的照片来激励自己;③戒掉甜食和油炸食品;④不吃晚餐。

三个月后,这个女士对照自己的身材管理目标和结果,发现第一项指南帮助自己提高了身体的肌肉含量,身体线条也获得一定改善;而第二项指南总是能够提醒自己坚持运动、控制饮食。所以前两项行动指南对这位女士是有效的。

而第三和第四项指南由于太过严苛、缺乏弹性,导致无法执行,或者执行几天后出现反弹。因而第三四项指南是不合理的,需要作出调整。

④按需调整。根据第三步的结果反馈来做出调整。

如果你一直按照同样的方法做事,就会一直得到同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