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以前科室讨论的病例,这个案例被拿出来讨论,并不是因为疑难杂症,而是一个典型症状的案例。
为什么被拿出来讨论?因为这个误诊比较经典,属于年青医生容易犯的错误。拿出来让大家引以为戒。
案例不复杂,一个青年女性,主动来医院就诊,主诉心情不好,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她感到生活没有乐趣,总是反复想到自杀,甚至有此尝试。在多次门诊配药治疗没有改善后被收治住进了心理科。诊断「重度抑郁发作」。
短期治疗后她出院了。可没多久就被家人又送来住院。因为在外期间她多次拨打110报警,称同事在监视跟踪她,监控了她的手机…
其实到这里,有点常识的都能看出这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然后在问诊中我们发现这个姑娘的症状至少持续两年了。
同一个患者,两次住院,一次诊断抑郁症,一次诊断精神分裂症。
前一位医生很认真,记录了详细的问答。
问全了三低症状,只是在问到情绪不佳时没有再多问一下情绪不佳的原因。
这个病人有自知力吗?其实是没有的。但她依然选择主动就医,寻求「心理援助」(感谢这么多年心理工作者的,宣传)。
以上这个错误是一个年轻医生犯的,这样一个学习了专业知识,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会犯错,其实没什么。那么细思一下,那些仅仅书本上学习了一下,连实践机会都没有的心理咨询师,如何能做出疾病判断?
在真实病例面前,「原则,症状」都不是教科书那样一目了然的。
那么,心理咨询前的精神科医生评估其实是一个在国内一直被忽视甚至被无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