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心理咨询到底在做什么?

2021-07-25心灵

或许你是正在学习心理学或心理咨询的学生??

因为在我大学受训期间,产生过和你一样的疑问。

我不确定是否能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在我的同学中,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试着把我的思考分享给你—— 只是思考,而非答案。

心理学的定义,回答了你的第一个疑问。

是的,心理学是在用这些理论去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

但我的想法是, 这些理论,是用来帮我们理解人的 ——把你的理解对象当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是一个被分析或被解释的「物」。

比如说,当你作为一名咨询师时,你面前坐着一个人,他带着他的困惑和痛苦来到咨询室,如果只是单纯的用理论来解释,显然是意义不大的。

但你需要有这些理论。

例如,一个青春期的抑郁症少年,被父母「拐骗」进咨询室。

他只是单纯的看着咨询师,一言不发——充满挑衅和不屑的延伸。

那如果你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这只是阻抗,这是一种防御式姿态——但这并不能帮助你和对方建立关系,也无法让你的咨询取得效果。

但是这些理论所意味着的其他内容,或许给你提供一些思路——阻抗或防御是为了避免当事人体验到极其强烈的焦虑或不安,以保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用一个看似充满攻击性的方式和你互动,这样他才能感觉「安全」。

又或者,抛开这些思考,这一刻,这个状态,是他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如何避免个人≠理论的问题。

在心智化理论中,有提到过这样一个概念(我用白话讲): 无论多么精准的地图,都无法替代地理。

换句话说, 理论一定是不等同于个人的,理论只是帮助我们理解人的工具。

这不需要刻意避免——如果你在使用理论的时候,是把对方当成「人」来看待的,而不是满足自己的「自恋」。

第三个问题,如何理解理论相互矛盾的情况。

这个问题是我大学期间最困扰的问题——到底哪个是对的?

都是对的——但放在不同情景下,是要看具体情景的。

不以情景为前提的探讨,都是耍流氓——所以你可以看到,专业书中,都会穿插着具体的案例或情景举例。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

矛盾是必然存在的——这就像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一样,必然存在不协调或相互冲突的部分。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些相互矛盾的理论,是为了帮助我们分别理解内在冲突的「两端」——这么说有些片面。

我尝试用例子回应这个问题,

比如说,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前者强调第一印象,后者强调最后的印象——所以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在一个排列当中,我们就是会记住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

但理论本身是相互矛盾的,但放在现实情境中,并不矛盾。

或许,如果你能拿出具体的相互矛盾的理论,探讨会更有意义。

第四个问题,更看重分析还是理解。

我的观点是,理解是为了分析,分析是为了进一步理解。

而我认为,更合适的词语,应该是把分析理解成假设(或评估)——现在的心理动力学受训过程也强调,」心理分析不分析「。

在尝试换个角度的话,分析和理解,不是只为了分析和理解。

分析和理解,是为了咨询?为了治疗?还是为了什么?

心理咨询是存在其不可替代性的。

我不是很能回应你的这个问题。

但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来源于我对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内在认同。

而且,我觉得你自己的例子,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例如,医生相对于巫师,是有着其不可替代性的。

那么发生心理疗愈的,只有心理咨询么?当然不是。

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发生的疗愈,是可干预的、可操作的。

比如, 心理咨询,可以让来访者的依恋类型发生变化——不安全型依恋向安全型依恋的转变。

而一个安全型依恋的恋人,也可以让一个不安全型依恋的人向安全型过渡。

但这是两件事。

回到你的核心问题,心理咨询到底在做什么。

「用疗愈性体验替代创伤性体验,从而达到疗愈」,这是我看到过知乎上一个同行的回答。

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能回应你,我试着再多说一点。

在心智化理论中,心理咨询,是为了提升来访者或患者的心智化发展水平——让我们更具有应对各类人际互动情景的能力,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在DPHP(高水平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治疗)中,心理咨询,是为了解决来访者的人格刻板——使来访者将排除在意识之外的冲突性客体关系,整合进意识当中,从而可以更灵活的应对现实时间,而不是被自己意识之外的内容所左右和操控——这也是比较经典的概念,「潜意识的意识化」。

在客体关系治疗中,心理咨询是,咨询师识别来访者的内在客体关系,将自己的自体作为工具,尝试「修复」来访者内在客体关系的过程(这个理论我了解的不多)。

所以,如果真的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或许需要我们对某一个流派有足够深的理解才可以(我讲不清楚这一部分,可能因为我的「功力」还不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