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是从它开头第一句话开始的。
例如【局外人】那个著名的开头: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令堂去世。明日葬礼。特致慰唁。」它说得不清楚。也许是昨天死的。
平淡吗?很平淡。牛逼吗?牛逼炸了!
我们再回头来看【嘉然小姐的狗】的第一句话: 我好想做嘉然小姐的狗啊。
这个开头绝对是现代文学开头的范例,尤其要注意最后的那个句号。
这是一个陈述句,也就是说作者陈述的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这不是某种情绪的宣泄,它是真心想做嘉然小姐的狗。
而我们一般是不会认为自己是一条狗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舔狗」「单身狗」这类的名词都是一种自嘲或者嘲讽,尤其是后者,完美地解构掉了一直以来对于独身主义者的恶意。
哪怕是一条正常的狗都不会说自己是条狗,你见过我多会儿说自己是条狗了吗?没有,狗是不会说自己是条狗的。
也就是说 我好想做嘉然小姐的狗啊。 的这个开头,就已经成功地塑造了一种氛围,以及作者的形象――想要当狗而不得。
我们现在回想一下现代主义的祖师爷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的那个开头: 一天清晨,格雷戈尔·萨姆沙从一串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一只硕大的虫子。
在【变形记】中,萨姆沙从梦中醒来,变成了一直硕大的虫子,这个故事本身就像是一个噩梦。
但【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无疑比卡夫卡更为超前,「我」是想要变狗而不得,比萨姆沙变虫子可惨多了。
现代主义文学一直强调的是人类文明走入现代社会之后,对个体所造成的异化。
从人变为了虫子,那就不再是人了。
而【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再往前走了一步,「我」主动想要异化,变成嘉然小姐的一条狗,这还没完,可「我」却连变成狗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只是一只老鼠。
我们可以看到全文共分成三段,接下来,更进一步。
可是嘉然小姐说她喜欢的是猫,我哭了。
继续注意那个句号,这还没完
我知道既不是狗也不是猫的我为什么要哭的。因为我其实是一只老鼠。
绝了!太绝了!光是这个开头就足以令我拍案叫绝!
让我想起了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那一句: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光是这个开头,在中国就只有鲁迅和张爱玲才可足以与之媲美,我愿称之为中国当代第一。
我从没奢望嘉然小姐能喜欢自己。我明白的,所有人都喜欢理解余裕上手天才打钱的萌萌的狗狗或者猫猫,没有人会喜欢阴湿带病的老鼠。
但我还是问了嘉然小姐:「我能不能做你的狗?」
这一次与开头的呼应,我无疑是在【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身上看到了乔伊斯的影子。
(补充一下,当时写作这段的时候因为和开头时间相隔,导致我的思路断了,所以强行写上去的,不能说是毫无联系,因为在小说写作中「重复」的力量是强大的,当一句话出现在开头,再在文章的中间出现,就会具有非凡的力量,如果这种重复一直到了结尾,那么整体就会如同一次次小震颤结合成一次巨大的轰鸣。)
在【都柏林人】中,开篇的第一作就是【姊妹】
这是【姊妹】的开始,接下来
一次绝妙的呼应!
接下来
我知道我是注定做不了狗的。
这句话就已经带有了一种宿命的意味,我想起来莎士比亚的那些绝妙的句子,正如莎翁所做的一样,这句话无疑是对古希腊,自荷马始,一直到埃斯库罗斯等人的宿命论悲剧的致敬。
一直到奥维德、贺拉斯……传统无疑流传在这位【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的笔下,它无疑做到了伍尔夫的那句「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你必须感觉到自荷马起的整个传统都在你的骨头里。」
自此开始,文学划出了边界。
昔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划出了「旧文学」与「新文学」的边界。
而【嘉然小姐的狗】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景象,自此,中国文学,不,世界文学被划分开,分为了【嘉然小姐的狗】诞生之前,以及之后。
引用一句波德莱尔的话: 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栗!
多么精妙的语言, 我知道我是注定做不了狗的。 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祂提醒我们,我们(不包括我)这些鼠鼠人,是做不了狗的!一日为鼠,则永世不得翻身!
那么多的人抱怨着,期盼再来一个鲁迅的继承者(文学),而当他真正出现,则没人注意,看到他的,只有那些躲在下水道阴暗角落里的老鼠!也许祂本就是写给它们的!
但如果她喜欢狗,我就可以一直在身边看着她了,哪怕她怀里抱着的永远是狗。
哦,上帝,多么诗意隽永的语言,我搬出文青最爱的杜拉斯的【情人】对比:
这句话的美感无与伦比,我只在王小波身上见识过,这还是源于他作为奥维德的无意识继承者的身份(【青铜时代】三部曲虽取了唐传奇的外壳,但其内里无疑是继承自古希腊,发扬自古罗马的史诗)。
在这一句话中,【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无疑是在对奥维德致敬。
在写作这一段时,【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就已经知道,祂终将不朽,和维吉尔、奥维德这些前辈一起化为文学中永恒的形象化身。
当后人提起【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的时候,无疑会把祂同但丁、弥尔顿这些我们所熟知的伟大名字一起编入「正典」的行列。
说回奥维德。
这位古罗马的高浓度神话辞典诗人,其【变形记】中最后的一段话是什么呢?
吾诗已成。
无论是大神的震怒,
还是山崩地裂,
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
(PS:我一直没找到王小波看到的这个译本,但语言是真的美,有力量!)
正如奥尔巴赫所说: 在荷马这里,关一扇门要四行,而描述赫克托耳之死也要四行,因为它们是同样重要的。
在【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这里,他无疑选择了一种传承自荷马的史诗级叙事技巧,如果说美国当代作家科马克麦卡锡是血腥与屠杀的荷马,那么【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无疑就是嘉人与鼠鼠们的荷马,西方作者根骨里的【圣经】的叙事传统,被【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以一种更为庄严恢宏的伟大史诗【嘉门】所代替,这部脱胎于希伯来圣经与犹太教的当代枝江史诗,以及以一种比「俄狄浦斯」或者是「摩西与一神教」更为特殊的「大他者」――「圣嘉然」所替代。
正如齐泽克所说的(我根据记忆复述,不一定准确),「上帝」并不是到了现代才被杀死的,而是祂从自诞生起就已经死掉。鼠鼠们很清楚,「嘉然小姐」这个「人」是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的,不过只是个「纸片人皮套」罢了,于是嘉人们采用了一种更为消极的犬儒主义的方式对待,它们自我解构,自己嘲讽自己,仿佛这样就不会被「背刺」,但就像我和朋友 @Suli独角受 在一次讨论中得到的结论,【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者」,他看起来什么都不在意,但又其实在意得要死,事实上,那更像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
这句话也能同样用于鼠鼠们身上,它们表现的什么都不在乎,但实际上确实又在乎的要死,这种别扭的状态,恰好又被【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察觉,但正如所有伟大的作家一样,他并不显示出自己的任何态度,而是直接展现它。
嘉然小姐喜不喜欢「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心情,这世间的一切都没有关系,只要她开心就好,只有她最重要。
这还没完
可她说喜欢的是猫。
前面舒缓的节奏戛然而止,就像你坐在密闭的大厅中央听着钢琴家的优美演奏,突然闯进来了一个杀手一枪轰掉了钢琴家的脑袋,演奏忽地被中断,耳边只有无头的尸体滑落倒地的依稀声响,这一切都宛若幻觉。
空气中似有若无一种绝望的情绪。
恰似【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演奏到高潮处忽地一下崩断了琴弦,管弦声绝,耳边残留的一丝琴意仍在嗡嗡作响。
这一幕【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无疑是在向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最后的一幕「哈姆莱特之死」致敬。
啊!我死了,霍拉旭。
awsl
这是莎士比亚留给我们的谜题,【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是在借此暗示我们,嘉然小姐实在是太可爱了!啊,我(鼠鼠)死了!
这也是在暗示鼠鼠们最后的结局。
栖身在下水道的阴暗角落里鼠鼠们,不过是见不得光的生物,它们竟然能够有幸遇见嘉然小姐这样纯洁美丽善良可爱的天使,相信哪怕是让它们在下一个瞬间马上死去也不会后悔。
她现在还在看着我,还在逗我开心,是因为猫还没有出现,只有我这老鼠每天蹑手蹑脚地从洞里爬出来,远远地和她对视。
我感觉作者在写这一段是真的卑微到了尘土里,甚至还带着点小确幸,趁着猫还没有来,嘉然小姐还在看着我,逗我开心。这得是有多么卑微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啊!
嘉然小姐对于祂来说无疑是神圣的,「圣嘉然」的这个光环照耀不到的阴影里,躲藏着卑微的鼠鼠们,它们无法走到光亮底下,那是它们一辈子都无法触及的高处,这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的生物,从来没见过像嘉然小姐这样圣洁,纯真,善良的存在。
她对它们来说遥不可及,甚至是不可用手去触碰到的存在,鼠鼠们生怕自己玷污了眼前光耀的形象,同时也是在恐惧这一切都是幻梦,其实嘉然小姐并不存在,这一切不过只是自己在肮脏污秽的下水道边上所做的一场梦罢了。
毫无疑问,在这一段中,【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无意识地对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进行了一次反叛。
哈姆莱特王子对于王后(母亲)的怨气以及嘲讽,同鼠鼠拥有自知之明对于嘉然小姐的无限感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最后的结局,哈姆莱特王子的尸体由四个军士抬到了王座上,鸣炮哀悼,而他忠诚的友人霍拉旭将在他死后把他英勇传奇的故事传颂四方。
鼠鼠们将悄无声息的死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残留的躯壳被蛆虫和野猫蚕食,生前没有人知道它们,死后也不会有人记住。
我无法想象【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是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中写作,仅仅是稍动思绪便觉得无法忍受。
所以
等她喜欢的猫来了的时候,我就该重新滚回我的洞了吧。
这句话竟然是那么的苍凉,以至于最后竟是那么的无力,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
我们继续。
但我还是好喜欢她,她能在我还在她身边的时候多看我几眼吗?
写作这一段的时候,【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一定是陷入了某种卑微到了泥土里的状态,因为喜欢所以卑微,我(鼠鼠)真的好喜欢嘉然小姐,所以嘉然小姐能在我被猫驱赶重新滚回那个阴暗潮湿的洞穴里之前,稍微多看我两眼吗?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段的结尾。
嘉然小姐说接下来的每个圣诞夜都要和大家一起过。
我不知道大家指哪些人。
好希望这个集合能够对我做一次胞吞。
诸位看官,还记得我在开头提到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吗?我恳请诸位去回忆一下,【变形记】的结尾讲了什么?
随后,他们三人一起离开住所,坐上电车到郊外去,好几个月来他们没有一同出过门了,暖暖的阳光照满车厢,车厢里除了他们没有别人。他们舒适地靠着椅背谈论着对未来的展望,他们发现,仔细想想事情并不算糟,因为三个人的工作都相当不错,特别是以后还会有发展,关于这些事他们彼此间原先就没好好谈过。目前最能改善他们处境的当然是搬家;他们现在想搬到一个比较小比较便宜但位置比较好也比较实用的房子里去,现在的房子还是格雷戈尔选的呢。当他们这么谈着的时候,萨姆沙先生和太太看着变得越来越活泼的女儿,几乎同时注意到,虽然由于种种折磨女儿的脸色苍白,但最近这段时间里她已出落成一个身材丰满而美丽的少女了。他们变得沉默起来,不知不觉间用默契的眼神看着对方,他们在想,到时候了,也该为她找个好丈夫了。电车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女儿第一个站起来,舒展了一下她那年轻的身体,在他们看来,这恰恰是对他们新的梦想和良好心愿的一种肯定。
一家人看起来正在度过美好的旅行。
那么这个时候萨姆沙在哪里?
萨姆沙已经死了,他的尸体被丢弃在了那个没人会去的房间里,或许已经被处理掉了。
而对其他人来说,对萨姆沙的家人们来说,萨姆沙终于死了!
萨姆沙的悲剧源于他变成了一只虫子,而「我」生来就是一只下水道里阴湿发病的鼠鼠。
「现在又怎么办呢?」格雷戈尔自问道,在黑暗中向四周看了看。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现在一点儿也动不了了。对此他并不奇怪,而对自己至今为止一直是用那些细细的腿在爬动,看来倒并不是那么自然了。除此之外,这会儿他还是觉得比较舒服的。虽然全身都在作痛,但他好像感到疼痛逐渐逐渐地在减轻,最后终于完全消失。对他背上的烂苹果和周围发炎的还蒙着轻软灰尘的地方,他已不怎么感到难受了。他满怀感动和爱意地回想着家人。他认为自己应该消失,这想法很可能比妹妹还坚决。他处在这种茫然而平静的沉思之中,直到钟楼的钟敲响三下。窗外破晓的天色他还依稀看到了一点,接着他的头就不知不觉地垂了下去,他的鼻孔无力地呼出最后一口气。
清晨女佣来的时候——她力气大又匆忙,开关所有的门都是砰286然作响,不管对她说了多少次请她不要这样也没用,她一来谁都甭想睡安稳觉——照常去看格雷戈尔一眼。起初她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现象,她以为他故意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装作不爱理人的样子;她相信他什么事都懂,这时她手上正好拿着一把长柄扫帚,她就从门口用它拨弄格雷戈尔。可是拨弄了半天也没有反应,她就恼怒了,使劲往格雷戈尔身上戳,直到她把他从原地推开而他还毫无反抗时,她才留意起来。很快她就看出事情的真相,她睁大了眼睛,吹起口哨,但她没多停留,而是推开卧室的房门对着黑漆漆的房间大喊道:「你们来看呀,它死了,它就躺在那儿,真的死了。」
悲伤吗?也许吧!
【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以祂身为一位无可置疑的天才敏锐的感知力,察觉到了鼠鼠们与萨姆沙这位卡夫卡笔下永恒的文学形象惊人的相似性。
于是以此作为了【嘉然小姐的狗】第一段的结尾,在这一刻,【嘉然小姐的狗】的第一段就依然达到并且超越了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全篇。
而鼠鼠们的结局呢?
【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已然预言到了,他把手指指向了这位卡夫卡笔下不朽的文学形象萨姆沙。
这次隐喻被祂藏得极深,可我还是根据「我」的态度发现了,无论如何,鼠鼠们还是会对「圣嘉然」以及「嘉人们」抱有希望,正如直到死前萨姆沙都深深地爱着,信任着自己的家人们。
鼠鼠们并非看不懂,但是它们依旧采取了犬儒主义式的态度逃避。
猫猫们还在害怕嘉然小姐。
我会去把她爱的猫猫引来的。
我知道稍有不慎,我就会葬身猫口。
那时候嘉然小姐大概会把我的身体好好地装起来扔到门外吧。
那我就成了一包鼠条,嘻嘻。
我希望她能够把我扔得近一点,因为我还是好喜欢她。
会一直喜欢下去的。
第二段,【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选择了一种圣徒式的牺牲,并且在最后结尾的时候自我嘲讽,解构并且在上面又重新建构了一层意义――「鼠条」。
正如【圣经】中有言,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留存。
不过在这里,正如乔伊斯使他的现代史诗【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相较于荷马的【奥德赛】中伟大的英雄奥德修斯萎缩退化了一般,那「公义的冠冕」在当代可笑地变成了一包「鼠条」。
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讽刺。
圣徒式的献祭后迎来的是被扔到门外变成一包「鼠条」的结局。
【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在第二段的书写中已经不甘心仅仅达到现代派巅峰的水准,祂将目光放在了【圣经】的那位神秘的书写者身上。
祂已经不单单是在书写一部文学作品了,祂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他是想书写属于「嘉人」和「鼠鼠」的一部全新的【圣经】。
我忘了是谁说的来着,【圣经】中的故事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让人们相信上帝真的存在,并且以此为信仰,作出行动。
【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无疑是想在我们当下塑造一种全新的圣经,也就是「嘉门」,并以「圣嘉然」为信仰,并且以此作出行动,以此作为我们这个虚无主义横行,精神内耗严重的当代社会的全新的信仰。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未能在最终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成功写出的终极疑问――「上帝已死」那么我们怎么办?
在百年后的今天,【嘉然小姐的狗】给出了祂的答案。
祂让我们确立一种全新的信仰,以「圣嘉然」为唯一神的当代社会全新宗教「嘉门」。
电影艺术的圣三位一体,我个人最为推崇的导演费里尼在他伟大的【甜蜜的生活】中,就已经向我们揭示,开头耶稣雕像被直升机吊走,象征着在我们这个当代社会,旧的信仰已经被移走,而新的信仰还未被重新确立,所以个体的内心一片空虚,虚无主义横行。
因此费里尼在电影中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新的信仰――希尔维亚,那个集性感可爱于一身的女明星。这是我们全新的信仰!为此费里尼还在影片中向我们展示了她在水池中在男主头上洒水的镜头,象征着女神的洗礼!
但这其实也是走不通的,在那部伟大的【甜蜜的生活】中,象征着道德楷模的人生赢家,似乎已经坐拥了现充的甜蜜的生活是斯坦纳,也是我们普世价值上的模范偶像,选择了自杀。
主人公陷入了彻底的迷茫,希尔维亚并不属于他,她更像是一个虚假的消费主义的母神崇拜的信仰符号。而他一直视作人生偶像的斯坦纳也绝望地选择了自杀,这条路似乎也走不通。
他的窘境与同为现代人的你我又何其地相似,面对这彻底虚无的一切,他最终选择了堕落。
开头在直升机螺旋桨轰鸣下无法听清彼此在诉说什么的泳池边的女郎与在直升机上不断呐喊的主人公;结尾横隔着河流的少女在尝试与主人公不断地沟通,但是他却无法听清,那圣经中横隔在人与人之间的那巴别塔,始终存在,因此我们无法沟通,每个人都在努力呐喊,但没有别的人能够听清,甚至连你自己也不能明白。
于是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在始终无法听清少女言语之后,选择了摇了摇头,然后头也不会地和狐朋狗友离开,彻底堕落。
那条象征着耶稣的怪鱼已经死去多时,祂仍然睁着眼看着你我,镜头的最后,少女看向了我们,她的问题你们听到了吗?能够给出答案吗?
这就是我们现代人面临的永恒的母题,无法逃避。
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嘉然小姐的狗】的作者写道:
我的灵魂透过窗户向里面看去,挂着的铃铛在轻轻的鸣响,嘉然小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表演得非常温顺的橘猫坐在她的肩膀。壁炉的火光照在她的脸庞,我冻僵的心脏在风里微微发烫。
这个结局真的一眼就能看出乔伊斯的【死者】的痕迹,就像评论区里的那位知友提出的那样,在这一点上我们高度统一。
敲在窗玻璃上的几下拍打声使他转向窗户。天又开始下雪了。他睡眼惺忪地望着那些翻银闪白的雪花,倾斜着落向那路灯。这该是他向西出发旅行的时候了。不错,报纸上说得对:爱尔兰全境都降雪了。雪落在那片肥沃的中央平原的每个地方,落在那些光秃秃的丘陵上,轻柔地落在更远处的艾伦沼泽上,轻柔地落进山农河出海处阴暗险恶的波涛中。雪也落在迈克·富瑞长眠之处的山上墓园的每个角落。片片雪花堆积在那些歪歪斜斜的十字架及墓石上,堆积在小小园门的尖矛上,堆积在那些荒凉的荆棘上。他听着白雪无声地落在这个世界的每个地方,无声地落着,就如它们落向最后的归宿,落在一切活人与逝灵身上,他的灵魂慢慢地失去了知觉。
美吗?美炸了好伐!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开篇的【姊妹们】以神父的死亡开头,末尾的【死者】以回忆过去的死者(死亡)结束。
这才是结构完美的短篇小说集!
【嘉然小姐的狗】全篇分三段式的结构,正好致敬自但丁的【神曲】,这篇以完美著称的古典文学巅峰,此刻被【嘉然小姐的狗】超越。
伟大的作家并不负责解决问题,伟大的作品的责任在「提出问题」,现在,【嘉然小姐的狗】把一切都摆在了你的面前,此时,你们懂了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