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知乎家电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其实我本职工作是一个电子工程师,除了自己平时的研发工作,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研究测试家电产品,并长期在知乎上参与家电类的话题,回答家电类的问题,除此以外我也会去逛一逛一些像AWE那样的家电展,以及相关的消费类电子展会,问题中提到的莱克电气,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我观察到,近几年,小家电行业的趋势:
1、相关品类领域越来越细分
相比较以前,厨房里的餐饮类电器只有微波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热水壶等基础刚需类型,到现在衍生出不下百种细分类目,基于电动搅拌原理的产品,就花样百出,料理机,榨汁机、果蔬机、破壁机……等非常多的品种,一方面是用户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提升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行业竞争激烈,只有做出创新和差异化才是出路。
2、产品的工业设计越来越好
我国的小家电产品,早就已经是全球畅销,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有审美能力的设计人才,并且随着模具水准和制造设备的提升,在外观设计、生产工艺上完全不输进口名牌产品,比如,我常测试的清洁电器产品,就其中有莱克的产品,他在设计上体现了较高水平,外观紧凑,配色协调,做工细腻。
3、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尽管现在的智能家居产品还有很多不成熟的缺陷,但家电智能化趋势势不可挡。无线物联、边缘计算、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可以为生活体验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举一个例子,在不远的未来,也许我们的抽水马桶每天会出一份尿检报告,饮食建议,锻炼提醒。
但就像前面说的, 家电企业的产品经理应该好好思考下 :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智能化?是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智能化?智能化方便了用户还是让用户体验更糟糕?
回到问题本身: 」中国小家电行业,如何通过品类战略形成品牌生态化?「
我有以下观点:
1、有点有面,持续创新,突出自己的优势
点:要有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
我觉得一个小家电品牌要做生态,有两种方式:
- 像小米这样有极强的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
- 像莱克这样,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
以莱克为例。
我本人非常崇拜工程师背景、又有很强产品架构和用户思维的企业家,比如dyson的老板James Dyson,另一位是莱克电器的创始人」倪祖根「先生,他也是中国第一代清洁电器的缔造者之一,从事吸尘器产品里的电机技术研发。
他创办的」金莱克「,持续对电机技术的深入研究、突破、再研究、再突破,到后来莱克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吸尘器制造商,这些都离不开长期累积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功底。
大家知道,小家电产品技术门槛普遍不高,效仿容易,有时候一个主板,一个机芯,换十个外壳就是十个产品,但这样的产品没有优势。
面:覆盖相关的产品领域。
一个品类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市场份额也有瓶颈,企业要发展,市场竞争也很激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会被后来者替代和超越。
在巩固现有核心产品优势的前提下,要扬长避短,不断创新,拓展相关领域,弥补竞品造成的空缺,甚至开辟新品类,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这是小家电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
当然,不能做的太杂,要有技术通用性,每一个产品只有精雕细琢才能真正受到用户的正反馈。
比如莱克的企业宗旨:」让世界更干净!「。
简单一句话下,是工程师们无数艰辛的付出:
莱克开辟出一系列产品:
全屋吸尘洗地一体机、立式无线吸尘器、地板清洗机;空气净化器、暖风空净;智能柔风静音风扇;家用除湿机、加湿器;水离子吹风机、熨烫机等等。
其实大家不难发现, 这些产品的内部心脏,都是莱克自研自产的电机 ,这也是莱克和众多小家电品牌本质上的差异。
2、做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
一个产品成功与否,不是企业自己想象出来的,用户才是最终的裁判。在我近20年的硬件开发职业生涯中,就做过很多失败的产品。
我觉得中国的家电工程师研发能力是很强的,现在的制造工艺水准也非常高,但短板在于产品经理,有不少我接触的家电厂家,没有一个产品经理,他们甚至不懂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
如何定义一个产品,在产品功能多元化的时代,要理清思路,主次分明,什么功能都有的产品我认为就是失败的产品,什么都有=什么都不能,一个产品的逻辑,是应该帮助用户解决某一个痛点,并且解决的更完美,这就足够了。
中国的家电企业,需要懂用户、懂市场、懂技术、会计算成本,也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3、要厚积而薄发
我在自己开发产品时,一直保存着一份很谨慎的心态,哪怕是再简单的产品,都要经历DEMO样机、小批量、稳定性的测试,修改完善、再次小批量、各种认证实验,到最后才会慢慢批量上市,这个过程存在一个必要的时间段,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平时研究一些行业和产品,也会关注到一些细分领域,我发现有的品牌规模不大,但是产品推出频率之高,叹为观止,几个月就出几个型号,我常常在想,这样的产品它是,经得起用户的使用吗?
我提一个德国的百年家电品牌,Miele的产品,它们的设计使用寿命是20年,比如他们的有线吸尘器,20年前的产品,外观和现在最新的产品,差异并不大,一款机器可以卖好多年。
所以我觉得,做产品,不能偷懒,不要急于求成,把研发的测试问题,抛给用户去做小白鼠。
4、子品牌战略
子品牌战略的前提是,主品牌已经具备了非常强的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因为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调性和定位,无法做到所有用户的接受度。
还是以莱克为例:」为中高收入家庭提供家居环境清洁、洁净舒适空气和提升个人品位气质的高品质产品「
莱克定位中高端品质用户,就意味着在提供愉悦体验的产品力的同时,会失去一部分中低收入消费者的市场。
子品牌已经成为目前很多家电巨头的策略,比如美的旗下的华凌,A.O.史密斯旗下的佳尼特,当然也有走高端路线的,比如海尔旗下的卡萨帝。
莱克目前旗下也有四大子品牌,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