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各位是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

2017-10-01财经

一、事件简介

2004年8月6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开始质疑TCL、海尔的产权改革。同年8月9日,郎咸平教授在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郎咸平教授称他和他的学生经过3个月的研究后发现:顾雏军利用「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的手法,先后收购了科龙、美菱、亚星客车、ST襄轴等4家公司,自称投资41亿元,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他称顾雏军收购上述四家公司时,均以公司大幅度亏损为由压低收购价格,而这些公司的大幅度亏损都是由顾雏军一手造成的。他由此认为: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国有资产出现大量流失;现在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不能真正使国企走上正路,而只是民企瓜分国有资产的一场盛宴。郎咸平教授建议国家应「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

2004年8月17日,顾雏军正式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诉讼状,以个人名义指控郎咸平对其构成了「诽谤罪」,指责其演讲是对自己的名誉、品格和人格进行的攻击。香港法院已经正式受理此案。对此郎咸平表示坚决奉陪到底,以期引起各界对国企产权改革的重视。一位经济学家与一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司法诉讼战由此拉开帷幕。此事件被看作是本轮国有资产改革大讨论的发端。

二、事件背景:

1998年到2000年前后,据统计局报表数据,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是39.7%,地方国有中小企业亏损面大概其是90%。十五大报告提出国有企业「抓大放小」问题,「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各地方政府就在过程当中探索改制分流,一方面使企业体制机制变化,另一方面又减少职工的下岗分流。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人接盘,当时民营企业发展的还不够大,同时也出现过民营企业去接盘这些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的时候,国有企业职工又不接受,所以当时更多是采取由 本企业的管理层骨干 他们出资来接盘。第一,职工认为管理层他们熟悉、了解,他们愿意接手。第二,地方政府也希望由管理层接盘,这个企业可能便于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管理层来接盘。

三、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提出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走上市场经济建设的轨道后,产权问题才开始逐步凸显出来。明确产权,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等经营主体存在的前提,而产权制度的缺陷正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中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根源。

两种流失类型:

一类流失叫交易型流失,其实在产权改革过程当中可能导致的流失。比如说不评估、低评估、隐匿资产、转移资产、低价转让等等这些现象都可能造成国有资产,实际应该叫国有资本的流失。

第二类流失叫做体制性流失,就是不改制,没有产权交易,还是百分之百国有企业,按说就不存在交易性流失。是不是就没有流失呢?不是这样的,通过我们现在的反腐败就能看出来,腐败就是直接导致国有资本的流失,成本为什么那么高、科龙为什么成本那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腐败导致的。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大量产生企业的浪费,企业的投资失误,这些都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一个根本原因。

四、事件影响:「国退民进」演变为「国进民退」

国企改革的重大战略调整,「国退民进」却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法制化的改革方案。各地方依照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 「管理层MBO、曲线MBO、员工持股、破产改制」等等方法不一而足———泛运动化和法制监管空缺,成为了这轮「国退民进」最显著的特征。当时,「小企业易改,大企业难改,无名企业易改,知名企业难改,亏损企业易改,盈利企业难改」成为普遍的景观。

「我反对‘国退民进’,即使企业家干得再好,也不能把企业送给他!」2004年,郎咸平连续发表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一些著名企业的产权改革方案提出强烈质疑。郎咸平提出三个观点:必须暂停产权交易、必须禁止MBO(「管理层收购」)、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争利问题不是当前经济改革的重点。

由「郎顾之争」引起而导致的后来国企改革这场争论,客观上讲当时正在继续推进和深化的国企改革嘎然止住了。

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结构性调整」在实施初期确实有「国退民进」的效果,但又为后期的「国进民退」埋下了种子。尤其是近几年,政府打着「做大做强」的旗号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扶持,结果导致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处境越发艰难。首先,国有企业在上游产业的垄断地位,使得它们可以对下游企业设定垄断高价。这就导致一方面国有企业「低效率」与「高收益」并存,出现不少「僵尸企业」。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成本提高、负担加重。其次,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依靠的并不是自身实力,而是政府扶持。许多与国有企业进行竞争的民营企业,更会遭到当局的诸多管制,甚至担忧被国有化。

附:【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节选

纵观顾雏军收购对象的挑选,可以发现顾雏军基本上是在「国退民进」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急于出手的经营困难但是生产条件和市场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收购的对象。这种时机的选择和收购对象的判断是整个成功购并和整合的基础。——第二个手法:乘虚而入

通观格林科尔收购的公司,它们都有很多共性,业绩连年下滑,有的甚至被特别处理或濒临退市,基本上已失去在二级市场上的融资功能。那么,如何使这些休克的「鱼」起死回生,再次造血呢?不二法门就是要赢利。而赢利的根本途径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可是这个途径在短期内很难实现。怎么办呢?走偏门。其中有一个偏门就是纸上文章, 玩数字游戏。赢利=收入-成本-费用-息税。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公式右边任何一项都有文章可做。格林科尔又是如何做的呢?通过研究它的财务报表和股市表现,我们发现它在上市公司的「费用」上做了文章----反客为主后,大幅 拉高收购当年费用 形成巨亏 ,一方面 降低收购成本 ,另一方面为将来 报出利好财务报表 和进一步的资本运作留出腾挪空间。——第五个手法:洗个大澡

在我个人看来,郎咸平的这次演讲不过是对顾雏军收购国企所谓的「资本运作」的分析,这些分析可能有些是存在的,有些是莫须有的。感觉像是对无良资本家疯狂割韭菜的控诉「爽文」,加上后来顾方发的律师函,什么「国有资产流失」之类的话就容易迷惑大家。

国企改革是有它的难处,但「抓大放小」的确是在一定阶段适应了我国国情(社会主义),当然现在一些弊病也暴露出来。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深化改革要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