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省油。但是还得是看速度,一直匀速80公里,跟匀速140公里,油耗可不一样。总体而言,不同的车速下油耗还是会按照下图来走的。但是下图可不是唯一,最省油的车速基本都是在70-90公里之间。
燃油车的油耗跟很多因素有关系,影响最大的就是发动机排量,车重,还有路况,当然脚法也非常重要。其实只要搞清楚哪些情况更耗油,就可以开出最佳的油耗。
燃油车最耗油的时候,就是在市区行驶的时候,为啥在市区行驶油耗偏高呢?因为市区红绿灯多,走走停停,这种开法最耗油,什么省油的车型都不好使,油耗都会偏高。
发动机排量越大,油耗越高,这个不用说。排量越大,动力越好。想要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儿喂饱,就是这个道理。
同排量的自然吸气跟涡轮增压,哪个省油。理论上是自然吸气更省油,因为涡轮增压是把发动机的进气给压缩了,让气缸吸进了更多的空气,这个时候,喷油器就会配合喷更多的燃油。就是在有限的气缸体积内,吸更多的空气,喷跟多的油,油耗自然比自然吸气发动机高。
但是如果放在整车的层面上,这个跟标定有很大的关系,好的标定可以让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跟涡轮增压发动机油耗差距的不是很多。
起步
汽车在起步阶段,油耗是最高的,因为起步的时候,需要发动机快速的提升转速,车子起步需要大扭矩,扭矩越大,起步就越快。而内燃机在只有把转速给轰起来,扭矩才能提高。转速越高,喷油器喷的油就越多,汽车起步的瞬时油耗都特别高,高的都夸张,就是因为在起步的是,是深踩油门,这个时候,燃油喷的是最多的。
想省油,起步就不要深踩油门,慢慢踩,让车子的速度慢慢提升起来,被网友称之为马路三大妈就是这样,所以马路三大妈非常省油。
车重
同样的发动机,变速箱,同样的标定,车辆越重,油耗越高。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同一匹马拉不同重量的车,肯定是越重的车,马拉起来越费劲。车辆也是这样,车越重,就需要发动机提供更大的扭矩跟功率,那最终只能是消耗更多的燃油了。
为什么现在的车都要做轻量化,把很多不需要承重的金属件,换成塑料件。或者优化金属件的结构设计,让金属件的重量变轻,一方面是为了降成本,另一方面就是追求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车内的后备箱,后排座椅,不要放置一些没用的东西,来增加车重。这些都是属于一些驾驶小习惯,如果保持更多好的驾驶习惯,综合下来能省不少油呢。
这里面再提一句,并不是发动机排量越小,油耗越低,有的时候,小马拉大车,反而是更耗油。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体现在低速的时候,因为在高速的时候,只需要维持当前的功率就可以了。但是低速不同,车子提速是需要更大的扭矩的,内燃机的特性就是,转速高,扭矩大,油耗就高。
驾驶习惯
很多时候,路况我们是改变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驾驶习惯,好的驾驶习惯,还是可以省很多油的。比如在起步的时候,就别底板油了,慢慢踩油门,让车子的速度慢慢提起来。需要前方路口是红灯,提前把油门给松了,让车子慢慢滑行过去。不要一直加速快到路口,然后来一脚刹车,这种驾驶习惯就是油耗高,而且乘坐体验还不好,而且刹车片磨损还大。
夏天低速的时候,可以打开窗户,不要开空调,这样也能做到省油。空调压缩机是需要发动机提供额外的功率的,这就增加了发动机的负担,所以开制冷空调,油耗会增加的。但是如果说上了高速,或者车速超过了70公里,这个时候为了省点油,不舍得开空调,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因为在高速的时候,风阻系数会增加,汽车主要克服的就是风阻,而开着窗户会让风阻增加,自然油耗就增加了。
还有在高速的时候,开着窗户,风噪,轮胎的噪音在车内听着也非常大,总之就是驾乘体验不是很舒服。车速超过70公里就不要开窗户了,打开空调反而是相对最省油的。
驾驶环境
不同的路况,油耗肯定是不一样的。我开车有个习惯,能上高速我就上高速,提前是免费高速,能走快速路就走快速路。城区的主干路我都会尽量避免,因为车实在很多,早晚上下班,肯定堵车,即便是不堵车,遇到路口基本都是红灯。我宁愿开车绕一下小路,我也不愿意走城区主干路。绕小路一个是小路上面车少,还有即便是红绿灯比较多,但是红灯的时间通常都会比较短,不像城区主干路,一个红灯120S的时间。
反正尽量要让车子跑起来,最好是匀速跑起来,不要停,这种开法是最省油的。在高速上,并不是速度越快,越省油。上面有说到,最省油的车速是70-90公里,不同的车标定不同,可能最省油的车速也不同。
车速越快,风阻越大,风阻大,油耗就想对高了,所以,如果有条件尽量把车速维持在70-90这个区间段,可以做到最省油。